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天壤之别 李光弼离别
公元764年,对于李豫而言又是一个多事之秋。
这一年也是三位名将的人生分水岭,郭子仪、李光弼、仆固怀恩,在这一年各有各的故事。
相比而言,李光弼的故事最少,不如先交代一下。
前面说过,由于反攻洛阳失败,李光弼从人生巅峰摔下,从此与中心舞台渐行渐远,虽然在新镇守的区域也有战绩,但已经于大局无补,成为一个相对边缘的人物。
李豫仓皇东巡陕州时,向天下节度使发出带兵勤王的诏令,这本是李光弼改善关系、重登中心舞台的大好机会,然而,他犹豫了,他看到程元振依然在皇帝身边活跃,他更怕自己勤王后遭遇与来瑱一样的结局。
犹豫再三,李光弼错过了救驾的大好时机,也错过了重返中心舞台的绝佳时刻。
说到底,由于程元振的搅和,李光弼对李豫充满了戒心。
长安收复之后,李豫回想起众多节度使不肯勤王的尴尬往事,他不想日后再发生同样的事情,便想做一点工作,缓和一下跟节度使们的关系。
李豫重点做的是李光弼的工作,他知道,这位名将以前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上次却召而不来,说明他心中有芥蒂。
为了消除李光弼心中的芥蒂,李豫作出了一个试探:委任李光弼为东都留守。
东都留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职位,等于将东都洛阳托付给你,这表明皇帝对你比较信任。然而,李光弼没有接李豫抛出的橄榄枝,他断然拒绝了。
李光弼说:“我的部队必须迁就江淮地区的粮食运输,不然会供应不上!”
这个理由很牵强,牵强的理由背后,隐藏的是李光弼对皇帝不信任的心。
李豫无奈地摇了摇头,看来,程元振给李光弼留下的后遗症太严重了,一时难以根除。
李豫没有放弃,不久又抛出了橄榄枝。李豫将李光弼的母亲接到长安,用非常高的生活标准奉养起来,同时,李豫又把李光弼同父异母的弟弟李光进调到长安,出任禁军将领。
这一切都是为了向李光弼示好。
面对李豫的示好,李光弼惴惴不安,他甚至有了去长安朝见的冲动,但他又忍住了,他看到李豫身边还有一个人——鱼朝恩!
鱼朝恩也是李光弼的老相识了,当年围攻安庆绪时,他曾经阻止李光弼分兵阻挡史思明,反攻洛阳时,又是鱼朝恩说服李亨,愣是逼着李光弼在时机不成熟时反攻洛阳。
两件事累加到一起,两人的矛盾已经化解不开,现在鱼朝恩正当红,李光弼自然要对他敬而远之,进而与李豫若即若离。
多种因素累加到一起,李光弼对长安充满了复杂情感,在他自己的心里,给自己一个新的定义:不忠不孝。
对皇帝,不能于危难时刻率兵勤王,不能算作忠;
对母亲,不能在其年老时膝前尽孝,不能算作孝。
虽然两件事李光弼都有苦衷,但他还是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人生一世,怎么到了“不忠不孝”的田地?令李光弼更加郁闷的是,由于他没有及时奉诏勤王,他在部将面前的威信也大打折扣,以田神功为代表的部将开始对他阳奉阴违,有些事情甚至不通过他便自行决定。
放在以往,李光弼会火冒三丈,予以军法处置,但放在现在,他只能苦笑着摇摇头,上行下效,他还有什么资格说他们呢?
郁闷的心情一直难以排解,李光弼渐渐疾病缠身,即将走到生命尽头。
弥留之际,部将问他,有什么事情需要交代?
李光弼凄凉地说道:“我久在军中,不能奉养老母,已经是不孝子,还有什么话可说!”
说完,李光弼交代左右,取出三千匹绢、三千贯钱分给士兵,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如就让生者去消受它吧!
公元764年七月十四日,李光弼病逝,享年五十六岁。
李光弼去世后,部下将他的灵柩护送回长安,有生之年他没能重返长安,现在他回来了。
李豫闻听,痛心不已,为此辍朝三日,追赠李光弼为太保,谥号武穆。
《新唐书》对李光弼如是评价:
光弼用兵,谋定而后战,能以少覆众。治师训整,天下服其威名,军中指顾,诸将不敢仰视。初,与郭子仪齐名,世称“李郭”,而战功推为中兴第一。
按照《新唐书》的说法,平定安史之乱,李光弼功居第一。然而,时至今日,世人只知郭子仪,很少有人知道李光弼,这是李光弼的悲哀,也是中国历史的悲哀。
回溯根本原因,或许还是因为李光弼的性格。
李光弼性格刚烈,为人直率,因此决定他适合带兵打仗,却不适合官场;
郭子仪性格柔和,为人圆滑,因此决定他既能带兵打仗,同样适合官场。
或许,郭子仪用兵与李光弼相去甚远,然而郭子仪的处世哲学却高出李光弼一截,正是后一因素,让郭子仪屹立四朝不倒,而李光弼,却在小人的指指点点下与中心舞台渐行渐远,令人不胜惋惜。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决定成就,性格甚至决定你为后世所传诵的程度。
在李光弼之后,中心舞台上的名将只剩下两位,一位是郭子仪,一位是仆固怀恩,以往他们并肩作战,接下来,他们针尖对麦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