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风中少年 一、曹操的灰色记忆

印象中,曹操是汉魏时代最猛、最牛的人,无论武略还是文韬,同时代能超越他的人几乎没有。但是,这个在乱世中崛起的强人,却有着并不美好的童年,这些似乎与他的家世有点关系。

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一直在京师洛阳做官。曹操的母亲姓丁,很早就去世了,提供这个信息的,是曹操本人。

曹操成年后写过一组叫《善哉行》的诗,其中的第二首有以下几句:“自惜身薄祜,夙残罹孤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大意是:由于母亲很早就去世了,自己从来没有慈母的关爱,也没有得到多少严父的训导。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亲家庭的孩子更要给予特别关注,否则他们的性格就容易出现两种缺陷:一种是自卑、嫉妒心强;另一种是破罐子破摔,性格暴躁,有的甚至表现为残忍。按照这个理论观察曹操的童年,情况有些不妙。曹操自幼失去亲生母亲,父亲忙着在洛阳做官,家里又遭变故,没有精力管他。尽管曹操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家庭,但缺少亲情关爱,没有严格的管教,形成了放纵、随意、不服约束的性格。

而且,曹操从小身体发育缓慢,不长个子,相貌平庸。总之一句话,他小时候不是个英俊少年。

在汉末官场和社交界,身材高大、英俊潇洒是一张体面的名片。曹操成年后,史书上有一句“容貌短小”的记载,但没有明示具体身高。有“民间史学家”推测他身高大约是六尺或七尺。汉代的一尺约为现在的二十三点五厘米,如果以六尺计,是一米四一;如果按七尺计,是一米六四。前一个未免太矮了点,曹操的真实身高,大概应该在一米六上下。

少年时期的曹操,有几件事后来流传甚广。

大约十岁左右,有一天下午他不好好学习,偷偷溜出来到附近的涡河里游泳。水里突然冒出一个怪物向曹操袭来,史书上说这个怪物叫“蛟”。

对于蛟这种怪物九九藏书网,《说文解字》说它“龙之属也”,是一种没有长角的龙。但大家都知道龙其实是不存在的,所谓蛟其实是一种鳄鱼。亳州的河道里现在肯定没有鳄鱼了,全世界的鳄鱼大都游到亚马逊河晒太阳去了。但那个时候,这种吓人的怪物在涡河里时有出没。

面对这怪物,曹操不慌不忙,“自水奋击,蛟乃潜退”。然后他心不惊、胆不颤,又继续在水里玩了一会儿,才上岸穿衣服回家,事后他没有对任何人提起。

后来,又相继有人在涡河里发现了鳄鱼,大家吓得四散奔退,曹操一点儿都不惧怕,还笑大家胆小。经过追问,他才说出了上次的经历。

这件事被梁朝人刘昭写进了一本叫《幼童传》的书里,这是当时出版的一本儿童教育读物,里面记录了大量神童的故事。

还有一本叫《曹瞒传》的书,是曹操成事以后他的对手孙吴方面组织一帮笔杆子们编写的,尽管也记录了一些史实,但里面到处充满了造谣和诽谤,是抹黑文学的鼻祖。

这本书里记载了曹操小时候的一件事。那时候曹操“好飞鹰走狗,游荡无度”,他的叔父——应该是曹瑜、曹炽或曹鼎——很生他的气,经常在曹嵩面前告他的状,结果曹操挨了不少屁股板子。

曹操很不爽,想找个办法报复一下他叔父。这一天,他半路上遇到这个叔父,就装着“败面呐口”,就是故意呲牙咧嘴,口吐白沫。叔父很惊讶,问他怎么了,他说:“突然中风了。”他叔父赶忙告诉曹嵩,曹嵩很着急,把曹操叫过来,但这时曹操一切正常,并没有异样。曹嵩问:“听你叔父说你中风了,病得很严重吗?”曹操一本正经地说:“没有呀,我好好的。叔父一向不喜欢我,所以不盼着我好。”曹操的计谋居然得逞,以后这个叔父再打他的小报告,曹嵩变得将信将疑起来。

英格兰有个古老的寓言,说小孩子一定不要说谎,不然随口一说的话也迟早会遭报应。曹操没有中风却说自己中风,本是顺口的一句话,但老天好像有意要惩罚他的这句谎言,中年以后的曹操果然得了中风的毛病,一直到死都深受其苦。

类似的事还有两件,都记录在著名学者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世说新语》的特点是可读性强、真实性差,这两个故事在真实性方面就很可疑。

一个故事是说,曹操少年时代不仅“飞鹰走狗”,而且还喜欢搞恶作剧,这回他有了一个同谋,即袁绍。有一次他们玩了回抢新娘的游戏,不是真要抢人家的新娘来霸占,而是一种恶作剧,把人抢过来,然后向夫家要点喜糖吃、要点喜酒喝。

他们居然得手,然后原路返回,但天黑路不平,袁绍身手又差,一不小心掉到一个坑里,情急之下袁绍怎么都爬不上来。眼看新郎家的人追过来了,这时曹操急中生智,喊了一声:“小偷在这里!”袁绍一急就从坑里窜了出来。于是两人一起逃脱。

另一件事是说,曹操和袁绍这两个好朋友玩崩了(也许是抢新娘事件中曹操把玩笑开大了),袁绍派了一个刺客要刺杀曹操。刺客到了曹操的卧室外,隔着窗户玩了把飞剑,但是低了点儿,没有刺中。曹操估计下一次刺客会调整角度,剑来得会高一点,于是把身子尽量往下贴,结果剑果然又飞高了。

这两个故事说得绘声绘色,但很不靠谱。曹操出生于155年,袁绍出生于何年史无明载,但通过考证,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应该在145年至146年前后,也就是说袁绍比曹操大了九至十岁。

袁绍十几岁的时候曹操还是小孩子,到了曹操能抢新娘的时候袁绍早已经参加工作了(当濮阳县长)。他们虽然在青年时代曾相识于京师洛阳,但上面两件事是不大可能发生的。所以,裴松之注《三国志》的时候,只录了前两篇,放弃了后两篇。

这四个流传甚远、广为人知的“魏武故事”,第一个是儿童文学,第二个是抹黑文学,第三个是民间文学,第四个是传奇文学。如果考究细节,都漏洞百出。但既然是文学一般就会有生活的影子,在不看细节真实性的情况下,这几个故事倒恰当地反映了少年曹操的性格特点。这个单亲家庭出身的少年有如下特点:敏感,自卑,胆大,机灵,不安分,总想引人注目。经验表明,凡是这样的孩子,将来要么成为一个败家子,人见人烦;要么会成为一个有个性、卓尔不群的人。如果又恰逢乱世的话,这样的人更容易出头,运气如果再好一点的话,就有可能成为伟人或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