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迎接天子 六、开启新的时代
董昭提到的许县,属于豫州刺史部的颖川郡,如前所述,曹操现在及将来手下有许多重要的文臣都出自该郡,曹操进军洛阳走的也是这条路线,在基本肃清了颖川郡内的黄巾军余部后,这里已经为曹操所掌握。
颖川郡之所以人才备出,与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有关。这里地处中原腹地,沃土千里,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生物茂繁,自旧石器时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聚集区。颖川郡共有十五个县,几乎每个县都有不少名人,如阳翟县的辛评、辛毗、赵俨、郭嘉,襄城县的李膺,颖阴县的荀氏诸杰,许县的陈父子,长社县的钟繇,阳城县的杜密等。
许县位于颖川郡的东部,曾经是古代许国的国都,许国虽然不大,却前后传承了十九世,存在六百多年。
曹操也看中了许县这个地方,原因至少有四个:一来这时已经为自己所掌握,属于新开辟的“曹统区”;二来许县有六百年作为国都的历史,城市建设有一定基础;三来这里物产丰富,颖川郡以及相邻的汝南郡、南阳郡一带是当时最重要的经济区,有利于长期的后勤保障供应;四是自己手下有许多谋士是这里的人,颖川郡乃至汝南郡的这些世家大族们会站在自己这一边。
但是,把天子迎接到属于自己的地盘上来,这是件颇为敏感的事,杨奉、董承、张杨、韩暹这些人会不会从中阻挠呢?
董昭分析后认为,献帝本人可能会倾向于迁都,原因很简单:再待在这里文武百官及宫人们恐怕都要饿死了,只要能提供粮食,迁到哪里去献帝都不会特别反对。献帝如果不反对,董承也不会反对。
张杨驻扎在黄河以北,可以暂时不管他,韩暹已没有太大势力,关键是对付好杨奉,此人最有实力,驻扎在洛阳以南的梁县,与颖川郡紧邻。
董昭出了一个主意,先找杨奉谈,以洛阳残破、粮食不足为借口迁献帝于鲁阳。鲁阳这个地方,属于荆州刺史部的南阳郡,与梁县较近,此时大概属于杨奉的控制区,杨奉必然乐意。等献帝一行出了洛阳,先向南行,之后突然改道向东,很快便可以抵达许县,杨奉即使发觉也措手不及。
曹操认为这个主意不错,于是找杨奉商议。
最近以来,杨奉对曹操一直印象颇佳。杨奉跟董承、张杨这些人没有太深的渊源,他也没有外援,虽然实力较强,但总觉得别人会在背后算计自己。曹操到来后,杨奉潜意识中把曹操当成了自己人,献帝初次封曹操为镇东将军,就是杨奉竭力推荐的。杨奉希望曹操的到来,可以使洛阳的权力结构更加平衡。
对于曹操提出来要迁献帝于鲁阳的建议,杨奉觉得挺不错,他举双手赞成。洛阳的残破有目共睹,后勤保障已经成了大问题,也只有离开洛阳这一条路。与其让天子被张杨迎到黄河以北去,肯定不如弄到自己眼皮底下好呀。
杨奉从心底里又感激曹操一回:还是孟德想得周到啊!
杨奉支持,献帝愿意,董承不反对,曹操也不再征求张杨、韩暹的意见了,八月中旬,天子一行离开洛阳,向南开进。
天子一行到达洛阳八关之一的辕关,再往前,就出了司隶校尉部,如果是往鲁阳,就要继续往南走,但天子一行突然改变了行进的方向,向东转进。
杨奉接到报告大吃一惊,等他派人再探的时候,天子一行已经到了许县。杨奉这才知道:原来上当了!杨奉大怒,立即联合韩暹率兵来抢献帝。曹操早有准备,派兵在颖川郡的阳城一带设伏,将杨奉、韩暹击退。
曹操把天子一行迎到了许县,此时他还要对县城进行重新修整,新建天子的行宫以及明堂等祭祖之所,所以先暂时让献帝住在自己的军营中。
过了一个多月,大体上把许县的事安顿得差不多了,曹操决定亲自率军西征,解决眼皮底下的这个杨奉。
曹操进攻杨奉的基地梁县,杨奉不是对手,战败后投奔袁术去了。就在是此战中,杨奉手下第一猛将徐晃归顺了曹操。
但是杨奉似乎没有到达袁术那里,根据《三国志》记载,后来杨奉和韩暹又联起手来,这二位仁兄,一个曾是天子正式任命的全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大将军),一个曾是全国武装部队副总司令(车骑将军),居然又干起了老本行,成为一支流寇。这一回,他们流窜得有点远,到了徐州一带。当时徐州是刘备的地盘,刘备兄也不管他们是总司令还是副总司令,敢来抢地盘就不客气,上去一顿狂扁,把他们都给杀了。
张杨运气稍好,还会再活跃几年,直到吕布被曹操困于下邳时,唯一对吕布进行声援的就是张杨。吕布死后,张杨被部下所杀。
李、郭汜、张济、张杨、李乐、胡才、韩暹、杨奉这些在一片乱局中脱颖而出的实力派人物,也都曾叱咤风云过,也都曾居于高位过,但他们都昙花一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纷纷谢世了。
大浪淘沙,适者生存;物竞天择,乱世更是如此。
乱世中只有强者更强,弱者只能被强者吞噬。
现在,在一片百废待举的土地上,曹操要画出他心目中的一幅蓝图来。历史终于给了他这个机遇,从处处被人岐视的“赘阉遗丑”,成为新时代的强者。
在这条道路上,他靠的是自己的努力,靠的是顽强、坚韧、不屈和忍耐,同时还有善于辨清时局、顺势而上的眼光,也靠的是不浪费任何一个机会。
现在,四十二岁的曹操终于站在了一个新时代的制高点上,他可以在这里俯瞰这个伟大的时代,可以更远地眺望未来。
可是,未来又是什么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