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秦灭燕国 鼠目寸光 疲赵自弱
燕国灭亡的第三大原因是“疲赵自弱”。
所谓“疲赵”,就是不让赵国在与秦军大战后进行休整。
燕国不仅利用五国攻齐之机占领齐国长达五年,而且,在邯郸之战秦军失败后,又打起了赵国的主意。
我们在“赵国之亡”中已经讲过,公元前251年,燕王喜趁赵国长平之战损兵四十五万主力的机会,派出大军攻赵,企图在赵国再大捞一把,结果被赵国大将廉颇、乐乘打得大败。主战的相国栗腹被杀,赵军一直追杀到燕都。接下来赵军又在公元前250年、公元前249年两年两次围攻燕国都城,打得燕国喘不过气来。赵国在长平之战后最需要的是休整,而不是疲于奔命地应对燕国的入侵。燕国的趁火打劫使赵国疲惫不堪。
赵国是三晋之中唯一能够和秦国过招的国家。由于秦国实行“远交近攻”的战略,再加上五国攻齐的教训,齐国奉行明哲保身的策略,不再过问秦与三晋之间的争斗。因此,战国后期中原战场上只有赵国一国在努力阻挡秦国东进。赵国以一国之力保护了“远交近攻”的受益国燕国、齐国,给了燕国、齐国以和平;但是,对赵国的战略性作用,燕国没有一点点认识。
当燕王喜力主攻赵之时,除了重臣乐间反对,还有一位燕国大夫将渠坚决反对。将渠反对攻赵的理由是什么呢?我们从将渠的反对声中能够看到什么呢?
将渠认为,燕国和赵国订了盟约,还拿了五百镒黄金的重礼给赵王祝酒,使者一回来就要进攻赵国,这不吉利,所以,攻赵肯定不会成功(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反攻之,不祥,兵无成功。《史记·燕召公世家》)。
将渠反对对赵国用兵的理由竟然是害怕不吉利。
我们能从中看到燕国君臣的战略眼光吗?一点也不能。燕国当时完全不具备纵览天下兴亡的战略眼光,所以,丝毫不懂“疲赵”也是一种自我削弱。
赵国疲劳,军队得不到休整,便会被秦国打败。如果赵国战败,燕国还能享受赵国用鲜血和战火换来的和平吗?
别说这种战略眼光了,就是将渠说的攻赵不吉利的理由,燕王喜都听不进去,他率领侧翼部队出发攻赵。出发之际,将渠拉住燕王腰间系印的带子说:大王千万不要去,去了也不会成功的!燕王喜把将渠一脚踢开,头也不回地踏上了失败之路(将渠引燕王绶止之曰:“王必无自往,往无成功。”王蹴之以足。《史记·燕召公世家》)。
所以,燕国“灭齐”“疲赵”,都说明其毫无战略眼光。当齐国衰落之时,当赵国疲惫之日,也就是燕国的亡国之日了。燕王喜根本看不到这些,甚至于在丢失国都逃往辽东之后,还幻想用亲生儿子太子丹的性命来换取燕国的维系,结果杀了儿子,燕国还是被秦国所灭。
就这样,秦王赵政易如反掌地吞灭了燕国。灭燕之后,东方六国只剩下齐国和楚国在苟延残喘了,秦王赵政会将死亡之剑再指向哪个国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