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精英家庭的显赫之路 步入仕途得找准最好的时机

话说回来。明朝初年的这上百万的移民,除了极少数被安置在今京、津一带之外,绝大部分被安置在冀、鲁、豫、皖、苏等地。其中,河南人数最多,安置分布于106个县;山东人数略微次之,安置分布于92个县。

在有历史记载的18批次移民中,直接涉及山东的有2个批次,间接涉及山东的有3个批次。从记载的总户数推算,迁到山东的移民总数大约在12万~15万人。后来经过再次或重复播迁,安置山东的移民分布从92个县增加到了111个县,面积更加广泛,人口也有一定的增加。

明朝初年移民初期,移民大都安置在东昌府(今聊城)、临清一带,少部分经东昌向南到鲁西南(当时黄河在陇海铁路南,入海口在江苏临海、燕尾港之间,东昌到鲁西南并无黄河阻隔)。后来有一部分从东昌二次迁移到鲁西南,如济南府、兖州府、曹州(今菏泽)、归德(今河南商丘)等地。再后来移民向其他地区迁移,后又再次向青州、莱州胶东地区迁移。

现今鲁西南一带,约有半数村庄是明初移民建立的。例如:

滕县(今滕州),共有自然村1223个,其中属于明代建村的就有687个,占全县村庄总数的56·2%;

定陶,共有自然村1050个,明代建村388个,占37%;

曹县,共有自然村2776个,明代建村1606个,占57·9%;

郓城,共有自然村1388个,明代建村535个,占38·6%;

嘉祥,共有自然村782个,明代建村530个,比例高达67·8%;

……

明朝初年的移民,是从屯垦开始的,屯垦分为军屯和民屯。军屯不用解释,所谓民屯,一是从居民稠密地招募去外地垦荒,二是组织流民到指定地方垦荒,并把屯垦作为安置流民的重要手段。无论军屯、民屯,官府都给予优惠政策,种子、农具、牲畜,包括集中建房,老百姓称为“官屯”。至今鲁西还有很多“官屯”的名称存在。居民稠密地也有一些农民自愿去外地垦荒,官府也给予一定优惠,也可以集中建房,也叫“屯”,但与“官屯”有所区别。

后来的大批移民,由于大都是强制性的,官府财力拮据,就享受不到种种优惠了。官府仅给予一点儿盘缠,一点儿路上吃的口粮,一张迁民“凭照”,就成批押解、驱赶上路了。到了地点,随意指定,“同姓同宗”不得在一起,兄弟不得在一起。当地官府依照“凭照”登记入户,发给一点儿粮食做种子,发给一点儿钱购置农具,不管住房,只能自己择地搭建。那些移民的苦处可想而知。

山东的众多镇村就形成于这一时期,众多居民从晋、浙、苏、豫、皖(南直隶)等地迁入。刘统勋和刘墉的先祖也是在这个时期由老家江苏省徐州府砀山县搬到山东的!

由此看来,刘统勋和刘墉的祖籍是山东人应该是确凿无疑的了?问题又出现了!认为刘统勋和刘墉的祖籍是山东人的人们当中,还有三种说法:日照说、诸城说、高密说。这三种说法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刘统勋和刘墉的先祖来到山东后,曾经先后三次迁徙,分别居住在不同的地区的缘故嘛!

根据山东日照刘氏族谱记载,到了1370年时候,按照政府移民的规定,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刘氏的一支,在刘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领下,就从大刘村里搬了出来。

这里我要说一句,根据山东日照刘氏族谱的记载,率领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刘氏一支响应政府号召进行移民的应该是刘思源——当然,根据我们的分析推测,这个记载是错误的——因为,它属于刘氏族人几百年以后的追记,是非常不准确的。

他们搬到了哪里呢?刘氏众族人一行循道迤逦北去,来到群山巍峨的甲子山西北十公里、今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交界处,打量了一下这里的地形地貌。只见这里群山环绕,涧水涓流,花草茂密,树木繁荫。涧泉边参天古树上,住着一窝喜鹊;涧边山岭,两翼宽阔,北高南低,像一只传说中的凤凰……果真是个好地方,于是便在这儿定居下来。后人为这里取名喜鹊窝。

刘思源的曾祖或者是高祖率领下的刘氏众族人,就搬到了今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当然,这在山东诸城刘氏族谱中并没有记载。

其实从江苏徐州砀山县大刘村搬到山东的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从路程上来说并不遥远,这个徐州的砀山现在归安徽。砀山县大刘村北面就是山东,东面就是江苏,它的西面就是河南,它自己在安徽的最北角,这个地方是四省交界处,所以从那儿搬到山东是很近的路程。

刘墉的祖先就这样搬到了日照,这是在1370年。这就是日照西部刘姓的始祖。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刘氏家谱(于2003年在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卜落崮村刘禄后人处发现)记载了这一历史情况,记下了这一刘氏家族的大事:

“我刘氏自汉隶籍于莒,由来久矣……委因元社将屋,我祖见机,迁居徐州府砀山县大刘家村。红巾(徐刘)乱起,我祖逃居东海当芦村。至本朝洪武三年,下旨迁民,我祖复由东海迁居日照喜鹊窝。”

时间到了天顺年间(1457年~1465年),刘家人丁日盛。但是一场意外的火灾,几乎烧掉了家里面的一切。那时刘氏先祖已故,葬在田家董旺庄北岭。留下刘氏兄弟五人:刘承源、刘思源、刘接源、刘续源、刘根源。

成化(明宪宗年号,1465年~1488年)年间,刘氏兄弟五人面对日益兴旺的家族,面对日益狭小的生存空间,作出了关于分家的决定:

第一,老大刘承源徙居安丘(今山东省潍坊市代管的县级安丘市);

第二,老宅西移,改称草涧(今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草涧村),由老二刘思源从喜鹊窝向北约一公里处的大槐树北侧,搭盖草棚居住下来;

第三,老三刘接源迁居邱前(今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三庄镇邱前村);

第四,老四刘续源、老五刘根源迁莒县(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

后来,刘思源娶了本村张氏为妻,生下了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八个儿子——1924年刘氏后代修建的一座石碑证明了这一点。这座石碑中记载道:“始祖思源公……生我二世祖福、禄、寿、禧、诗、书、忠、厚兄弟八人。”您说,这个家族是不是太大了?这可怎么办呢?

面对日益兴旺的家族,面对日益狭小的生存空间,刘思源再一次作出了关于分家的决定:让他的八个儿子们分开居住,四处谋求生路。长子刘福、二子刘禄二人同迁三庄刘家沟(今日照市岚山区三庄镇刘家沟);三子刘寿迁刘家庄(今诸城市石桥子镇刘家庄);五子刘诗迁大朱洲(今日照市东港区黄墩镇大朱洲);六子刘书迁莒县(与他的叔叔刘续源、刘根源会合);七子刘忠迁临沂;八子刘厚迁沂水刘家店(今临沂市沂水县院东头乡刘家店子村,后来刘厚的一个后代又迁居沂水卜全庄);只有四子刘禧仍然和父母住在草涧故里。

刘思源病逝后,葬于老槐树底西北侧7米处。

此后,古槐树下越发有了人气,长势也越发更加旺盛,枝繁叶茂。古槐高五十余米,粗四搂有余,树枝长达三十余米,直径六十多公分。偶尔一年,它竟没发一新枝新叶,村人以为枯死,然而第二年却又生出新枝叶,郁郁葱葱,村人甚感神奇,尊为神树。有人遇到不测,携老带幼,前来老槐树底下烧香磕头,祈求老槐树大显神灵,消祸灭灾,保佑平安。遇到天旱、遭蝗虫或遭瘟疫,人们总是给老槐树披红挂彩,烧香祭奠,鸣放鞭炮,祈祷神树降福人间,免灾除祸,保佑太平。

咸丰年间,刘墉的后人选址老槐树东北侧四十米处,建起一座刘氏祠堂。

遗憾的是,这棵千年古槐于1946年秋被人砍掉,刘氏祠堂也在“文革”期间被毁。

刘福(刘墉的二世祖)后来因避匪,率三子刘恒(刘恒是刘墉的三世祖,刘墉为十世)迁居青州府诸城县(今山东省潍坊市代管的诸城市)治下的逄哥庄(今山东省潍坊市代管的高密市柴沟镇逄戈庄村),将长子刘志干、次子刘志贞托付于刘禄(以刘氏家谱为记)。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的日照刘氏家谱记载了这件事情:“天顺年间,该村(日照喜鹊窝)被火……成化年间,我高祖(从日照喜鹊窝)移居草涧庄(与喜鹊窝相距里许)……惟禧祖仍住故里。如福、禄二祖,同迁大刘家沟。福祖又避匪,率三子恒公迁居诸诚逄哥庄,将长子志干、次子志贞托付于我二世祖禄。寿祖分居刘家庄子。诗祖分居洙洲庄。书祖分居西刘家沟。忠祖迁居兰山全刘庄。厚祖迁居沂水刘家店,分支卜全庄。”

1924年,刘氏后代修建的石碑也证明了这一点。碑刻记载:“福、禄二公同迁刘家沟(今三庄镇刘家沟),福公弘治(明孝宗年号,1488~1505年)年间又迁诸城逄哥庄。寿公迁刘家庄(今三庄镇刘家庄)、诗公迁注州(今黄墩大朱洲)、书公迁莒县、忠公迁临沂、厚公迁沂水,族谱备志。惟我禧祖仍住故里。”

经过几百余年的子孙繁衍,故里刘禧的后人已经是日益兴旺发达了,到现在已经是一个拥有三千多人的大家族了。

而刘福的后人,到大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即九世孙刘墉卒后10年其族重修家谱时,女性及移居外省、外地未入谱者不计在内,刘氏家族已繁衍十四代,其家族已有822人。这是后话。

大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日照刘氏家谱的发现,不仅重现了世远年陈、湮于史海的一段家族史、民族史,而且填补了刘统勋初立其诸城族谱时无法上溯的一段历史。

刘统勋在丙子年(大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即其祖刘福迁移到诸城县二百五十余年始创家谱,在凡例中说:

“——吾家自前明弘治年间始祖讳福公迁诸城后,至祖讳恒公,家谱因遭兵烬,中间世次莫考。故列祖讳恒公为第二世。”

“——族谱刊于都中,丙子冬间,凡我族人有游宦他省及在家乡者,其新生男口名字家邮未及致,盖不谱载……盖未及载,容后纪——统勋谨识。”

下面,我们还是回来说说山东日照刘氏中的一支在刘福的率领下又从山东日照搬了出来这件事情。因为,这一支正好是刘墉的祖先。

这次搬家开始的时间,根据山东日照刘氏族谱记载,是在明朝成化年间,也就是1465年到1487年间。也就是说,刘福率领山东日照刘氏中的一支在1465年到1487年间从山东日照搬离了家乡。

这次搬家完成的时间,根据山东诸城刘氏族谱中的记载,则是在明朝弘治年间,也就是1488年到1505年间。

有的读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怎么搬个家还要如此费事,需要几十年?

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我的考证,刘福率领山东日照刘氏中的一支搬家开始的时间应该就是在1487年,搬家完成的时间应该就是在1488年,1487年正好赶上明宪宗朱见深病死,明宪宗朱见深的儿子明孝宗朱祐樘即位,1488年明孝宗朱祐樘改元弘治。

因此,就出现了山东日照刘氏族谱记载的刘福率领山东日照刘氏中的一支在明朝成化年间搬离家乡,而山东诸城刘氏族谱记载的刘福在明朝弘治年间搬到山东诸城的事情。

这样刘墉的祖先一支在刘福的率领下就搬到了山东诸城逄哥庄(现属山东省高密市)居住了下来,称为诸城东武刘氏。

刘福只有一个儿子叫刘恒。刘恒的时候,由于战乱兵灾,刘家族谱被烧毁。从此,族人对诸城以上刘氏家族的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刘恒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刘玳,次子叫刘瑁,三子叫刘瑚。刘统勋和刘墉就是刘玳的后代。刘玳也只有一个儿子叫刘思智。刘思智有两个儿子,长子叫刘通,次子叫刘远。刘统勋和刘墉就是刘通的后代。

刘通活着的时候,已经到了明朝末年了。在这个时候,他们家第一次转变了一个身份——此前这个家族就是世代务农。从刘通开始,他们家就开始读书识字了。不仅如此,刘通还曾经考中过秀才。我们由此可以看出,此时的刘家,经济上已经是小有积蓄了——只有那些小有积蓄的人家,才可以让自家的孩子读书识字的。

但是,世道变了,明清交替,考上秀才的刘通,并没有继续参加举人和进士考试的机会。时隔不久,清军入关。清军入关的时候,实行了诸如“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等诸多对汉人的高压政策,造成了很多很多汉人的不满意。顺治皇帝统治时期,中原很多汉人造反,与满洲人对着干。长达二十几年的战争,满、汉之间的战争,给我们大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它的“剃发令”政策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后果。

我们从电视上可以看到,清朝男子的发型是非常怪异的。问题在于:清朝的男子,为什么会留那么怪异的一个发型呢?

我们知道,中原的汉族人的发型是很有讲究的。中原的汉族人,接受的是儒家的传统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头发,成年男子是终生不能剪的,你这一辈子,你这个头发就老得留着。但是满洲人接受的,却是另外一种教育。他这个发型是怎么讲的呢?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前面没有、后面没有、左边没有,右边没有,就中间有,这个头发它叫“削平四夷,定鼎中原”。这个头发是有讲究的,八个大字,“削平四夷,定鼎中原”,意思是满清要统治中国的意思。所以它已经统治中国了,所有的人都要按照它剃发令的规定,每个人都得剃头发、都得理发,所以这样就给我们留下了两句俏皮话,一个叫“留发不留头”,你要不想理发的话,你要不想“削平四夷”的话,那你人就死掉。或者就叫“留头不留发”,你要想留着脑袋,你就得“削平四夷”,要不然你人就死。我们俗话说的“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这么来的。清军入关的时候,有好多理发匠,见着汉人一看,男的,按那儿先给理发,可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吗?这可就是这个政策激起了汉人的反抗,两千多年了,我们讲,汉族人,他接受儒家传统教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能损伤的,因为这个就激起了汉人的反抗,典型的比如说扬州十日,比如嘉定三屠等,很多很多事情。

当然了,刘统勋和刘墉的先祖刘通他们家绝不在反抗者之列。1644年,大清王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治下的清军一入关,刘墉他们家立即就投降了,马上成为大清朝的顺民,从此以后好几代,刘家就一直是大清朝的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