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在风云突变中站稳脚跟 集中精力完成首要任务
时间已经到了1643年9月25日深夜,谁都清楚,这是皇位争夺战前的最后一夜。
1643年9月25日深夜,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家也在上演着与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家几乎完全类似的一幕: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哥哥爱新觉罗·阿济格、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弟弟爱新觉罗·多铎和好几十个两白旗各个牛录的首领一起,居然还有极个别的两黄旗的牛录的首领,还有一个蓝旗的牛录的首领,都齐集在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家,一边给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跪着,一边齐声说道:明天您一定要当皇上,我们在这里求您了,这个时候的咱们,该到了当仁不让的时候了。
看出来了吧,此时此刻,争夺大清王朝皇位继承权的双方各不相让,形势极为紧张。大清王朝处在危急之中,随时有发生混战、发生内讧的可能。如果任何一方人马处理得不得当,大清王朝可能就是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浪花而已,很快就会烟消云散了。
此时此刻的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再没有人比他更想当皇上的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毕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无愧于这个“睿”字。他知道,我要当皇帝,但是绝对不能到了双方为了争夺大清王朝皇位继承权而打起来的地步。故而,他必须得算一算:哦,我这边肯定是绝对优势啊!
一宿无话。我们直接过渡到第二天,也就是9月26日——早晨。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死后第五日,也就是1643年9月26日的凌晨,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英郡王爱新觉罗·阿济格、豫郡王爱新觉罗·多铎和颖郡王爱新觉罗·阿达礼一行七人,陆陆续续进入了会场。
这个会场在哪儿呢?就在今天沈阳故宫的崇政殿的东厢房。当时,今天的沈阳故宫的崇政殿的正房,停放着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尸体,故而这一行七人开会的会场只能在今天的沈阳故宫的崇政殿的东厢房。
话说一行七人正在鱼贯而入时,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走在了这一行七人的最后的位置上。正当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临进门之时,突然之间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临一回身,他看到了自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时期就一直担任宫廷侍卫的时任三等甲喇章京的索尼。
此时的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随口就问了索尼一句话:“哎,我说老弟,你们两黄旗昨天晚上商量得怎么样啊?你们最终决定推举谁当咱们大清王朝的皇上啊?你们两黄旗有什么打算呢?”
索尼冷冷地说:“先皇有儿子在,谁也别想立别人;只要不立先皇的儿子,我们两黄旗就集体反水。你看着办吧。”
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一听,马上就回答说:“好啊!”
您听出来了吗?这索尼是话中有话啊!他索尼已经给自己留了后手:先皇有儿子在——头一天八拜之交呢,那个时候是非爱新觉罗·豪格不可的,现在变成非儿子不可了。
好啊!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心,放回了他该待的地儿,进到了会场之内。
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进到会场以后,就在会议即将开始,被公推为会议主持人的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刚要说话的一刹那,肃亲王爱新觉罗·豪格一派的两个人——一个是鳌拜,一个是索尼——跨前一步就站了出来,说:“立皇子。”
此时此刻,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不紧不慢、慢条斯理地,还颇为有些冷嘲热讽地看着他们说:“靠边站!这是我们七个亲王和郡王开会的地方,你们算是什么东西?滚了出去!这里没有你说话的地方!出去!”
就这样,在这种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轻而易举地就把这两个人给撵出门了。
这个时候,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说:“礼亲王,您岁数最大,您资历最老,这里只有您过了60岁,您主持会议吧。”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说:“那我就主持会议?”睿亲王爱新觉罗·多尔衮说:“好!”
于是乎,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坐在主席台前,说:“双方发言吧。”
爱新觉罗·多铎到底还是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亲弟弟,人家是兄弟同心,另外,爱新觉罗·多铎到底还是年轻气盛,人家都没发言呢,他自己第一个就上前发言:“立我哥哥,这就得我哥哥当皇上,我哥哥那年就应该当而没当,这回轮也得轮到我哥哥了,谁有什么反对意见,朝我说,就得我哥哥当皇上。”
爱新觉罗·多尔衮说:“别,你别那么说,咱们先开会,你先待会儿说行不行?”爱新觉罗·多铎说:“你不想当那就立我,当年太祖遗诏里头,好几个人都能当皇上,里面也说到我了,我也可以当皇上,你要不当我当,反正这个皇上得咱家人当。”
爱新觉罗·多尔衮说:“你下去下去,光你在太祖遗诏里啊?肃亲王也在太祖遗诏里——肃亲王指爱新觉罗·豪格——你、我、肃亲王都在太祖遗诏里,咱们都有权,咱们是平等的,你下去,别瞎说。”
爱新觉罗·多尔衮这个时候直接就把矛头指向郑亲王:“我说郑亲王,您是什么想法啊?”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说:“我主张立皇子。”
爱新觉罗·多尔衮说:“礼亲王,您的意见呢?”
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说:“我也主张立豪格。”
这个时候,爱新觉罗·多铎又对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说了:“别,或者立我们两个人中的一个人,要不立我们两个人中的一个人那就立您,您当皇上吧,礼亲王,您当皇上我给您跪着,皇上万岁。”
爱新觉罗·多铎这一捣乱不要紧,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说:“别别别,别立我,我都六十多岁了,先皇50岁就死了,我60岁,50岁的人死了让60岁的人当皇上,你见过吗?我老了,我就给你们主持会议,别的我不管,我就问结果,我不问经过,谁也别说我。你要非问我的主意,我告诉你,我就主张立爱新觉罗·豪格。”
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这一说主张立豪格,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的孙子爱新觉罗·阿达礼不说话了。
当时爱新觉罗·豪格一愣:“哎,我这儿本身有3个旗,此时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和他的孙子统领的两个红旗也支持我——也就是说,支持我的居然已经有5个旗了?8个旗5比3,剩下的郑亲王也主张立我,也就是说,支持我的居然已经有6个旗了?”
这个时候您想,您要是爱新觉罗·豪格的话,您读过几本书,简单的尧舜禹的故事您知道,这个时候您要是爱新觉罗·豪格,您下一句会说什么呢?您肯定会谦虚地说:“哎呀,别立我呀,我那福少德薄,不行不行,你们还是另选高明吧,千万别立我,立谁都成,就是别立我。”还别说,爱新觉罗·豪格还真就这么说了。
这个时候爱新觉罗·多铎又说了:“谁想立你,本来嘛,你这一辈子就今天说一句实话,就是福少德薄。就不应该立你!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谁想立你啊?”
爱新觉罗·豪格弄一大红脸。您想您要是爱新觉罗·豪格的话,您是不是也得脸红?这个福少德薄是您说的吧,人家也同意,人家也说您福少德薄吧?
爱新觉罗·多铎又接着说:“你不信问问大家,大家都同意你的观点,你就是不应该当皇上!你就是福少德薄!”
在这个时候,特别生气的爱新觉罗·豪格,一屁股坐在旁边不说话。
但是在这个时候,一看到自己的主子受了委屈,门外的两个黄旗的人在索尼和鳌拜等人的带领下,马上跨前一步说:“我们吃先帝的,喝先帝的,使先帝的,用先帝的,先帝对我们不薄,今天咱们就得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如果不立先皇的儿子,我们今天就血溅崇政殿——谁也别想从这崇政殿活着出去!”
在这种情况下,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张嘴说话了:“我老了,你们立谁都行,这个会我不主持了,我谁都同意,我回家了啊?你们选完了皇上告诉我一声,我给皇上磕头去。”说完话,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走了。
紧接着,阿济格也走了,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哥哥爱新觉罗·阿济格说:“我就这一句话,除了立我们家哥们儿我谁都不同意,我这话搁这儿,走了。”爱新觉罗·阿济格也走了。
爱新觉罗·多铎一想:“我不能走,我还得跟这儿看着,我还得在这儿搅场呢,我还得看结果呢,我要是一走了,剩我哥哥一个人,指不定谁拿一刀子捅下去,我这个哥哥死了不完了?不行,所以我得跟这儿看着。”所以爱新觉罗·多铎没有走。
这个时候,老谋深算的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说了一句话:“我看咱们这样吧,爱新觉罗·豪格说他不愿意为皇上,他说他福少德薄,大家也同意这种观点,那他就甭当了。但是呢,大家的意思我看是非得立先皇的儿子了,先皇的儿子有8个,除去爱新觉罗·豪格剩7个,我看咱就立爱新觉罗·福临好不好?立5岁的爱新觉罗·福临好不好?睿亲王,您的意见呢?”
爱新觉罗·多尔衮的意见我们先暂且不提,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郑亲王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他为什么呢?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他首先想到的是化险为夷,要提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人来。那么被双方认可的人既不能是爱新觉罗·豪格,也不能是爱新觉罗·多尔衮,提他们两个谁都不合适。现在的问题是只能提一个小孩,双方都能接受。在这所有的小孩当中,您考虑一下也是,只有庄妃和懿靖大贵妃所生育的这两个孩子最有资格。而且,懿靖大贵妃虽然理论上说规格要比庄妃高,但是毕竟懿靖大贵妃先后嫁过两个男人,让人听着不好听,不如庄妃——庄妃毕竟是“原装”的啊,毕竟是从12岁起一直就跟了爱新觉罗·皇太极,而且是爱新觉罗·皇太极最为宠信的,提她所生育的孩子,双方肯定都能接受,蒙古人能接受,满洲人能接受,我也能接受。所以,这是当时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想法。此时的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还想,因为这个主意是我提出来的,故而我有拥立之功,最终我还能得着便宜。所以他想:我提出这个主意,肯定他们都得同意。
结果您猜怎么样,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还真想对了。爱新觉罗·多尔衮一张嘴就说:“我同意您这个观点,这个肃亲王他说他福少德薄,我也觉得是这样,也不适合当皇上,您提出这个人呢,爱新觉罗·福临当皇上比较合适,名字也好听,爱新觉罗·福临。岁数比较小,可以由郑亲王和我两个人监国辅政,等皇上大了以后,咱们再还政于他。大家还有问题吗?”爱新觉罗·多铎他一想,这是我哥哥说的,那就算了。爱新觉罗·豪格一想,福少德薄这是我自己说的啊。哎,这是我弟弟,没意见。爱新觉罗·多尔衮说:“没意见就散会,咱们准备准备,给新皇上磕头去吧,散会,散会。”这个会就散了。
问题在于: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想法我们清楚,可是爱新觉罗·多尔衮是怎么想的呢?他为什么不称帝呢?他不称帝他为什么又支持爱新觉罗·福临呢?他为什么非得让爱新觉罗·福临当皇上呢?难道他真的跟爱新觉罗·福临的妈妈庄妃有什么关系?还一个问题,他如何面对这众多的反对者呢?
其实,导致爱新觉罗·多尔衮不称帝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客观原因,爱新觉罗·多尔衮所能够控制得住的兵力不足。我们前面已经计算过了,爱新觉罗·多尔衮两个白旗65个牛录,爱新觉罗·豪格3个旗加在一块儿61个牛录。您算一算,65个,61个,最后双方都打完了的时候,很有可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最后再让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或者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这帮老家伙们夺得了胜利,那我就吃亏吃大了,我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我不去做。所以这是爱新觉罗·多尔衮的第一个想法。
主观原因,爱新觉罗·多尔衮的野心那大了去了——好听的词,就是志向高远。统一满洲八旗,当皇帝,这是最小的一个目标;灭大明朝,灭李自成,灭张献忠,灭这个,灭那个,统一整个中国,这才是爱新觉罗·多尔衮心中装的大目标。爱新觉罗·多尔衮哪能在这种情况下跟爱新觉罗·豪格火拼啊?
在这方面我们说,爱新觉罗·多尔衮心中的想法是:“我一定要超过我的父亲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也要超过我的哥哥爱新觉罗·皇太极,我要把这个江山迅速地平定下来,我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我所用,最终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任务,我现在的任务是占领北京、迁都、灭明朝、灭李自成。然后那个时候,当我功成名就以后,这个皇上我不是随时想当就当?到了那个时候,爱新觉罗·福临那么小一个皇上,我想取而代之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
我们再返过头来看看当时的大明朝。大明朝灭亡了,崇祯帝上吊了,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明朝已经灭亡的情况下,大明王室的那几个遗子遗孙,前后立了好几个“皇帝”,就这几个所谓的“皇帝”,还围绕着谁是正宗谁不是正宗,相互之间那掐得是不亦乐乎。大明王室的那几个遗子遗孙,不去跟李自成、张献忠、爱新觉罗·多尔衮等势力打,反而内讧起来,你说这样的朝代,它能坚持几年?
我们再返过头来再说李自成和张献忠,两个人一前一后称了帝,张献忠已经进了四川,李自成也想进四川,两个人居然在四川打起来了,放着后面的大清朝的追兵不打,两拨人掐起来了,都想当中国唯一的皇上。
您说,这样的人真的能当得上皇上?您说就在当时的情况下,崇祯帝、李自成、张献忠、爱新觉罗·多尔衮,这几个人您去查一查,前后这几个人不差十岁,您去看看,这些人谁能够有爱新觉罗·多尔衮那点算计?谁能够把天下大事装在自己的心里?所以我们说,爱新觉罗·多尔衮他的雄心壮志太大了,所以他不屑于当这个皇帝,正是:不想当皇帝的成就了一世的英名伟业。想当皇帝的,前脚当了皇帝,后脚就死了。1644年,李自成当了皇帝,1645年,李自成就死了;1644年,张献忠当了皇帝,1646年,张献忠就被射杀了。
爱新觉罗·多尔衮不当皇帝,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我们不是说爱新觉罗·多尔衮这个人早就有聪明、有计算,也绝不是多尔衮内心早已经想好的。不当皇帝对于爱新觉罗·多尔衮来讲,只是他的中策和下策。
那么,爱新觉罗·多尔衮为什么要立爱新觉罗·福临为帝,他为什么同意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意见,去立爱新觉罗·福临为帝呢?这个问题,应该说有如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以退为进,摄政称王。一提到爱新觉罗·多尔衮立爱新觉罗·福临为帝,很多人就会产生一种误会,马上就会把全身心的精力盯到一个问题上:爱新觉罗·多尔衮是不是跟庄妃有特殊的关系?要不然爱新觉罗·多尔衮干吗支持庄妃的儿子爱新觉罗·福临为帝?
其实,诸位应该知道,立爱新觉罗·福临为帝不是爱新觉罗·多尔衮提出的,那是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首先提出来的。这个时候您要说,爱新觉罗·多尔衮跟爱新觉罗·福临的妈妈庄妃有点什么不清不白的关系,我不大同意。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他们这个时候有什么花边新闻,没有——最起码这个时候他们之间,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什么也没有。
那其实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爱新觉罗·多尔衮的想法太简单了:既然当皇帝他当我不愿意,我当他不愿意,在咱们各退一步的条件下,咱们就得选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这个合适的人选最好是一个小孩子,爱新觉罗·福临恰恰又小,而当时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一提出爱新觉罗·福临这个人为帝,爱新觉罗·多尔衮就立即同意了,这是为什么呢?爱新觉罗·多尔衮也非常清楚地知道,爱新觉罗·福临的特殊地位,确立爱新觉罗·福临为帝,双方接受起来都没问题。这是一个小孩子,爱新觉罗·多尔衮能当摄政王,而且确立爱新觉罗·福临还能争取满蒙之间的团结,这是太当务之急的一件事了,只要争取了满蒙之间的团结,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我们还要灭掉大明朝呢。所以这才是爱新觉罗·多尔衮心中最重要的一种选择。
第二,避免内讧,顾全大局。
爱新觉罗·多尔衮首先想到的是,大局是什么呢?大局就是满洲人的团结,在这个问题上,他绝对不可以让爱新觉罗·豪格当皇上,自己也不能当皇上,只要是团结。爱新觉罗·豪格当了皇上,那会怎么算计他爱新觉罗·多尔衮啊?会让他爱新觉罗·多尔衮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很好,让年幼的爱新觉罗·福临为帝,既可以达到满洲人内部的团结,也可以达到满蒙的团结,就可以灭掉大明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爱新觉罗·多尔衮就接受了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意见。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更高兴啊,他提出让爱新觉罗·福临当皇上,本身就是有他的想法的:他可以沾光,原来你看,爱新觉罗·努尔哈赤他们家哥俩儿,我们这一支在朝廷中什么地位都没有,任人宰割。这回,从此以后,我们爱新觉罗·舒尔哈齐一支的人崛起了,我们说话算数了,我们也可以当辅政王了。这个江山有我们这家的一半了,我从此以后可以扩充我这个蓝旗的势力——他也想着他那支子呢,他代表着他们的那个家族,所以他也高兴。
结果我们可以看到,爱新觉罗·多尔衮立福临为帝,不但达到了整个满洲人的团结,而且还达成了满蒙的团结。下一步的任务是,如何处置当初拥立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人和当初拥立爱新觉罗·豪格的人,也就是处置双方的反对者呢?
爱新觉罗·多尔衮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处死爱新觉罗·阿达礼和他的伯父爱新觉罗·硕讬。爱新觉罗·硕讬是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的二儿子,爱新觉罗·阿达礼是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的孙子,这两个人在9月26日的皇位争夺战中是一直坚定地站在爱新觉罗·多尔衮的一边的。那爱新觉罗·多尔衮在新皇帝继位以后,第一件事就是处死这两个人。
问题在于:爱新觉罗·多尔衮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
爱新觉罗·阿达礼和他的伯父爱新觉罗·硕讬这两个人看到新的皇上不是爱新觉罗·多尔衮,就想发动政变,杀掉爱新觉罗·豪格和新皇帝,强行拥立爱新觉罗·多尔衮为帝。结果被他们的家长礼亲王爱新觉罗·代善发现,爱新觉罗·代善大义灭亲,马上向爱新觉罗·多尔衮告发。爱新觉罗·代善向爱新觉罗·多尔衮告发了自己的儿孙两辈的所作所为之后,还把这两个人押到了爱新觉罗·多尔衮那儿,爱新觉罗·多尔衮下令,将这两个人处死。
事情真的会这样吗?这是历史上的记载,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对这段历史表示怀疑,而这段历史也恰恰是清宫内部众多疑案中的一个,就是爱新觉罗·阿达礼之死。这是一个谜,关于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谁也不知道。
不管怎么说,爱新觉罗·硕讬和爱新觉罗·阿达礼是死了。但是后来的历史也记载,爱新觉罗·多尔衮很后悔,很后悔爱新觉罗·硕讬和爱新觉罗·阿达礼的死。为此,爱新觉罗·多尔衮采取了很多补偿措施。比如说,爱新觉罗·多尔衮将爱新觉罗·硕讬的幼子弄到自己家去抚养,又比如说他又让爱新觉罗·阿达礼的弟弟来接任爱新觉罗·阿达礼的一切职位,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对爱新觉罗·硕讬和爱新觉罗·阿达礼之死表示深深怀疑,爱新觉罗·多尔衮为什么这样做?爱新觉罗·多尔衮有没有借这件事削弱两红旗的势力,来报多年前那场仇恨?自己本来应该当大汗,结果被爱新觉罗·代善出卖,有没有这种可能?
爱新觉罗·多尔衮所做的第二步,就是分化、瓦解两黄旗大臣。说到两黄旗大臣,我们又想起了当年那八位全力以赴支持爱新觉罗·豪格、并为此而歃血为盟的那八位: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
爱新觉罗·多尔衮面对着这8个人,首先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迫使拜音图家族首先叛变,表示再也不支持爱新觉罗·豪格,坚定地跟爱新觉罗·多尔衮站在一起。甚至,拜音图的弟弟巩阿岱还马上揭发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说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曾经在背后说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坏话。
结果,爱新觉罗·多尔衮找到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兴师问罪。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表示:“坏话是我说的,我的确说了不利于满洲人团结的话,我对不住诸位,我甘愿受罚,这是5000两银子给您,这个摄政王的位置我也不干了,我确实不对,我活这么大岁数,比你还大,比你大13岁,这事老哥哥我做得很不好,这个摄政王我不当了。”
之后,郑亲王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真的就回家了,不当摄政王了。爱新觉罗·多尔衮一想,你不当摄政王正好,让我弟弟爱新觉罗·多铎当摄政王。爱新觉罗·多铎跟爱新觉罗·多尔衮这亲哥俩都当上了摄政王,这就是拜音图叛变的结果。
拜音图叛变以后,紧接着何洛会也随之叛变。何洛会这个人很坏,他不但自己叛变,还揭发8个拜把子兄弟,一下子还不是揭发一个人。他揭发谁呢?他揭发图赖和图尔格两个人。说图赖和图尔格两个人都曾经说过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坏话。结果,图赖、图尔格被削职为民,何洛会马上升官发财。
这个时候,爱新觉罗·多尔衮与这两个叛徒一密议,你们这8个人中,剩下那6个人谁惜命啊?这两个人说谁谁谁惜命。结果转眼之间把他们弄到监狱里,把最惜命的这两个人谭泰和冷僧机关进监狱,没两天,在使用过酷刑之后,这俩人也叛变了。当初支持爱新觉罗·豪格的8个人,转眼之间还剩下了4个。
爱新觉罗·多尔衮所做的第三步,就是收拾爱新觉罗·豪格。新皇帝登基以后,爱新觉罗·豪格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之间的矛盾并没有消除。故而,在收拾瓦解了爱新觉罗·豪格手下的八大臣之后,爱新觉罗·多尔衮开始对爱新觉罗·豪格下手。
先是这何洛会揭发爱新觉罗·豪格与他手下的图赖、图尔格等人说爱新觉罗·多尔衮的坏话。他们说什么坏话呢?这个爱新觉罗·豪格确实说过:我看了汉人的相书了,我现在也会相面了,我一看,这爱新觉罗·多尔衮是个命短福薄之人,他活不长久——后来的历史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确实很命短,没活长久——他这个人不应该当辅政王。我还看了看这个破法,怎么破呢?他啊,什么官也别当,就跟家吃粗茶淡饭,他就能活长久。否则的话,指不定哪天,爱新觉罗·多尔衮就得死。
何洛会揭发了爱新觉罗·豪格等人之后,爱新觉罗·多尔衮把爱新觉罗·豪格叫来问:“这话是你说的?你太不顾及八旗的团结了,我再大再小我也是你叔叔,你怎么能做这种事呢?这话是不是你说的?”爱新觉罗·豪格回答说:“是。”爱新觉罗·多尔衮问:“都是大丈夫,那你说怎么办?”爱新觉罗·豪格回答说:“哎,有什么难办的?你不就想把我弄死吗?我就自杀完了。给我一个刀,我自杀。”当时爱新觉罗·多尔衮说:“这可是你说的。”爱新觉罗·豪格回答说:“我说的,大丈夫,自己说话算数。”
爱新觉罗·多尔衮说:“诸位大臣有什么意见?”爱新觉罗·代善说:“该杀。”爱新觉罗·济尔哈朗说:“该杀。”爱新觉罗·阿济格和爱新觉罗·多铎等人都说:“该杀。”
此时,所有的大臣都说爱新觉罗·豪格该死。这个时候,爱新觉罗·豪格真的准备自杀的时候,会场上冒出一小孩儿来:“我哥哥要死我也死,你们当皇上得了,这皇上我还不干了。”此时,6岁的小皇上出来了:“你要杀我哥哥,你先杀掉我。”
哎哟,爱新觉罗·豪格好感动啊,有你小皇上一句话,将来我肝脑涂地,我再不说死的事。爱新觉罗·多尔衮,我以后再不跟你较劲,我就为我这弟弟,就因为他这么懂事。
皇上不干啊,哭啊、闹啊,你说不杀了,那他也哭啊!闹了一整天,最后是算保住了爱新觉罗·豪格的性命,但是废为普通人,虽然是普通人,你的兵还是你带,你可以指挥他们作战,作战完回来你还是草民,人家该拿多少钱拿多少钱,你没钱,你就是一个普通老百姓。
此后,爱新觉罗·豪格真的对爱新觉罗·多尔衮是百依百顺。但并不证明他心里面是服气的,他就为小皇上:我不能给我弟弟添乱。最后爱新觉罗·多尔衮说:“这样吧,你去四川,给我打仗去。”结果什么职位都不是的爱新觉罗·豪格,到了四川消灭了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而且爱新觉罗·豪格自己还亲自射杀了张献忠。
这么大的功劳,爱新觉罗·豪格回到北京以后,一分钱奖金没拿。爱新觉罗·豪格没有丝毫的怨言。就这样,爱新觉罗·多尔衮都没饶过爱新觉罗·豪格。
1648年,爱新觉罗·多尔衮找个借口,说爱新觉罗·豪格乱保非人,将其下狱。最后,爱新觉罗·豪格精神分裂而死。
不过半年的时间,爱新觉罗·多尔衮就当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摄政王。此时,再加上爱新觉罗·多铎和爱新觉罗·阿济格的支持,这个时候的爱新觉罗·多尔衮,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摄政王。
就在此时,中国的政局,已经是风云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