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混账与混战 五、高尚者的墓志铭

这么多年来,刘骜对王凤的感情,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外一个极端。他对王凤,年少时是无限的尊敬、天真地倚重。当他自以为聪明地发现了权力平衡律,想让王商牵制王凤时,没想到王商还是被王凤罢掉,于是他便开始恐惧。

恐惧,他是恐怖地惧怕,这种感觉就像可怕的感冒病毒,逐渐蔓延全身,钻进骨子。除了王商,王凤还伤害了两个人。刘骜一想起那两件事,心头就隐隐冒烟。

先说第一个。石显被灭后,曾经被他欺压的人都纷纷冒出地面,重新活动。这些人当中,国学大师刘向就是其中之一。刘向有一个儿子相当优秀,后来亦成了一代国学大师,他就是刘歆。或许是继承了祖宗刘交玩弄学术的基因,刘歆这孩子从小就博学多才,被喻为神童。刘歆经常到刘骜那里玩,玩的都是朗诵诗赋的高级文学游戏。所以刘骜很喜欢他,准备任命他为中常侍。

在西汉,中常侍还不是什么实权的官,说白了就是挂个名,贴在皇帝左右,出入方便。然而,刘骜左右侍从一听皇帝要让刘歆成为贴身侍从,连忙劝道:“任命刘歆,还得请示大司马大将军。”

刘骜不在意地说道:“这点小事,还要报告大司马干嘛!你们就按我说的去办就行了。”

左右侍从即刻全都扑通跪到地上,叫道:“陛下不可草率,必须告知大司马,不然……”

看着左右一副副哭相,刘骜明白了。于是,他只好派人去通知王凤,王凤却传话过来:让刘歆来当皇帝贴身,这事不可以。

为什么不可以?答案只有刘骜知道。

谜底就是,刘骜已经被王凤绑架了。刘骜更知道,他的身边到处都是王凤的耳目,他一抬头一思量一顿悟一叹息,都有可能被打报告。王凤拒绝刘骜请求的原因,其实就是不允许陌生人守在皇帝身边,那样很不安全。

汉朝自开国以来,外戚与皇权一起相伴相生。然而,自汉朝以来,外戚最美好最幸福的时代,就是刘骜坐在位上被架空的这个时代。最经典的传奇就是,王氏家族曾经一日连封五侯,震动天下。这消息要传到地下,曾经很牛的外戚田蚡估计都要流口水了。

除了封侯外,王氏家族兄弟及亲戚基本上控制了汉朝各部门的要害。这样从里到外一看,哪还是刘家天下,简直就是王家天下,只不过还没有更换名字而已。

王氏家族太盛,曾经让刘向忧心忡忡,但他和石显经历了一场生死战,开始变得滑头了。所以,他对王凤不满,但没有公开明说,而是搜集了许多天灾异端,然后呈给刘骜,旁敲侧击地说道:“天道不祥,必是世上小人多事。”

刘向点到为止,刘骜也听出来了。但是,王凤也看出来了,刘向和他不是同一条船上的人。正因为如此,他才认为刘歆贴在刘骜身边不安全,拒绝任命。

再说第二事。刘氏祖宗强悍的基因传了将近两百年,到了汉元帝刘奭这代,彻底萎靡。刘邦六十多岁亲征外敌弹奏“大风歌”的豪情,已经一去不复返。到了刘奭这代,只会弹缺乏雄性荷尔蒙的纯艺术音乐。到了刘骜这代,更加不行,不说别的,单身体素质就直线下降。

这似乎是人类物种发展的必然。公元前24年,刘骜二十九岁,还没有儿子就不断生病。照这种差劲的体质,如果刘骜撑不住了,皇帝该让谁来当?这个问题,在王凤看来,可能极为头痛,但在刘骜看来,极是简单。

刘骜认为,有一个合适人选。这个人,说出来吓坏一大片。他正是当初差点让刘骜当不了皇帝的刘康。

前面说过了,刘康是傅昭仪所生,老妈被宠,儿子才华横溢,所以刘奭曾打算用刘康换掉太子。现在,事情都过去了,按照汉朝的权力斗争规律,决出来的胜者会替败者挖坟墓,将对手埋葬。

然而,刘骜却很厚道,待刘康特别好,颇有当年刘盈护刘如意的范儿。老实说,刘骜老妈王政君的确也不错,真诚对待刘康,跟当年的吕雉简直是两码人。刘骜经常叫刘康到长安来玩,王政君也从不阻拦。

乍一看,当年刘康与刘骜争太子的事,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

我们知道,汉朝诸侯王进长安朝见皇帝,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走,最多呆几天,都是有规定的。那时,刘康回封地的时间到了,刘骜却不放他走。而是对刘康说:“兄弟,你我最亲,我现在患病在床,随时都可能走人,不如就留下陪我说说话吧!”

刘骜点到为止,没把话说完,刘康也没深问。但是外人都看的出来,刘骜如果真崩了,刘康肯定是他的继任者。于是,刘康就留下来陪刘骜。当刘骜病情好转时,王凤就想赶刘康了。

王凤认为,刘康早晚跟刘骜粘在一起,总不是什么好事。早赶早安全,他必须离开长安。

于是,王凤告诉刘骜,按汉朝规矩,刘康呆在长安的期限早过了,应该叫他回去了。

刘骜很不爽,不同意。

王凤接着说,这事也不是由你决定的,必须听上天的安排。你看看,近来发生日蚀,这是因为刘康违反常态,上天发出的警告。

刘骜一听就哑了。他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替刘康申辩,只好同意让刘康返回封国。

刘骜和刘康离别时,俩兄弟哭哭啼啼,仿佛是恋人决绝,仿佛是生死离别。而制造这场伤情的人,则是王凤。从此,刘骜彻底把王凤恨到肚子里去了,恨得牙齿痒痒,恨得就差脑袋冒烟。

刘骜想明白了,在人生的猎场里,他不过是王凤手里的一只猎物。

见过围猎吗?四面包围,必开一个缺口。原因很简单,动物被逼急的时候,也会做出超乎想象的顽抗。所以,打开某个缺口,让动物有逃生的希望,朝缺口扑。围猎的只要守住缺口,定能打到猎物。

后来,围猎思想和技术被兵家用到战场上。兵家认为,动物遇险尚且顽抗,如果没有绝对兵力在战场上将敌人围死,一旦对方顽抗,付出代价将是惨重的。

这是《孙子兵法》总结出来的:围师必阙。

这个道理,难道王凤不知道吗?如果知道,为什么四面围堵皇帝,不让他有出逃之希望?好吧!你围你的,看看我能不能撕破你这张天罗地网。

刘骜想反抗了。突然的,他多么地渴望,像个真男人一样活一回。这时,王章就来了。

刘骜看到王章的奏书时,真是解恨啊!王章仿佛就是一见义勇为的壮士,着实替刘骜平了反,出了气,真痛快。

为什么说王章替刘骜平了反,主要是王章在奏书里也提到了日蚀。按王凤的说法,天上出现日蚀,那是刘康违背常态;经王章解释,他才明白,王凤简直就是血口喷人。

王章说,天上出日蚀,主要是王凤太专权,到处害人。这个看法,刘骜十分赞同。于是,刘骜决定约见王章。

在刘骜面前,王章意气难平,控诉了王凤的种种数行。最后,王章总结性地说道:“陛下,不能再让王凤呆在大司马的位子上了,必须尽快将他打发走,重选贤良主持朝政。”

刘骜听得很感动,也很激动。他对王章说:“感谢京兆尹直言,老实说,对大司马王凤专权一事,我早就看不过去了。问题是,把他赶走了,你有好的人选吗?”

王章自信十足回答道:“有,陛下,人选我已经替你物色好了。”

刘骜听得眼皮一跳,问道:“你想推荐谁?”

王章不假思索地说道:“冯野王是最佳人选。”

冯野王?是的,冯野王。

冯野王,字君卿。老爹冯奉世,与名将赵充国齐名,官至左将军。冯奉世一共生有九子四女,冯野王最有才。初,冯野王受业博士,通晓《诗经》,凭借老爹的关系,到后宫当了太子中庶子。那个太子,就是后来的汉元帝刘奭。

我仿佛看见,一条宽阔的美丽大道,从冯野王的脚下,向远方延伸。可惜,现实的冯野王,一生郁郁不得志。

第一个压他出头的人,是魏相。当年,汉宣帝刘病已认为冯野王才大志大,准备提拔他,于是就去咨询魏相。魏相只说了一句:“我认为提拔冯野王不合适。”刘病已只好作罢。

第二个压冯野王的人,则是石显。汉元帝时代,冯野王在地方做郡长,政绩天下第一。那时,汉朝恰好空缺一个御史大夫职位,汉元帝准备提拔冯野王。但是,石显却在背后狠狠地踩了冯野王一脚,告诉汉元帝:“如果提拔冯野王,外人就会说你私心,提拔外戚,不妥。”

冯野王的姐姐嫁给刘奭,被封为昭仪。石显这么一搅和,好事变成坏事,刘奭一听,认为石显有理,另选别人当了御史大夫。

消息传出,冯野王不由仰天悲叹:人皆以女宠贵,我兄弟独以贱。

别人都是凭借后宫关系发迹的,没有像冯野王这样,因为后宫关系被打压提不起来的。

事实上,这不是真相。真相是,冯野王的哥哥得罪了石显,石显借此报复冯野王。这还不是最惨的。刘骜当皇帝后,又有人警告刘骜,冯野王是国舅,不适合在中央当官。于是,刘骜便将他调往地方,任上郡太守。

直到王章的奏书出现,冯野王才看到了一丝人生希望。

这一切来得太快了。稍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知道,忽得暴名,其运不祥,必须小心谨慎。然而这么多年来,冯野王还不够小心吗?他还不够忍耐吗?他凭什么拒绝取代王凤的诱惑?

刘骜早在当太子的时候,就闻听冯野王大名。所以,王章推荐冯野王取代王凤,刘骜没有意见。是的,他是没有意见,可是有人很有意见。

刘骜接见王章时,支开左右,独自密谈。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他没想到,有一双眼睛和两只耳朵正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很快的,刘骜要罢免王凤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王凤能得到这个绝密机要,功归于他安插在刘骜身边的卧底。这个卧底,是王凤的堂弟侍中王音。王音成功窃听后,转报王凤。王凤一听,马上就傻了。

老实说,他办大事,从来就没有镇定过。就因为这心理素质不过硬,当年黄河发大水时,在刘骜面前乱出主意,败给了王商。现在,他以为自己很强大,谁都不能动摇。但是他错了,如果刘骜要办他,鬼神都拦不住。

传说中强悍的王凤,难道就是如此的脆弱吗?当王凤慌头慌脚的时候,有人给他支了一招。正是这个人,让他力挽狂澜而不倒。

替王凤出主意的人,是个名门之后,名唤杜钦。你可以不知道杜钦,但你可能知道两个牛人,一个是杜周,一个是杜延年。特别是后者,名声特大。杜延年是杜钦的老爹,杜周是杜钦的爷爷。老爹和爷爷,都曾做过汉朝的御史大夫。

杜钦家族显赫,又特有才华,可惜命运不济,让他瞎了一只眼睛,成了独眼龙。这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因为形象毁了,从此就与官场无缘。后来,经哥哥杜缓推荐,王凤给他弄了一个闲职挂着,等到有急事时,就找他来想办法。

王凤找杜钦想点子,那是很靠谱的。杜钦天生聪明,谋略过人,断事如神。当王凤询问他怎么化解刘骜要罢免他的危机时,杜钦微微一笑,对王凤说:“你别紧张,听我的,总会没错的。”

杜钦这样告诉王凤,你马上对外宣称有病,退出宰相府,回到自己的封地。然后,把世间最悲痛的词都搬出来,写封伤感的辞职信,派人送入宫中。

杜钦这招就叫——以退为进。他相信,此招一出,必胜无疑。

果然,王凤的辞职信递上去后,消息就传到了王政君耳朵里。王政君准备了一桌饭,将刘骜叫来。刘骜一来,王政君只是不停地掉流泪,看着饭菜,连筷子都没动一下。

这下子,轮到刘骜急了。

在以孝治国的汉朝,无论皇帝的权力多大,都大不过皇太后。皇太后要骂你,你得低头听她骂,骂完了,你还得服服帖帖地说骂得好。事实上,骂还是轻的,狠的话,皇太后还可能操起家伙,揍你一顿。

曾记否,当年汉文帝刘恒受不了周勃太过骄傲,决定修理他。于是乎,便告周勃企图谋反,将他逮捕入狱。结果消息一出,刘恒老妈薄太后将儿子叫来,当面拿起冒絮(一种头巾)就朝刘恒扔过去,大骂刘恒过份。刘恒受不了老妈的诅咒,只好放了周勃,让他终老。

皇太后还不是最厉害的,比皇太后更厉害的是太皇太后。当年,刘彻年轻气盛,罢掉丞相御史,结果惹怒了窦太后。窦太后将刘彻任命的官也全罢掉,刘彻母亲王皇后不敢哼,刘彻更不敢哼。窦太后死后,刘彻才总算熬出了头。

自刘彻之后,汉朝的皇帝那是一代不如一代。在性格特点上,刘奭没有将老爹刘病已果断凌厉的优点继承下来。然而,到了刘骜这代,却将老爹刘奭懦弱软蛋的缺点,全都继承下来了。

这都是历史的宿命?

面对母后王政君的眼泪,刘骜扛不住了。接下来,事情极为意外。刘骜对王凤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把以前受的气全部一笔勾销了。

这还不是最经典的。同时,刘骜把矛头突然对准了王章。他派人弹劾王章,说王章明明知道冯野王不适合在中央做官,竟然还违法推荐,心存私心。

估计王章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王章根本不用跳黄河了。很快的,司法部编织了王章一箩筐罪名,将他逮捕入狱。不久,又被秘密处决,死在狱中。

我仿佛看到,所谓历史,就是胜利者踩在失败者的血迹上饮酒狂欢的一部血泪史。而王章,不过是那飞溅在大地上的一滴血,他再次印证了北岛那精彩的论断: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