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郑吉出现
一五九三年立冬的来临给汉城带来瑟瑟寒意,整个王京还没有从战争中恢复过来,军士们在散发着米粮,工匠们在修复破损的王宫,寒风挟裹着落叶穿过行人的裤管。城南的一处高楼上坐着一男一女,两人身着粗衣。
“一晃三年过去了,这场战争来的匆忙去的匆忙,可我总感觉它还没有结束,现在形势看起来非常的平静,可这种平静下面暗藏着杀机,我已经感觉到了,三年前我来王京的时候就是这种感觉。”男子说。
“你是东瀛人,现在竟然投靠大明跟自己的同胞作战,你有何感想?”女子问。
“你兄妹二人不喜欢大明,不喜欢王廷,现在却替大明和王廷做事,你又有何感想?”男子问。
女子面露不悦,欲辩解,却忍住了。
“你以后有什么打算?”半晌后,女子问道。
“本来要带源藏和见秀去大明,没想到就一直呆在这里了,如果战争真的结束了,我还是想带他们去大明。”男子答。
“你哥哥呢?”男子接着问道。
“曹公公让他和几名锦衣卫去釜山了,侦察那里的情况。”女子答。
“那个院子你看见没有?”男子用手一指。
“怎么了?”女子问。
“一个月前,那里还没有人,后来被人租了,最近两天不少的人进进出出,曹公公怀疑那里是李山海的据点,让我来查明情况,等夜里进去看看。”男子说。
到了夜晚,大冢和白莫雪翻上了墙头,大冢藏在正屋的屋檐内向内一望,顿时大吃一惊。屋中站立一人正是消失已久的郑吉,只见郑吉在那里吩咐众人,不知道要干什么,然后郑吉拿出一大盘银子分给众人,大冢看了一会便翻上了屋顶。大冢示意白莫雪跟他一起下去,俩人翻下去后便在门口附近守候,一直到屋内的人走了出来。
“你速去通知义禁府抓捕郑吉。”大冢对白莫雪说道。
白莫雪走后,大冢跟踪其中一人来到他的住处制住了他,大冢发现此人是个日本人,大冢迅速将此人带到曹公公在郊外的别墅。
众人连夜审问,连打带烤的一直折腾到天亮,那人终于开口了。
“郑吉说这次大明要运送粮食和火器过来,让我们赶到义州劫取。”那个日本人说道。
“你们怎么去劫掠?”曹公公问道。
“顺川那里的顽军是郑吉的人,我们带着郑大人的手谕去顺川,调那里的人去劫取粮食。”那位日本人说道。
曹公公听完,大惊失色。
曹公公对大冢说道:“你和白莫雪带二十名锦衣卫速速进城,让柳大人帮你们取得兵曹的调兵令符,然后持令符赶往黄州的江东大寨,那里是柳大人的门人傅应龙在主持,让他带兵将这伙人灭掉,然后你再从傅应龙那里调一部分兵马前去义州接应宋大人,一旦宋大人到达义州,你们便护送粮食和火器安全抵达王京。”
此时白莫雪已经回来了。
“义禁府的差役去的时候,郑吉已经不在那里了。”白莫雪说道。
“既然是贼窝,就一定有地道,他们从地道跑了。”曹公公说道。
晌午,大冢和白莫雪带着二十名锦衣卫拿着兵曹签发的调兵符向黄州进发。
第二天夜里众人抵达黄州,傅应龙见到兵曹的令符后,随即拨兵一千交由大冢带走。第二天夜晚大军抵达顺川,大冢带着一千兵马直奔顺川北边的一个山寨而去。
大冢、白莫雪带着二十名锦衣卫冲开了山寨的大门,门口的十几名守卫立刻被干掉,接着外面大队人马冲了进来,经过一番激战,山寨里面五百多人战死三百多,剩下人从山后面逃跑了。
解决了山寨的事情后,大冢带着众人马不停蹄的赶到义州,三天后郑澈已到达鸭绿江西岸。大冢骑在马上立在江边眺望对岸大明的土地,此时明军已开始用船将粮食和火炮运到对岸,一共两万担粮食,二百门火炮,三千支鸟铳,四万发炮弹,双方交接完毕后,大冢带着锦衣卫和义军护送粮食和火炮返回王京。行至平原城郊外的一处山凹,天色已晚,天空开始降毛毛细雨,此时从山路后面突然窜出几百个难民,这些难民蜂拥而上抢夺粮食,军士们砍死几个难民,但仍然无济于事,难民们发了疯似的抢粮食。
“大家不要管,让他们拿,反正这些粮食就是为了赈济灾民。”郑澈命令道。
几百个难民一人拉走一担粮食。
难民走后,众军开始对难民抢乱的粮食进行整理,此时,从两边的山坡上窜出几百名弓箭手向坡下的义军射击,坡下义军纷纷被射倒,大冢立刻组织义军向坡上弓箭手进行还击,这时候从山路前面和后面又涌进来几百个刀手将郑澈和大冢等人包围。
“赶快护送郑大人向南突围,粮食和火炮不要管了。”大冢对白莫雪和身边锦衣卫说道。
山坡上的箭像飞蝗一样射下来,大冢在郑澈身边不断用刀拨走射来的箭,前后的刀手已经杀了进来。众人护送郑澈开始向南突围。经过一番激战,大冢带着众人和不到一百名义军冲了出去。众人向南奔去,跑了一个时辰,众人来到一处村庄附近歇脚。
“你们看这是何人所为啊?”郑澈问道。
“这些人肯定是地方的义军,我估计受日本人控制,背后一定有人指使,回去后再查找,一定要把背后的人挖出来。”大冢说。
“殿下让我去大明要点粮食,却发生这种事情,我有何面目回王京面见殿下。”郑澈说道。
“郑大人莫要悲切,我带几个人去事发地看看。”大冢说。
“那也好,你可要当心。”郑澈说。
“这里就交你了。”大冢对白莫雪说道。
白莫雪看着大冢点了点头。
大冢带着十几个人来到事发地,只见遍地义军的尸体,大半粮食已被拉走,火枪和火炮也剩下一些。
大冢回去将这里的事情告诉了郑澈,接着,众人将事发地剩下的粮食和火器拉了回去。
到了汉城后,郑澈将粮食和火器被劫的情况告诉了宣宗,宣宗火冒三丈。
“殿下,臣有本要奏。”李尔瞻说道。
“讲。”
“郑澈办事不力,导致粮食和火炮被劫,其负有不可推卸之责任,臣恳求殿下免其职务。”李尔瞻说。
“这件事跟郑大人没有关系,大明要运送粮食和火器的事情倭寇怎么会知道?一定有奸细。拟旨,着义禁府督察全国朝奸者,有瞒情不报者,以通倭罪论处。”宣宗说道。
“殿下,臣保举一人可查办朝奸之事。”李尔瞻说。
“谁?”宣宗问。
“义禁府知事宋祺。”李尔瞻说。
“殿下,臣保举一人可查办此事。”柳成龙说。
“谁?”宣宗问。
“义禁府判事安在闲。”柳成龙说。
“那好吧,让他们俩人一同办理此事。”宣宗说道。
大冢、白莫雪和锦衣卫回到曹公公处。
“这个郑吉胆子太大了,竟然调动了这么多人马抢劫粮食和火器。”大冢说道。
“你以为这次抢劫粮食和火器的是郑吉吗?”曹公公问道。
“公公的意思是?”大冢问。
“是李山海,郑吉还没有那么大的实力。”曹公公说。
“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大冢问。
“上回宣宗靠刘铤平息了北党义军骚乱,北党不服,这次劫粮食和军火是想扳回一局,但又不能做得太绝,所以又留下了近一半的粮食和火器。”曹公公说。
“不知道下一步宣宗会怎么做。”大冢说道。
“形势已经很严峻了,打劫粮食和军火已经是造反,只是没公开而已,我已预感到一场政治风波就要来临。”曹公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