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 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四章 优雅的平安朝
从公元8世纪末叶直到19世纪,在漫长的一千多年当中,大和王朝的首都始终固定于平安京(京都),在这里,唐风与和风揉和掺杂,终于形成了日本独特的文化体系。
早良亲王的诅咒
桓武天皇时代,土地私有化日益严重,各地产生出大大小小的封建庄园来,严重影响国家税收和天皇制集权统治,使得朝廷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挽救班田制的彻底覆亡。
为什么呢?因为班田收授法虽然颁布了,但这项法令因为并不完全符合当时的社会生产状况,就存在着种种漏洞。最主要的就是,各大寺社仍然保有寺社地,而很多贵族也仍然保有自己的封地(位田、职田和功田等),这些寺社地和封地是不用缴税的。人口分布不均以及赋税沉重,导致很多百姓得不到授田或者耕不起授田,遂被迫进入寺社地或贵族封地,变成了新兴庄园中的农奴。
唐代的均田制都未能维持太长时间,更何况几乎生搬硬套的日本的班田制呢?
为了避免班田收授法遭破坏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大和朝廷曾经多次移民边远地区,开垦荒地——奈良朝和平安朝屡次发兵东北,征讨虾夷,其内在动力即根源于此。然而因为这些新开垦地的地权是属于国家的——养老七年(公元723年),朝廷就曾颁布“三世一身法”,规定利用原有沟池新开的土地仍归开垦者一代所有,新修沟池开垦的土地则准许流传三代——所以开垦者普遍积极性不高,“农民怠倦,开地复荒”。天平十五年(公元743年),朝廷被迫修改旧制,发布“垦田永世私财法”,等于打破土地国有制,允许部分土地的所有权归于私人。
既然有了私有土地,当然也就会产生土地买卖和兼并问题。于是,贵族、寺社凭借权势和财力,大量圈占和收买土地,收容逃亡农民耕种——他们在自己的私地上派驻管理人,也即庄长,由庄长负责经营的田地就称为庄园。新的庄园经济就这样发展起来,并且很快占据了社会生产的主流。
桓武天皇无力让历史的车轮逆向运转,彻底解决庄园问题,而只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搞点修修补补的工作,暂时缓解一下社会矛盾,使国家税收继续维持在低水平上。他所实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整顿吏制,设“勘解由使”一职以监督地方官吏;二,修正班田收授法;三,承认良民和贱民间的通婚,允许所生子女成为“良民”,以消灭奴隶制残余;四,部分改征兵制为募兵制。
这些改革措施,无疑会遭到守旧派的强烈反对。为了摆脱那些掣肘的家伙,尤其是玄昉、道镜以来日益庞大的寺社势力,桓武天皇在藤原种继(藤原式家宇合三男清成之子)的倡议下,于延历三年(公元784年)下旨,在平城京北40公里外新修长冈京,打算迁都过去——那地方传统贵族和寺社的势力相对薄弱,我斗不过你们,难道还避不过你们吗?
然而延历四年(公元785年)九月,长冈新都还没有造好,总指挥藤原种继却突然被不知道从哪儿射出的一支暗箭射中,就此死在了建筑工地上。
桓武天皇闻讯,暴怒如狂,立刻下令彻查,不但揪出一批阴谋分子来,包括大伴、佐伯等烜赫氏族的重要人物数十名,甚至最终还把矛头指向了自己的兄弟:东宫早良亲王。早良亲王是否冤屈,没有人知道,总之他因为此事被废黜了太子之位,幽禁在乙训寺内,不久后在被流放到淡路岛的途中,愤然绝食而死——后被追尊为崇道天皇。早良亲王死后翌月,桓武天皇改立自己的儿子安殿亲王为东宫。
据说早良亲王屡次上书天皇为自己申辩,却根本不被理睬,因而临终之际留下了恶毒的诅咒。他死后数年间,天皇的生母、皇后和诸位夫人相继死去,伊势神宫遭逢天火,全国很多地方暴发疫病——就连新东宫安殿亲王也病倒了,差一点儿就丧了命。桓武天皇迷信得很,就此不敢再停留在修建未毕的长冈京了,于是采纳和气清麻吕的建议,在长冈京的艮位(东北方向)修建平安京,并于延历十三年(公元794年)正式迁都于此。
平安京南北约4.7公里,东西约4.5公里,基本架构和平城京很相似,也是北部中央为内里,城中由南北向的朱雀大街相隔为左京和右京,然后由平直的多条横、纵向街道分割为数十个坊。桓武天皇在平安京四周建设了贺茂、松尾、稻荷等神社,东寺、西寺等寺院,却不允许平城京的旧寺社搬迁过来。
这是大和王朝的倒数第二次迁都,从此都城在这里矗立了一千余年,直到明治维新以后再迁江户(东京)。那么,让我们大致梳理一下此前的迁都历程吧,从飞鸟时代开始——
桓武天皇两度修建新都,钱财当然花得如同流水一般。不仅如此,他还三次大规模用兵讨伐虾夷。才因为制度改革而积累起来的一点点财富,就又被尽数抛将出去了。到了延历二十四年(公元805年)十二月,眼看朝廷财政就要崩溃,藤原绪嗣、菅野真道等人上书谏阻造宫和征夷,提出实行所谓“德政”的建议,桓武天皇无奈之下全盘接受了——这恐怕是回光返照吧,因为次年三月,他就呜呼哀哉归了天。
征夷大将军
日本在“唐化”过程中,学习和生搬硬套了很多从中国舶来的概念。比如中国古代设置过东、南、西、北四征将军和四镇将军,日本人照抄其名,当任命将领镇守九州征讨或安抚隼人族的时候,就定名为“征西将军”或“镇西将军”;当任命将领由太平洋一侧向东北方向进兵,攻略虾夷的时候,就定名为“镇东将军”或“征东将军”。还有“四夷”说,也即把周边势力目为文化水平低一等的蛮夷,称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为此,当派兵自日本海一侧向东北方向进军的时候,就会设置“征狄将军”或“镇狄将军”,而“征东将军”有时候也会改称“征夷将军”。
在此单说征夷将军,最初名为“陆奥镇东将军”,由元明女帝时代的巨势麻吕出任,和铜二年(公元709年)往征虾夷。“征夷将军”的名号,初见于养老四年(公元720年)九月二十八日,诏命由多治比县守出任,同日任阿倍骏河为镇狄将军。延历三年(公元784年)二月,升格镇守将军大伴家持为“征东将军”。延历七年(公元788年)十二月,任命纪古佐美为“征东大将军”。延历十三年(公元794年)元月一日,赐予征夷大将军大伴弟麻吕节刀——“征夷大将军”的名号,当在此之前正式授予。
总之,受命集结东海道兵马,自太平洋一侧征讨虾夷的将领,要么镇东、征东,要么征夷,权限差不太多,只是名号有异罢了。
那么虾夷族究竟是什么来源呢?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的时候,倭王武上表宋顺帝,曾说其祖先“东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平海北九十五国”,这所谓“毛人”就是虾夷。“毛人”之名,是说这一民族毛发浓密,与大和族不同;“虾夷”,则是说该族男子留着长长的胡子,仿如虾须一般——苏我虾夷在文献中,即有苏我丰浦毛人的异名。据说虾夷族人全都“椎结文身”——头发高高扎起,皮肤上刺有花纹——跟中国古书上记载的邪马台女王国民非常相似,应该是日本列岛的原住民。
虾夷族最早分布于本州岛东部,大和王朝建立以后逐步东征,把他们赶出了关东地区。奈良朝以后,大和军更是不断地向东北方向挺进,于光仁、桓武天皇统治时期达到高锋。
宝龟十一年(公元780年),爆发了“伊治呰麻吕之乱”。伊治呰麻吕本为“夷俘”,也即归化的虾夷人,出仕出羽国府为官,于此年间突然在上治郡(伊治郡)的伊治城掀起反旗。大和朝廷先后任命中纳言藤原继绳和参议藤原小黑麻吕为征东大使,调兵讨伐,就此掀起了新一轮的东征狂潮。
但是伊治呰麻吕的身影就此在史料中消失无踪了,是战死,是被俘,还是逃去无踪,没有人说得清楚。官军所要面对的虾夷族军事首领,很快换成了一个名叫阿弖流为的人,称号为“大墓公”。
这是继藤原小黑麻吕担任征东大使,并于不久后升任征东将军的纪古佐美在奏书中所提到的,他说胆泽地方为“贼帅夷阿弖流为居”。延历八年(公元789年),纪古佐美在桓武天皇的一再催促下,率领四千兵马,向东渡过北上川,朝虾夷族的腹地挺进。很快,他们就遭遇了阿弖流为率领的虾夷兵三百人,以众凌寡,胜利是毫无悬念的——虾夷兵向西败退,官军从后猛追,当追到巢伏村(今天的奥州市水泽区)的时候,形势突然扭转。原来这是一条诱敌深入之计,阿弖流为在巢伏村与本队合流,兵数膨胀到八百,同时还另遣四百人去抄了官军的后路。纪古佐美遭到前后夹击,官军全面崩溃,据说战死者二十五人,逃到河里被淹死的倒有一千多人。
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巢伏之战”。败报传入京中,桓武天皇大怒,下令将纪古佐美逮捕法办,而以大伴弟麻吕出任征东大使(后升征夷大将军)。不过,这位大伴弟麻吕可能只是个样子货,实际指挥权掌握在其副将坂上田村麻吕手中。
坂上田村麻吕,据说此人的祖先乃是汉灵帝的子孙,称为阿知使主,因为曹魏篡汉而率七姓十七县人口经朝鲜半岛流亡到了日本(天晓得真假!)。阿知使主的后人曾被赐姓“东汉直”,分为坂上、路、桧前等许多支派,坂上田村麻吕即坂上分家之主坂上苅田麻吕的次男(一说三男)。
延历十六年(公元797年),坂上田村麻吕正式接任征夷大将军。加上担任副将的时候,他前后花了整整十年的时间,才终于击败了阿弖流为,随即在北上川中游修建胆泽城、志波城,设镇守府以统治之。此后坂上田村麻吕的子孙大多出任东北地区的军政长官,家族显赫一时。
根据《日本纪略》所载,延历二十一年(公元802年)四月,大墓公阿弖流为和盘具公母礼率五百余虾夷兵向坂上田村麻吕投降,七月即随之来到平安京。坂上田村麻吕启奏桓武天皇,希望能够释放二酋,以拉拢虾夷的人心,然而公卿贵族们却认为他们“野性兽心,反复不定”,坚决主张将之处决。最终,桓武天皇下令,将阿弖流为和母礼押赴河内国,斩首示众。
杀降斩俘,失去了信义的大和朝廷,从此将在与虾夷的征战中越陷越深……
降籍和赐姓
继桓武天皇后登上宝座的安殿亲王,史称平城天皇。平城天皇是个非常荒淫的家伙,据说他还在当太子的时候,就爱上了藤原种继的女儿药子,以及药子的女儿,把母女两个一齐接入东宫。本来以日本古代的婚姻制度来看,这并不算什么大事,倒霉的是药子的丈夫此时还并没有死,因此桓武天皇勃然大怒,下令把药子驱逐出宫去。
等到老爹去世,自己登上天皇宝座,平城天皇立刻就把药子接了回来,任命她做“尚侍”,又称“勾当内侍”,也就是宫中女官的总管。因为这层关系,药子的哥哥、藤原种继的长子藤原仲成就此平步青云,进入了权力中心。
大概因为生活糜烂而导致身体日虚,无力也无心再管理朝政吧——反正日本也有这种传统,十个天皇里有八个都是退位而非死后传位的——于是宝座才坐了四年,平城天皇就让位给弟弟贺美能亲王,自己跑回平城宫隐居去了。
贺美能亲王就是嵯峨天皇,此君颇有雄心壮志,想要好好干一番事业。可惜平城上皇虽然退位,却不肯真的退出政治舞台,他在奈良发号施令,处处跟兄弟对着干。嵯峨天皇想要跟上皇较量,首先要蔽其耳目,于是就把药子赶出宫去,自己设置“藏人所”来掌管和辅助处理机密文件。药子跑到奈良向上皇哭诉,平城上皇大怒,遂于大同五年(810年)九月宣布把都城从平安京迁回自己所在的平城京。
接到这种荒诞的命令,嵯峨天皇未免哭笑不得,可是上皇退位仅仅一年,余威尚在,他也不好直接跟上皇顶着干,于是就想出了一条缓兵之计——他先任命自己信任的坂上田村麻吕、藤原冬嗣、纪田上三人为“造宫使”,先发平城京,意思是:迁都不是说迁就能迁的,咱先把平城的旧宫修好再说。
消息传播出去,舆论大哗,朝臣们纷纷上书劝谏,反对迁都。嵯峨天皇一瞧,人心在我这边儿嘛,腰杆儿立刻就硬了,当即下诏,逮捕上皇的亲信藤原仲成,同时召回三名造宫使,加官晋爵,委以重任。平城上皇一瞧天皇要来硬的,赶紧带着药子离开平城京,打算前往东方去召集兵马,与官军开战,可惜才刚跑出去没多远,就被坂上田村麻吕给堵回来了。最终藤原仲成被处死,药子自杀,平城上皇也只得剃发出家,表示彻底放弃权力。
——史称“药子之乱”。
药子之乱以后,嵯峨天皇改元“弘仁”,意思是明确地诏告天下:改朝换代了啊,现在的天皇是我,不再是我老哥平城啦。他随即废掉了东宫——平城上皇的儿子高岳皇子,改立异母弟大伴皇子为新东宫,彻底掌握了朝政。
然而嵯峨天皇是位文人气息很重的君主,主张无为而治。朝政拿回来以后,他转手就委任给臣下了,自己则寄情笔墨和山水之间,创作了很多著名的诗歌。其书法修为与空海、橘逸势齐名,并称为“天下三笔”。此公还极度崇敬佛教,崇拜唐风,留唐的名僧最澄和空海受到他的大力栽培,最终创立起日本天台和真言两个宗门来。
然而,嵯峨天皇并非真正清心寡欲之人,他和老爹桓武天皇一样,娶了一大群老婆,养了一大堆儿子(据说他有嫔妃二十八人,子女数超过五十)。皇子太多,竟然导致国库入不敷出,弘仁五年(公元814年)五月,天皇只好把母亲身份较低的三十二名皇子降格为臣下,赐予“朝臣”姓和“源”氏——这些人及其子孙,就被称为“嵯峨源氏”。
先帝这样办了,后世天皇也就群起仿效。天长二年(公元825年),淳和天皇又降格了高栋王(桓武天皇的孙子),赐以“平”氏,是谓“桓武平氏”。再往后,又有清和天皇后裔的“清和源氏”、宇多天皇后裔的“宇多源氏”、村上天皇后裔的“村上源氏”等类似的情况纷纷出现。
其实降籍赐姓这种事儿,古已有之,比方说咱们前面提到过的橘诸兄。再比方说延历元年(公元782年),也就是桓武天皇继位的第二年,有位名叫冰上川继的朝臣密谋反叛,事泄后被流放到伊豆国——这位冰上川继,本是天武大王的曾孙,父亲曾被封为盐烧王,后来降为臣籍,赐姓真人,赐氏为“冰上”,改名冰上盐烧。但是名气最大的,后裔数量也最庞大的,则是上述各类源氏和平氏。
拉回来说嵯峨天皇,他在位十四年后,让位给大伴亲王,是为淳和天皇。淳和天皇在位十年,让位给嵯峨上皇之子正良亲王,是为仁明天皇。这期间嵯峨上皇一直躲在幕后操控着朝政,弟弟和儿子都只不过是他的傀儡而已,直到仁明天皇承和九年(公元842年)七月他去世为止。
在这一段时期里,班田制在持续崩溃,原本的律令制也逐渐跟不上历史发展的脚步了,被迫要从多方面加以修正。嵯峨天皇就新设了藏人和检非违使这两种职衔,称“令外官”,前者为天皇的秘书机构,后者负责京都的军事、警察和审判诸事。此外,他还发布《弘仁格式》以修正律令——“格”指经过修改的律文,“式”是为律文的应用所撰写的各种细目规定。格式这种补丁,后来大和朝廷还陆续颁发过好多回。
嵯峨天皇追求优雅的生活,说不上腐朽,却着实浮糜,他的生活作风带动了整整一个时代,使平安时代早期达到了辉煌的顶峰。不过老家伙终有亡故的一日,他的权威一旦丧失,原本被此权威压制住的种种朝廷矛盾立刻沉渣泛起。于是,他死后没两天,“承和之变”就爆发了。
承和之变
君主为了加强集权,抑制朝官的权力,经常会在现有官僚体制之外,设置全新的秘书机构。这些新秘书品级并不一定高,资格并不一定老,然而因为接近权力中心而必然逐渐坐大,甚至取代旧有朝官的位置。我国汉代始设尚书台,其后身尚书省在隋唐以后成为朝廷正式行政机构;明初始设大学士,到了明朝中叶,大学士变成了虽无其名却有其实的宰相。
日本也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虽然结果并没有如此明显。嵯峨天皇设置《养老令》外机构藏人所,以掌管和辅助处理机密文件,藏人所的长官为藏人头,天皇任命宠臣藤原冬嗣担任此职,冬嗣因此飞黄腾达,最终做到左大臣的高官,可谓人臣之极。可以说,藏人所虽然没有演变成新的行政机构,藏人头也没有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宰相,但藤原家族却因藏人所的设置而再度膨胀起来。
藤原冬嗣出自北家,是藤原房前的曾孙。他在就任高官以后,为了加强与皇室的联系,就把女儿顺子嫁给嵯峨天皇之子正良亲王,并且迎娶女婿的姐妹洁姬为次子藤原良房之妻。这位藤原良房也是从藏人做起,一步一步爬上中纳言高位的。
正良亲王后来登基成为仁明天皇,年号承和。仁明天皇本是彻底的傀儡,其父嵯峨上皇和叔父淳和上皇都还没有死,躲在背后指手画脚,这使藤原良房非常不满。因为良房想让妹妹顺子所生的道康亲王正位东宫,可惜两位上皇偏偏吩咐让淳和上皇之子恒贞亲王承嗣大统。藤原良房就任中纳言的那一年,正是承和八年(公元841年),恒贞亲王的两个靠山,淳和上皇已于去年五月间过世,而嵯峨上皇也缠绵病榻,眼看着即将咽气,良房觉得时机成熟了,该准备动手废立东宫了。次年七月,嵯峨上皇去世,同月就爆发了“承和之变”。
“承和之变”的过程是这样的:据说七月十日,恒贞亲王的亲信春宫坊带刀舍人伴健岑秘密走访了阿保亲王,请求共同奉东宫远走东国,以应对即将到来的乱局。阿保亲王乃是平城天皇之子,当年平城、嵯峨两位天皇对立,平城天皇在藤原仲成和药子的煽动下,也曾想前往东国号召兵马,以击败反对势力,阿保亲王很可能也参与了谋划。三十二年一晃眼就过去了,年已五旬的阿保亲王早就没了当年的雄心壮志,于是把伴健岑的阴谋密奏给嵯峨上皇的皇后橘嘉智子,嘉智子皇后随即通知了仁明天皇和藤原良房。
七月十五日,嵯峨上皇驾崩。两天后,伴健岑与东宫的另一名亲信但马权守(“权”为额外派员之意)橘逸势同时因谋反罪而遭到近卫府的逮捕,经过审判后,分别被流放到隐岐和伊豆去了。亲信被捕,主公不能说毫不知情,恒贞亲王匆忙上书请罪,并请求辞去东宫之位。仁明天皇好言安抚,说这事儿跟你没关系啦,不必担惊害怕。
两位上皇既然先后去世,仁明天皇感觉压在肩膀上的大山已经倾垮了,他也一心想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嗣,岂有爱于恒贞亲王?只是好不容易碰上或者说设计了这一谋逆案件,东宫辞位则案件必然终止,若不好好深入挖掘一番,岂不是很可惜吗?
到了二十三日,仁明天皇和藤原良房的挖掘工作终于完成了,于是废黜恒贞亲王的东宫之位,同时将东宫妃的父亲大纳言藤原爱发、中纳言藤原吉野、东宫大夫文室秋津等六十余人全数贬职或流放。藤原爱发是良房的叔父,藤原吉野出自式家,他们都是恒贞亲王派的实力人物,经过此次事件,全被良房一举铲除了。
其实关于伴健岑等人的密谋,除了大保亲王的告密外,并没有足够确实的证据。退一步说,就算证据确凿,那也未必真与恒贞亲王有所牵连。再退一步说,就算这一切全都经过恒贞亲王首肯,前往东国也似是避祸,而非谋反。但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藤原良房利用这个机会,顺利地踢开了重重绊脚石,把自己亲外甥道康亲王扶进了东宫,更给自己铺平了迈向权力中心的道路。当年八月,他因功晋升为正三位大纳言,嘉祥元年(公元848年)又升任右大臣。
嘉祥三年(850年)三月,仁明天皇去世,道康亲王继位,是为文德天皇,立惟仁亲王为东宫。这位惟仁亲王,其实体内有四分之三的藤原氏血统,他的母亲明子就是藤原良房之女。与皇室的亲上加亲,使得良房于天安元年(公元857年)被任命为从一位太政大臣,总揽朝纲。
《养老令》中对于太政大臣这一职位的解释是“师范一人,仪形四海,经邦论道,燮理阴阳,无其人则阙”,也就是说,担任此职之人则如同天皇之师(太师),辅佐天皇统领百官、治理国家,其权力可与东宫相拮抗,故此若无合适之人,宁可空置其位。太政大臣就理论上而言,为太政官也即国家政务官的首脑,故而一旦空置,则往往另设“知太政官事”来代理其职——就好比唐代政府最高首脑为尚书令,也往往空置,实际管事儿的是副官尚书仆射。
所以在《养老令》颁布之前,只有大友王子和高市王子两位东宫担任过太政大臣,《养老令》颁布以后,藤原良房才是第三位——第一位是惠美押胜,第二位是法王道镜。不过前代那两位“先贤”的权势并不稳固,最终不是被杀就是被流放,藤原良房想要将荣华富贵代代相传下去,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呐……
诸事皆先关白
文德天皇在位八年,猝然辞世,东宫也就是藤原良房的外孙惟仁亲王继位,是为清和天皇。这位清和天皇被立为东宫的时候才九个月大,登基时也年仅九岁,什么都还不懂呢,朝政完全由外祖父良房说了算。
天皇虽然还小,藤原良房已经在为他物色妻妾了,人选当然都来自于藤原北家。首先,他把弟弟藤原良相之女多美子送入宫中,然后又瞄上了长兄藤原长良的女儿高子。不过这位高子据说已经有了情人,坚持不肯进宫。
高子的情人,乃是号称当时第一风流美男子的在原业平。在原业平是平城天皇之孙,被赐“在原”氏而降为臣格。他擅长做诗,格调高雅,广受平安京内贵族女性的仰慕。据说在原业平曾经带着藤原高子私奔,可是没能跑得了,最终还是被堵了回来。高子随即被送入宫中,在原业平则被远远地流放到东国去了。然而这未必是个哀婉而动人的爱情故事,因为传说在原业平一生中先后与三千三百三十三位女性缔结情缘,是个彻头彻尾的花花公子。
拉回来再说清和天皇,他的年号是贞观,和我国唐太宗的年号相同。贞观八年(公元866年)闰三月十日夜间,太极殿前的应天门突然起火,连两侧的栖凤楼和翔鸾楼也一并被火海吞没。这或许只是一场天火,并没有人为因素存在,不过朝中各派却借着这个因头开始互相攻讦,最终导致了一场大清洗。
当时朝中重臣除藤原良房外,还有其弟右大臣藤原良相,除了藤原北家,还有世代豪门伴氏(弘仁十四年以后,大伴氏避大伴皇子之讳而改称伴氏)、纪氏,以及从皇子降为臣格的源氏兄弟。首先,大纳言伴善男告发纵火犯乃是左大臣源信和中纳言源融,并且与藤原良相商议,调左中将藤原基经前往逮捕源信。
藤原基经本是藤原长良之子,过继给藤原良房做养子,他当然要把此事向良房汇报,听取太政大臣兼老爹的指示。藤原良房偏袒源氏,上奏清和天皇,请他先派干员前往责问源信,源信当然矢口否认,于是这件事就此搁置下来。
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到了当年八月三日,备中权史生大宅鹰取突然向朝廷告发,说伴善男、伴中庸父子才是真正的纵火犯。朝中因此攻讦又起,人人自危,清和天皇就于十九日正式任命藤原良房为摄政,命其彻查此事。
藤原良房通过拷问伴善男的家臣生江恒山、伴清绳,而号称掌握了确凿的证据,借此开始大肆排除异己。九月二十二日,判决大纳言伴善男、右卫门佐伴中庸,以及伴善男的家臣纪丰城、伴清绳、伴秋实共五人为纵火主犯,应处斩刑,减罪一等,没收财产后流放到边远地区去,另有十名从犯也陆续被处以流放之刑。
经此事件,累世名门的大伴氏和纪氏都被从朝廷中彻底驱逐出去了,而藤原良相、源氏兄弟的势力也受到了重大打击,藤原良房、基经父子的权势更为稳固。但更重要的是,前此摄政之位只授予皇后或东宫,从此落到了人臣手里。摄政就是“总摄庶政”之意,此后藤原氏的家长在天皇幼年时出任摄政,天皇成年后称为关白(语出《汉书·霍光金日磾传》:“诸事皆先关白光,然后奏御天子。”),逐渐成为不成文的传统。
藤原良房死于贞观十四年(872年)九月,被谥为“忠仁”,他的权力由其养子藤原基经继承下来。藤原基经也不是一个善茬儿。贞观十八年(公元876年),清和天皇退位,传位给年仅九岁的东宫贞明亲王,是为阳成天皇。阳成天皇乃是藤原高子所生,基经作为天皇的舅舅,更加权倾朝野。
元庆六年(公元882年),阳成天皇十五岁,举行了元服礼(成人礼)。然而据说这个孩子很不成器,成天飞鹰走马,耽于玩乐,甚至打开装神器的箱子,抽出草薙剑来舞弄。藤原基经屡次劝说,这个外甥就是不肯稍微像点人样儿,于是基经灰心丧气,逼迫天皇写下“朕近身发数病,动多疲顿,社稷事重,神器叵守,所愿速逊此位”的话,于元庆八年(公元884年)二月宣布退位。
藤原基经的这种行为,也颇类似于我国西汉的权臣霍光废黜昌邑王刘贺,可见其权势就算比不上霍光,也相距不远了。至于中国的昌邑王和日本的阳成天皇,所作所为是否真如史料记载的那么不堪,可就完全无从考证了。
此后,藤原基经力排众议,拥立“容止闲雅、谦恭和润”同时也财政状况拮据、到处举债的时康亲王继位。时康亲王是仁明天皇的儿子,史称光孝天皇。光孝天皇在位仅四年就病死了,他没立东宫,还把二十九名子女全部降格,下赐源氏。最终也是在藤原基经的策划下,其第七子源定省立为东宫,基经随即将其扶上天皇宝座,是为宇多天皇。
哀怨的学问之神
宇多天皇一度被降格为臣籍,内心无疑是存在着一定的自卑感的。继位后他曾路过阳成院,被迫退位的阳成上皇竟然羞辱他说:“当今圣上,原来曾是我的家奴呀。”在这种心态影响下,宇多天皇当然不敢对扶他上台的藤原基经说半个不字,虽然登基时已经成年,他依旧把政务全部委托给基经,说“万事巨细,百官已总,均关白太政大臣(藤原基经),然后奏上”——这就是关白称号的由来。
然而,如果我们换个角度来观察,宇多天皇此举未必出于完全的心甘情愿。他在继位第二年——仁和四年(公元888年)的六月,下诏请藤原基经“以阿衡之任为卿之任”,把他比作中国古代的贤相伊尹(传说伊尹曾被尊为“阿衡”)。然而藤原基经见了此诏却大为光火,他认为“阿衡”只是一个尊号而已,并无实权,表示说既然天皇心有此意,那我就干脆辞职,什么也不管好了。他这一撂挑子,宇多天皇可吓坏了,赶紧忏悔和解释,但是基经不依不饶,坚持要天皇罢免起草诏书的亲信橘广相。关于“阿衡”是否有权的争论持续了整整半年,藤原基经也就罢工了整整半年。
宽平三年(公元891年),藤原基经去世。宇多天皇立刻重用橘广相,以及当年敢为橘广相辩护的菅原道真,任道真为藏人头,以与藤原基经之子藤原时平分庭抗礼。六年后,宇多天皇让位给年仅十三岁的敦仁亲王,自己出家仁和寺,潜心撰写回忆录《宽平遗诫》——自此以后,天皇退位后出家,就被尊称为“法皇”,宇多法皇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法皇。
敦仁亲王登基后,史称醍醐天皇。他年岁还小,难免会受权臣的拨弄,已经升任右大臣的菅原道真就因此遭到藤原时平的诬陷,说道真打算拥立自己的女婿、宇多法皇的第三子齐世皇子为天皇,醍醐天皇于是右迁菅原道真为太宰权帅。作为太宰府的名额外主官,其实这个职位也不算小了,但终究远离京都,远离统治中心,这使得满腔抱负想要做一番轰轰烈烈大事业的菅原道真大为忧愤,遂于两年后(延喜三年,公元903年)客死在九州。
据说宇多法皇在听闻菅原道真被贬之事后,匆忙驱车前往内里,想要劝说醍醐天皇收回成命,然而内里各门都已被藤原时平的亲信守把住了,不放法皇进宫。宇多法皇怅然离去,从此专心研究佛学,再不管尘世之事——藤原氏权势之盛,也由此可见一斑。
菅原道真是日本古代著名的书法家、诗人和学者,他曾跟随遣唐使团西渡,具有相当高的汉学修养。仁和二年(公元886年),他被任命为赞岐守,在偏远的南海道目睹了贫穷百姓的艰难生活,写下很多传诵后世的诗篇。也是在赞岐守任上,他写了《奉昭宣公书》,劝说藤原基经放下执念和恩怨,专心国事。据说藤原基经看了此文后有所悔悟,停止罢工,也不再坚持要宇多天皇严惩橘广相了,延续整整半年的朝廷风波暂时得以平息。
宽平二年(公元890年),菅原道真太守任满,回归都城,从此受到宇多天皇的重用。宽平六年(公元894年),朝议派发新的一轮遣唐使团,以菅原道真为大使——这很可能是政敌想借此机会把他排挤出权力中心——于是道真写下《请令诸公卿议定遣唐使进止状》一文,明确指出唐朝正在发生内乱(指黄巢起义),形势复杂,路途危险,请求暂时停止派发遣唐使团。宇多天皇采纳了他的建议。
应该说从此以后,中日两国间的文化交流虽然并未停顿,但日本人已经不再像奈良时代那样完全彻底地甘当小学生,处处以中国为师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本土文化重新抬头,混合和风和唐风的新的文化逐渐成形——这也就是平安时代的日本贵族服饰虽有唐人之形,却兼本土之魂,非如奈良时代那样浑然唐装的重要原因。
菅原道真的权势逐渐扩大,醍醐天皇登基后,他被任命为右大臣,与左大臣藤原时平共执朝纲,这当然会引起藤原家族的警惕和不满。于是藤原时平就造谣进谗,终于迫使菅原道真被赶去九州做太宰权帅。
菅原道真满腔忧愤,两年后(延喜三年,公元903年)就客死在九州。人民一方面怀念他的刚直不阿,另方面反感藤原氏专权,就传说菅原道真化为怨魂,降下种种灾异来惩罚政敌。说也奇怪,此后的几十年间还真是灾祸不断:延喜九年(公元909年),正当壮年的藤原时平病死;延长元年(公元923年),时平的妹妹稳子所生的东宫保明亲王也夭折了;延长三年(公元925年),时平的外孙庆赖王刚被立为东宫就猝然辞世,年仅五岁。此外还有公卿(尤其是藤原家族及其党羽)去世,时疫流行,种种不祥无可胜数……
最可怕的是延长八年(公元930年)六月二十六日,正逢干旱,群臣聚集在清凉殿上商议祈雨的事情,突然从西方爱宕山上飘来一片黑云,笼罩住平安京的上空,随即雷声大作,一道惊雷正巧劈中了殿柱,大纳言、民部卿藤原清贯(南家)当场被雷打死,另有数人重伤。醍醐天皇受此惊吓,一病不起,于九月份匆忙传位给东宫宽明亲王,自己迁出皇宫,然而即便这样做也终究无法挽救性命,没多久他就咽了气,享年仅仅四十六岁。
因为此事,菅原道真在民间传说中又从怨魂升格成了雷神。到了公元11、12世纪前后,他的形象再次转变,从怒目金刚般的雷神变成了慈眉善目的学问之神,也是各届考生的庇护神。他被供奉在北野天满宫中,称为“天满大自在天神”。
武士和武士团
就算菅原道真确实化身为怨魂,索了藤原时平的命去,他也终究无力彻底扳倒整个藤原北家。延长八年(公元930年)九月,年仅八岁的宽明亲王继位,是为朱雀天皇,朝政都把持在他的舅舅、太政大臣藤原忠平和右大臣藤原仲平手中。朱雀天皇在位的时候,各地盗贼纷起,并且爆发了著名的“平将门之乱”和“藤原纯友之乱”。
平将门和藤原纯友,可谓是新崛起的武士势力的代表,说到他们,就不得不先说说什么是武士,什么是武士团。武士乃是班田制崩溃、庄园制成形后的产物——因为各地大大小小庄园的形成,朝廷强要继续实行班田收授也不可得了,天长五年(公元828年)到元庆五年(公元881年)间,有整整五十一年都未曾班过田。
朝廷为了保证国家税收,被迫修改班田制,实行“田堵制”(负名制)。这种制度就是不把国有土地班给适龄公民,而是承包给家底比较殷实的农民,税收等同于租金。租约一年一订,租田者在有实力年年续约的情况下,往往建筑围墙(堵)以保护耕地,故而这种田地称为“田堵”,也称“负名”。这一制度的确立,使得富者益富,贫者更贫,大量无地农民被迫进入田堵和庄园成为农奴。
公元9世纪以后,田堵持有者们经过不懈的斗争,使得对耕地的占有权逐渐稳定下来,他们得以在租约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于是产生了“名田”,名田所有者称为“名主”。名田是可以继承和转让的,还能再转租给贫困农民耕种。于是,拥有大量名田者就被称为“大名主”,简称大名,拥有少量名田者被称为“小名主”,简称小名,租种民田的贫困农民则被称为“小百姓”、“作人”、“名子”。
回过头来再说庄园。早期庄园也必须课税,但这些庄园都掌握在大寺社和大贵族手中,他们利用种种借口请得“太政官符”或“民部省符”,得到不纳税的资格,称为“不输”,进而更利用种种借口使得国家官吏不得进入,庄园内部的司法权和警察权都由庄园主把持,称为“不入”。“不输不入”就使得庄园主们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封建领主,庄园变成他们的封建领地。
公元10世纪以后,名田和庄园逐渐结合起来,因为很多名主都把自己的土地寄进给庄园,以使庄园的不输不入涵盖面更为广泛。所谓“寄进”,就是指进献,把名田名义上的所有人写成拥有权势的庄园主,每年向庄园主缴纳年贡——这种年贡未必比国家赋税来得轻松,但从此名田也具备了“不入”的权力,逐渐转化为庄园或大庄园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也产生过类似现象,比方说明朝有功名者是可以免税、免役的,于是谁家小子一考中了秀才,附近的小田主就会立刻纷纷把产业投献给他,以求豁免皇粮国税,从而使得朝廷的财政收入每况愈下。
拉回来说,日本就此形成了层级化的庄园机构,最高庄园主称为“本家”,其下为“领家”,再下为“下司职”或“预所职”——到了公元12世纪,封建庄园已占全国土地的半数以上,庄园经济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经济的主体,甚至残存的国有土地也可以视作以朝廷为本家,以国司为领家,由实际拥有土地的名主为庄官的大大小小的庄园。
庄园的实际管理者也即庄官,为了保护庄园,同时行使庄园内的司法权和警察权,必须拥有独立的武装力量。就这样,公元9世纪中期以后,武士这一阶层就逐渐成形了。一般情况下,武士结合成以庄官本族为核心的团体,就是武士团。
前面说过,日本传统的“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家庭,它以血亲为核心,同时也包容了很多非血缘者存在。武士团为了加强凝聚力,也逐渐变成了这种意义上的家和家的联合体,武士团首领同时也是大家长,其本族部下称为“一族”、“家子”,非亲属部下称为“郎党”或“郎从”。提到武士团的时候,往往会说某某率其“一族郎党”,就是指有血缘或没有血缘的部下们。
小武士团往往按照家的结构结合成为大武士团,那么大武士团就称为“本家”,大家长称为“总领”,内含的小武士团称为“分家”,家长往往称为“庶子”。从这个“庶子”(在日本指嫡长子外的所有儿子)之名就可看出,日本武士和西欧骑士不同——骑士是因契约而效忠于某一领主,相互间的关系比较生疏,联系较为松散,并且“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而日本武士则按照传统的家的结构来建设武士团,加上日本传统并不很重视血缘关系,无血缘的主从之间大多结成姻亲、干亲或者养亲关系,约为父子,联系相当紧密,战斗力也因此而加强。
平安时代,日本朝廷的军备逐渐废弛,被迫承认武士团的正当性,甚至动用他们行使国家的军事、司法和警察权,各地国司就经常任命武士团首领为“押领使”或“追讨使”。后来甚至连皇宫也由武士团来警卫。
当然,不是随便什么武士团都有资格警卫皇宫,这些武士团的首领往往既是以朝廷为本家的国有土地的庄官,也是拥有正式官位的朝廷新贵。这些新贵中势力最为庞大的,就是拥有天皇血统,被降为臣籍赐以“源”、“平”等氏的家族——执其牛耳者为桓武平氏,根据地在关东地区,以及清和源氏,根据地在畿内的摄津、河内等国。
而前面提过那位跳出来作乱的平将门,正是桓武平氏高望流的始祖高望王的孙子。
番外篇 古代日本人的名号
中国古代士人皆有名有字,日常交往中,为示尊敬,多不称呼对方之名,而要呼之以字。比方说,当面称呼“曹操”、“操”非常无礼,而必须称之为“曹孟德”、“孟德”。日本古代亦有类似的风俗,讳言人名(实名),而习惯上使用“通称”,也即不那么正式的俗名。
通称的来源很多,最早是贵族之间以官名相称,则官名即其通称;后来武士家族以排行作为通称,比方说太郎、次郎、三郎等等。进入镰仓时代以后,武士也往往模拟官名作为通称,如某某卫门、某某兵卫、某某之介;而原本的排行,也逐渐成为名实并不相符的幼名,进而成为通称,比如织田信长通称(幼名)三郎,其实他是次男,远山景元通称(幼名)金四郎,其实他是长男。
通称因地位、情势而经常更换,比如织田信长最早的通称为织田三郎,后其父信秀为他向朝廷进贡,求得了上总介的官职,即称织田上总介,就任右大臣后,又称织田右府。此外,部分人出家而有法名、院号,部分人仰慕汉学而有表字,这些东西也往往成为通称,或者为示尊敬而随着苗字、通称、实名一起带出来,形成长长的一串儿。再加上改名、“一字拜领”等各种变化,很容易把读者搞得一头雾水。
比如武田信玄,幼名太郎,实名晴信,官至大膳大夫,后来剃发入道(在家修行),法号为德荣轩信玄。故此他的通称即为太郎、大膳大夫、德荣轩、信玄等,要是跟苗字和实名都一起摆出来,则习惯称为“武田大膳大夫晴信入道信玄”。他去世以后,人们习惯以戒名相称,为“法性院机山信玄”。
再如上杉谦信,本名长尾平三(幼名、通称)景虎(实名),后受赐上杉苗字,以及“政”、“辉”等偏讳,最终的名号可以全称为“上杉近卫少将(官名、通称)辉虎(实名)入道谦信(法号为不识庵谦信)”,去世后戒名则为“不识院真光谦信”。
在辨识古代日本人姓名的时候,还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很多称呼往往简省成两个字,如前田又左(又左卫门)、武田典厩(左马助这一官位的相对应唐朝官称)、马场美浓(美浓守)、织田上总(上总介)、高阪弹正(弹正忠)等等。这最后两个,省略一字就正副不分,好比现在咱们见了不是正职的领导,也最好把“副”字省了,肯定皆大欢喜。再比如,丰臣秀吉曾名羽柴筑前守(官名、通称)秀吉(实名),他在签名的时候就往往写作“羽筑”或“羽筑秀吉”。
第二点要注意的,是日本人对汉字不像咱们用得这么严谨,许多意思和发音,从中国找了两个甚至更多的字去对应。因此很多人名发音相同,却往往有数种写法——千万别以为那是不同的两个人。比如山本勘介(或写作勘助)、本多(或写作本田)忠胜、森兰丸(或写作乱丸)等等。倒霉的是,还要和被赐以苗字或者因为各种理由改名的家伙区分开来,实在是累死人了……
时代及年份 | 年号 | 具体年份 | 事件 |
---|---|---|---|
奈良(平城)时代 (710年至749年) | 延历 | 784年 | 开始营造长冈京; 迁都长冈京 |
785年 | 藤原种继遭到暗杀; 废黜东宫早良亲王,改立安殿亲王为东宫 | ||
789年 | 巢伏之战,官军为阿弖流为所破 | ||
平安时代初期 (9世纪) | 794年 | 坂上田村麻吕开始参与征讨虾夷; 迁都平安京 | |
797年 | 菅野真道完成《续日本纪》 | ||
802年 | 坂上田村麻吕修筑胆泽城(翌年筑志波城); 阿弖流为降伏,旋被斩首 | ||
804年 | 最澄、空海等随遣唐使航来中国 | ||
805年 | 藤原绪嗣、菅野真道提议德政,乃罢造宫和征夷 | ||
大同 | 806年 | 桓武天皇殁,安殿亲王继位,是为平城天皇 | |
809年 | 平城天皇让位贺美能亲王,即嵯峨天皇 | ||
弘仁 | 810年 | 药子之变 | |
814年 | 赐姓源氏(嵯蛾源氏) | ||
816年 | 初设检非违使; 空海在高野山建立道场,获批准 | ||
819年 | 最澄申请在比睿山设立戒坛 | ||
822年 | 最澄申请戒坛获批准,旋殁 | ||
823年 | 初设加贺国; 嵯蛾天皇让位大伴亲王,即淳和天皇 | ||
天长 | 825年 | 赐姓平氏(桓武平氏) | |
830年 | 完成《弘仁格式》 | ||
833年 | 完成《令义解》; 淳和天皇让位正良亲王,即仁明天皇 | ||
承和 | 834年 | 施行《令义解》 | |
835年 | 空海殁 | ||
840年 | 平安京内盗賊横行; 淳和上皇殁 | ||
841年 | 藤原绪嗣完成《日本后纪》 | ||
842年 | 嵯峨上皇殁; 承和之变; 废太子恒贞亲王 | ||
848年 | 上总国俘囚叛乱 | ||
嘉祥 | 850年 | 仁明天皇殁,道康亲王继位,即文德天皇 | |
853年 | 天花大流行 | ||
仁寿 | 854年 | 陆奥百姓困穷,动乱征兆频发,乃出兵镇压 | |
齐衡 | 857年 | 废止大衍历,采用五纪历; 藤原良房就任太政大臣 | |
天安 | 858年 | 文徳天皇殁,惟仁亲王继位,即清和天皇 | |
866年 | 藤原良房就任摄政; 应天门之变 | ||
贞观 | 868年 | 施行《贞观交替式》 | |
869年 | 完成并施行《贞观格》; 完成《续日本后纪》 | ||
871年 | 完成并施行《贞观式》 | ||
872年 | 藤原良房殁 | ||
876年 | 清和天皇让位于贞明亲王,即阳成天皇 | ||
878年 | 出羽国俘囚叛乱,乃向出羽国增派援军 | ||
元庆 | 883年 | 上总国俘囚叛乱; 备前国盗贼蜂起 | |
884年 | 阳成天皇让位于时康亲王,即光孝天皇 | ||
887年 | 光孝天皇殁,源定省继位,即宇多天皇; 藤原经基出任关白 | ||
仁和 | 888年 | 阿衡事件 | |
892年 | 菅原道真完成《类聚国史》 | ||
宽平 | 898年 | 宇多天皇让位于敦仁亲王,即醍醐天皇 | |
昌泰 | 901年 | 菅原道真被贬为太宰权帅 | |
平安时代中期 (10世纪) | 延喜 | 903年 | 菅原道真殁 |
905年 | 纪贯之完成《古今和歌集》 | ||
908年 | 颁布《延喜格》 | ||
912年 | 藤原忠平催促完成《延喜式》 | ||
921年 | 完成《内外官交替式》(延喜交替式) | ||
923年 | 恢复菅原道真右大臣之职,并追赠正二位 | ||
延长 | 930年 | 醍醐天皇让位宽明亲王,即朱雀天皇; 藤原忠平担任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