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重回一统 穷途末路

失去洛阳,史朝义便成了流浪狗,虽然苟延残喘,但已时日无多。

史朝义从濮州渡过黄河,心里还惦记着卷土重来,然而来不及了,仆固怀恩父子已经如同牛皮糖一样粘了上来,怎么甩也甩不掉。

仆固怀恩先进攻滑州(今河南省滑县),不费多少周折便攻下此州,乘胜追击,追到卫州,再一次把史朝义打得灰头土脸。

就在史朝义心灰意冷时,他看到了一丝希望——大将田承嗣率领四万大军前来会师!

史朝义顿时平添了与唐军决战的勇气。

只可惜,平添的勇气也是有保质期的。

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玚没有让史朝义的勇气保持多久,一场激战就将史朝义的勇气打没了,顺便将史朝义的残军驱逐到了昌乐(今河南省南乐县)东部。

史朝义不甘心就此失败,又调集魏州兵团参加,结果还是一样——惨败!

战争发展到这一步,史朝义的“大燕帝国”再也挺不住了,一头栽进崩溃的深渊。

在史朝义还在负隅顽抗时,“大燕帝国”的官员们开始寻找自己的出路——向唐军投降。

在这股投降风潮中,史朝义任命的邺郡节度使薛嵩(薛仁贵的孙子)举相州、卫州、洺州、邢州投降,恒阳节度使张忠志举恒州、赵州、深州、定州、易州投降。史朝义手中的筹码本就不多,现在更是所剩无几。

顾不上理会投降的节度使,史朝义一路跑到贝州,在这里他与自己的两位“节度使”会合。这次会合云集了三万大军,史朝义又看到了翻本的希望。

如同输红了眼的赌徒一样,史朝义孤注一掷率领三万大军向追击的唐军反扑,如果能够取胜,乘胜追击进而彻底翻盘犹未可知。

想法不可谓不好,只是仆固玚不给机会。

史朝义率领三万大军反扑,一下掉进了仆固玚的埋伏,三万大军拼死突围,总算突出了包围圈。

史朝义刚想喘口气,回纥军到了,史朝义彻底悲剧了。

在唐军和回纥军的联合攻击下,三万大军很快拼光了,史朝义再次成了光杆司令。

筹码输光,史朝义只能继续流浪,一路向北逃到了莫州(今河北省任丘市),暂时喘一口气。

一口气还没喘完,仆固怀恩的部队追了上来,莫州立刻成了围城。

史朝义面前只剩下两条路,一条路是在莫州死守,一条路是突围前往范阳调兵。前者是死路一条,失去号召力的史朝义注定等不来援军,只能在莫州等死,后者看起来还有一点希望,毕竟镇守范阳的是史朝义亲自任命的李怀仙。

史朝义在两条路之间犹豫不决,因为两条路都有风险。

第一条路虽然前景堪忧,但毕竟暂时安全。

第二条路虽然看起来有希望,但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一旦范阳军队调不出来,连莫州也回不去了。

大将田承嗣看出了史朝义的犹豫,便对史朝义说道:“情况紧急,只能陛下亲自到范阳调兵回救莫州,末将愿意在这里坚守,等待陛下救援!”

史朝义凝重地点了点头,眼下只有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史朝义饱含期许地凝视着田承嗣,老田,莫州城就交给你了!

田承嗣悲壮地点了点头,陛下,您就放心吧。

事不宜迟,史朝义挑选出五千精锐骑兵从莫州城北门突围而去,把莫州城放心地交给了田承嗣。

史朝义以为田承嗣靠得住,却没有想到,如果田承嗣靠得住,母猪也会上树。

史朝义前脚出城,田承嗣后脚便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

田承嗣投降让史朝义损失惨重,不仅莫州城丢了,连母亲、妻子、儿子一块儿丢了,田承嗣把这些人当成了送给唐军的见面礼。

莫州的围城一下子解开了,仆固玚留下一部分兵马镇守莫州,亲自率领三万大军追赶史朝义,追到归义(今河北省容城县),两军遭遇。

士气低落的史朝义自然不是仆固玚的对手,一阵纠缠之后,仓皇逃去,继续往范阳赶路。一路上,史朝义把宝押在了范阳节度使李怀仙身上,只要能从李怀仙那里调出兵马,“大燕帝国”还有回旋余地,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留给史朝义的注定只有死路一条,就在他押宝李怀仙的同时,李怀仙已经偷偷地向唐军投降了!

史朝义对这一切却浑然不觉。

史朝义一行来到了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城门下,镇守范阳县城的是兵马使李抱忠,他奉李怀仙的命令率三千兵马在这里镇守。

城门下,史朝义收到了李抱忠的见面礼——闭门羹。

史朝义一下子愣了,难道范阳也背叛我了?

左右在史朝义耳边小声提醒,唐军追兵马上就到,陛下得抓紧时间。

史朝义紧张地回望一眼,然后派人去通知李抱忠:“大燕帝国”皇帝史朝义把大军留在莫州,自己亲率轻骑兵前来调兵,请将军注意君臣之间的大义!

史朝义如此说法,是想用君臣大义约束李抱忠,让他尽快打开城门迎接。

其实,这一切都是徒劳,如同一个小偷提醒另一个小偷注意素质,鬼都不会搭理你!

君臣大义?

李抱忠差一点儿喷了出来!

你们父子俩早已破坏了君臣大义,你还有脸跟我提君臣大义!

李抱忠站在城楼上对史朝义朗声说道:“上天不保佑大燕帝国,结果让唐室复兴。如今我们已经归顺唐朝,怎么可能再次反复?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不想用诡计对付你们,你们还是早点找地方自保吧。另外,田承嗣肯定已经投降了,不然,唐军怎么可能追到这里来!”

李抱忠一席话如同一盆凉水,将史朝义从头浇到脚,不仅范阳调兵的计划落空,莫州他也回不去了。

史朝义呆呆地站在原地,恐惧占据了内心,这时他已经不再奢望进范阳县城,只想先吃顿饱饭。史朝义几乎用乞求的语气对李抱忠说:“我们从早上到现在还没有吃饭,难道不能请我们吃顿饭吗?”

李抱忠停顿片刻,哦,这个不难!

不一会儿工夫,李抱忠命人将饭摆在了范阳县城东面,史朝义看到了久违的饭菜。

史朝义刚准备食用,就看到士兵三三两两一起过来向他辞行,一问才知道,人家是范阳人,到这里就到家了,就此辞行,再也不给你史朝义打工了。

史朝义心中一阵凄凉,却也无可奈何,树倒猢狲散,他哪里拦得住去意已决的猢狲。

等史朝义吃完饭一回头,曾经的五千骑兵只剩下几百,而且都是胡人骑兵。

叹息一声,史朝义上马而去,他要继续寻找自己的避难之所。

史朝义向东到了广阳(今北京市西南良乡镇)城下,依旧吃了闭门羹,史朝义无奈,只能向北,准备投奔契丹或者奚部落。

这时,追兵追了上来。

率领追兵的居然是史朝义当年最信任的李怀仙!

天下之大,已经没有史朝义的容身之所。

放眼望去,史朝义看到了一片树林,他顿时明白了,他的归宿就是一棵大树的枝头!

在一棵大树的枝头上,史朝义自缢身死,结束了自己战斗的一生。

史朝义身死,标志着由安禄山引发的安史之乱正式结束。这场战乱从公元755年十一月开始,到公元763年正月结束,时间跨度为八年。

八年中,大唐王朝换了两茬皇帝,从李隆基到李亨,再从李亨到李豫,祖孙三代手忙脚乱忙活了八年,终于将安史之乱的战火扑灭。遗憾的是,李隆基、李亨没能在有生之年看到安史之乱结束,只能带着遗憾入土为安。

八年中,山河破碎,王朝蒙尘,百姓遭难,生灵涂炭,曾经盛极一时的帝国伤痕累累,遍体鳞伤,从此不可阻挡地走上了下坡路。

八年中,所谓的皇位在安禄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手中如击鼓传花般传递,他们都以为自己抢到了幸福,到最后却发现,抢到手的是一场场灾难。

八年中,安禄山、史思明误了王朝,误了百姓,也误了他们自己。

原本,他们都可以在范阳做快乐的猪,他们却选择了当痛苦的苏格拉底。造化弄人,他们的命运发生了扭曲,于是痛苦的苏格拉底也没当成,最后只能当痛苦的猪了!

情何以堪!

何苦来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