第十一章 矛盾四伏 双双罢相
就在韩休干劲十足的同时,萧嵩已经在考虑隐退了。
与韩休共事九个月来,萧嵩感觉到极大的压力,他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恬淡的人,一起共事竟是如此之难,不仅私下经常跟他唱反调,还经常在皇帝面前指责他的缺点,几次皇帝已经不高兴了,韩休还在自说自话。
唉,不共事,还真不知道彼此的脾气。
此时的萧嵩六十五岁,奋斗了一辈子的他想歇歇了。
如果换成别人,可能还会跟韩休继续斗,但萧嵩不准备斗了,因为没有意义。斗来斗去,大家打的都是七伤拳,伤了对方,也伤了自己。
萧嵩决定向李隆基请求退休。
李隆基说:“朕并没有厌弃你,你为什么要走呢?”
萧嵩回答说:“臣蒙受厚恩,当上宰相,富贵已经达到顶点。现在陛下还没有厌弃臣,所以臣还能从容退休。如果陛下已经厌弃臣了,性命尚且不保,又怎能得偿所愿?”
说完,萧嵩泪流满面。
李隆基也为之动容,便对萧嵩说:“你先回去吧,容朕考虑考虑!”
话说到这个地步,李隆基其实已经准了萧嵩的退休申请,只是他还需要时间考虑一下宰相人选。李隆基又想到了韩休,这个人是不是跟萧嵩一起罢免呢?
考虑再三,李隆基决定罢免韩休,他不是不知道韩休的能力,但是跟韩休相处,他太累了。
试想,身为一国之君,谁愿意让一个道德先生天天在自己的面前说教?连一向有容人之量的太宗李世民都有忍受不了魏征的时候,因为说教多了,会让人难受。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多数皇帝喜欢小人,因为小人不讲原则,而君子太讲原则。不讲原则的小人,如同溃烂的堤坝,任由洪水肆意流淌,讲原则的君子,则如同完好的堤坝,要把洪水拦截在堤坝之中。
皇帝的欲望,正是那滔滔洪水。
开元二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李隆基下诏:
免去萧嵩宰相职务,改任尚书左丞;
免去韩休宰相职务,改任工部尚书;
任命京兆尹裴耀卿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任命张九龄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诏书一下,开元天宝年间最后一个良相张九龄缓缓走来,良相时代即将结束。
卸任的萧嵩则继续着传奇,虽然后来一度遭到李林甫的打压,但总体而言生活悠哉乐哉,家财丰厚,地位崇高,闲云野鹤十几年后于天宝八年病逝,享年八十余岁。
在萧嵩身后,他的家族与宰相的缘分还在继续。
他的孙子萧复,德宗朝官拜宰相;
曾孙萧俯,大和年间官拜宰相;
曾孙萧仿,咸通年间官拜宰相。
萧嵩所在的萧氏一门,从贞观年间的萧瑀开始,前后八人出任唐朝宰相,由此萧氏一门有一个极为荣光的称呼,“八叶宰相”。
到此时,当年给他和陆象先相面人的预言全部实现,“陆郎十年内位极人臣,然不及萧郎一门尽贵,官位高而有寿”。
活神仙!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萧嵩和韩休都就此淡出了历史前台,但他们对唐朝后续的历史发展还有贡献。
在萧嵩的关照下,曾经的小吏牛仙客一直升迁到河西节度使,进而成为宰相。
相比萧嵩,韩休也不含糊,卸任之前,他郑重向李隆基推荐了心目中的宰相人选:李林甫。
一年后,李林甫拜相,与韩休的推荐不无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