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卷 名垂千古 二十一、轰动长安

公元645年2月8日,天气晴朗,阳光灿烂,玄奘将到达长安城。

长安城轰动了,人们纷纷持香和鲜花奔向城郊,于是从朱雀街到弘福寺,几十里路之间,站满了成千上万的欢迎百姓……

公元645年2月8日,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长安城外,古道旁柳树抽芽,桃红点点,马路上来来往往,生机一片。

长安,是西周、汉、唐等十一个王朝的都城,是依山傍水的风水宝地。东有骊山,南有终南,内有八水绕长安。尤其大唐时期又成为了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关中塞外商旅交往的必经之地,所以空前繁荣。不愧为当时遐迩闻名的世界都城。

长安城门以西,通外西域的路上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玄奘骑在马上,正向长安城急驰,他想起了十七年前与难民混在一起逃往塞外的情景,那是大唐初建时候,与现在的盛唐繁荣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当看到金碧辉煌的太极宫、大明宫、兴庆宫时,玄奘兴奋极了。

啊!长安,我终于见到你了。

远远望见的长安城已近在眼前,他悲喜交集,万分激动……

是啊!阔别十七年了,经历了多少磨难,尝尽了多少甘苦才来到日夜向往的长安城。

长安,我终于归来了。

大唐,你的臣民终于回来了。

洛阳显仁宫。

唐太宗李世民正在和右宰相长孙无忌、将军尉迟敬德等臣将商议东征战事。几十万人马已在洛阳整装待发。

太子李治来报:

“父王,唐僧玄奘已携带大量经典、佛像、舍利快到长安了。”

唐太宗听了眼睛一亮,高兴地说:“好,传朕的旨令,让房玄龄在长安迎接法师,朕择日在此接见他。”

“是,父皇。”太子应着去了。

太子李治是唐太宗的第九子,与长兄李承乾、四兄李泰皆为长孙皇后所生。由于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为争权谋反被废黜,于是生性仁柔的李治被立为皇太子。

李治出了殿后,便去差人传旨给留守西京长安的左宰相房玄龄,令他准备迎接玄奘。

房玄龄,是唐太宗时期宰相,他满腹经纶,才华横溢,又善谋略,早年投于秦王李世民幕府,为其征战南北、统一建唐出谋划策,深得秦王信任。后又与长孙无忌等谋划玄武门之变,为李世民夺取太子位、当上皇帝立了大功。李世民即位后,他被任命中书令、左宰相及太子李治的太傅等,权倾朝野。太宗东征高丽,留他镇守京师长安。

房玄龄接令后,早已派人作好了迎接准备,并把玄奘将进驻的弘福寺装饰一新,大小僧人们都换上法衣,兴高采烈地准备恭迎。寺院内香雾缭绕,梵乐高奏,门外聚集了远近闻讯赶来的僧人。

长安城门口,早已站着受宰相房玄龄之托,来接玄奘的右武侯大将军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佑等官员。

到了,长安到了,大唐到了!

玄奘一行已来到城门。

恭候在前面的侯莫陈实,雍州司马李叔慎、长安县令李乾佑等上前对玄奘施了跪拜礼,说道:

“我等奉宰相房公之命前来恭迎大法师归国入。”

“谢诸公。”玄奘合掌还礼。

玄奘向东拜了几拜:

“谢岁,谢房宰相。”

玄奘又合掌向四周百姓致谢!

长安城沸腾了,街上被来瞻仰玄奘的人挤得水泄不通。

街道塞满,人们互相攀登,甚至践踏……官员们怕出事,便通知就地敬香散花,不要走动,以防人马相踏。

玄奘被朝廷和地方官员们簇拥着进了城,兵士们在前艰难地开道,人们夹道欢呼玄奘,其盛况,就是皇帝出巡也不能与之相比,足见玄奘的名望。

玄奘身后是装载着从印度带回的佛经、佛像及舍利子的车马。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玄奘,不停地向欢呼的人们合掌谢礼。

看着熟悉的街道和热情的人们,玄奘想经过阔别长安十七年的漂泊苦旅,今天终于回到了故土,不禁热泪盈眶……

几十里路的夹道欢迎,长安城沸腾了……

玄奘被簇拥着到达了弘福寺,远远便见寺院前幡旗招展,万头攒动。

到了寺院门口,玄奘和官员们都下了马,早已恭候在寺院门口的僧侣们迎了上来,住持长老领众僧上前一步,向玄奘跪拜道:

“弘福寺全体僧侣代表大唐佛界,敬迎大法师光临寺院,从此弘福寺佛辉满照。”

玄奘忙上前扶起住持长老,合掌谢礼道:

“谢长老,弟子玄奘向师兄弟们致谢了。”

玄奘进寺后,所带来的佛经、佛像及舍利子也一一安置到了弘福寺。一时间弘福寺名声远传,来寺院瞻仰法师及经本、佛像的僧侣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