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战争的谢幕

加藤清正屠杀晋州六万平民的消息传到京师,顿时引起大臣们的非议。

二辅张位骂道:“这个李如松狂妄至极,本来平壤已经打下来了,可非要放残余的倭寇出城,还说什么为了减少已方伤亡。”

“是啊,李如松刚愎自用,目中无人,汉城倭寇本已粮草断绝,却并不追赶,此番倭寇攻打晋州八日,李如松按兵不动,以致酿成惨祸,反不如晋州朝鲜守军,丢尽我天朝脸面。”御史丁应泰骂道。

石星也无奈的摇了摇头。

“上奏折,淹!淹死他!”众大臣纷纷嚷道。

大明皇宫内。

“皇上,宋大人派人前往倭国和谈了,结果还没出来,前方传来消息,倭寇攻打了朝鲜晋州,杀害晋州百姓六万。”张诚对万历说道。

此时,皇上桌案上参李如松的折子已经堆积如山,万历听完张诚的话,对日军的这一行为讥讽似的“哼”了一声,接着问道:“宋应昌派谁去倭国谈判?”

“他下面的两个文官。”张诚答。

“谈判的事情石星交待了吗?”万历问。

“交待了,都交待下去了。”张诚答。

说完,张诚看了一眼堆积的奏折。

“留中吧。”万历说。

仍停留在名护屋的谢用梓、徐一贯听到晋州大屠杀的消息后怒气冲冲去找宗义智。宗义智说:“两国谈判迟迟不能达成协议,我军中有人已经不耐烦了,此次攻打晋州也是为了早日达成和谈,别无他意。”

“有这样谈判的吗?汝等小倭欺软怕硬,除了杀良、抢劫还会干什么?汝等这些不讲信义的东西,我天朝礼仪之邦,却跟尔等这些夷蛮谈判,实是丢人,我看不用谈了吧,我们这就回去,你们就等着给你们士兵收尸吧。”谢用梓怒道。

“大人用不着发怒,现今我大军十余万仍据釜山,大人可以去海边看看,数百艘战舰正在建造中,过不了多久就可以给釜山的军队提供补给,大人还是好好思量思量吧。”宗义智道。

谢用梓轻蔑一笑说:“你们千万不要以为这样就能达成和议。”

“大人还是谈判吧,这样回去,大人脸上也无光啊。”宗义智说。

“说吧,你们到底是什么意思?”谢用梓问。

宗义智从怀中取出一张纸,上面写着日本文字,宗义智把那张纸递给了谢用梓。

“我看不懂。”谢用梓说。

“那我就念给你听吧,太阁说:这场战争责任完全在大明,大明实行海禁,不愿意平等对待日本,致使两国人民生灵涂炭,所以………”

“好了,说条件吧。”谢用梓打断了宗义智的话。

宗义智正色道:“第一,大明将一名公主嫁给天皇陛下;第二,开放贸易,允许日本商人在大明沿海城市通商、居住;第三,两国交换和平友好的誓书;第四,朝鲜南部四道划归日本,北方四道返还朝鲜;第五,大军撤退之日,朝鲜应派大臣前往日本作为人质;第六,日本送还朝鲜被俘的两位王子;第七,朝鲜向日本递交永远臣服的誓书。”

“哈哈哈!”谢用梓大笑起来。

“天下只有一个皇帝,那就是我大明万历皇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哪来你们的天皇陛下,此等天方夜谈之事自盘古以来亘古未有,今从汝嘴中嘣出,真是可笑至极。你们这个国家真是好生奇怪啊!”谢用梓说道。

宗义智大概料到了这个结果,只是淡淡地笑了笑。

当天夜里,沈惟敬来见宗义智。

“我们可是带着万分的诚意,奈何你们的那位大人不合作。”宗义智说。

“我看这样吧,你们先把两位王子放回去,然后再派个使臣跟我去大明详谈。”沈惟敬说。

“去大明能谈出结果吗?我们的条件能答应吗?”宗义智问。

“我去跟兵部尚书石大人说,然后让他跟皇上说,你们提出的七条要求总能达成几条吧。你们让一下,我们再考虑一下,这样和谈不就达成了,何必动刀动枪呢?”沈惟敬说。

“好吧,那就这样。”宗义智说。

谢用梓、徐一贯、沈惟敬带着小西行长的家臣内藤如安来到汉城,面见了李如松,与此同时,朝鲜被俘的两位王子临海君和顺和君也被放了回来。

李如松对内藤如安说:“贵国军队必须全部撤回国内,才能继续和谈,不然没有和谈的必要,如果贵国军队驻在釜山不走,天朝即派大军入朝,到时候大军攻打釜山,玉石俱焚。”

在明军的斥责下,丰臣秀吉于八月份下令撤回五万人马回国,余下人马继续驻扎在釜山。看着日军已无北侵的意图,李如松对宣宗说道:“现今战争已告一段落,我等继续待在朝鲜消耗不起,我让刘铤率一万人马驻扎王京、大邱,监视倭寇,确保王京安全,我和宋经略先回国。”

宣宗听说李如松要回国,顿感失落无比。

“事情来得太突然,寡人心中毫无准备,还望将军能再停留个一年半载,将剩余倭寇驱回国内。”宣宗对李如松说。

“殿下不必担心,剩余倭寇我们将会通过谈判方式解决,刘将军手下一万人马皆是能征善战之辈,能确保王京的安全。”李如松说。

临行那天,宣宗率领文武大臣和京畿道百姓亲送李如松大军至开城。

大军行至碧蹄馆处,宣宗和李如松来到战死明军的坟茔前。

“癸巳年正月,大军行至此处,误中倭寇埋伏,致使精锐损失殆尽,我之家将损之八九,想来令人心痛,可恨倭寇未能荡平,朝廷招我还,汝等长眠他国,魂魄不能归故,愿汝等英魂能佑朝鲜百世平安。”李如松念道。念完,李如松挥泪上马。

到达开城后,李如松和李如柏合兵一处继续北上,宣宗拉着李如松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宣宗噙着泪水对李如松说道:“将军乃我国臣民的救命恩人,小王以及举国臣民无不感谢将军之恩。”

李如松握着宣宗的手说:“殿下放心,如果倭寇胆敢再来侵犯,我仍会前来讨之。”

宣宗等人一直目送李如松大军消失在视线之外,李如松大军离去很久,宣宗仍是呆呆的站在那里。到达平壤后,李如松和先期到达的宋应昌一起于九月十三日渡过鸭绿江,李如松看着滚滚南去的江水,思绪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