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汉中:潜龙勿用 三、传奇的韩信
让我们切换镜头,回到汉中看看一场精彩的大戏,这出戏的主角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韩信。
韩信,出生年月不详,字重言,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人。
职业出身:流浪汉。
人生特点:才大志大。
早年的韩信,不过是淮阴市井上一个流浪的落魄户。见过落魄的,但是没见过像韩信这般落魄,还要装出一副绅士模样的人。只要是淮阴人都知道,每当韩信出现在淮阴市井上,其腰间总少不了挂一把长剑,并且大摇大摆地从街市上走过。
千万别小瞧了这把剑,古人对什么人佩带什么样刀剑,那是极其讲究的。贵族佩剑,草民带刀,这是不成文的规矩。在中国古代,如果你祖宗八代属贫民,到你这代突然暴富,也想学贵族赶潮流佩把长剑出门,这决不亚于今天一个暴发户,开着一辆象征着地位和身份的劳斯莱斯招摇过市,那样人家不但不恭维你,还会嘲讽你无知和显摆。
韩信既不是贵族,也不是暴发户,啥本事都没有,要德无德,要经商没本钱,要混黑社会,胆子又不够黑,唯有一个优点就是脸皮足够厚,四处混饭,于是时称他为“四不像男人”。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四不像的男人,母亲死了都没钱下葬,还异想天开地替母亲找了一个又高又宽,四周能安得下上万户人家的坟地。只要有点风水迷信思想的人都知道,韩信这是想借母亲的葬身之地求封万户侯,饭都吃不饱,还想封万户侯,真不愧是穷疯了。
在韩信蹭饭生涯中,下乡南昌亭长就曾被他蹭怕过。我们在前面就介绍过刘邦当亭长的收入和待遇,那个混饭吃的公职相对韩信来说,只是体面一点罢了,也好不到哪里去,然而韩信却把亭长家当成公家饭堂,一赖就是几个月不走。
常言说救急不救贫,亭长老婆见过蹭饭的,但是没见过像韩信这般长达几月蹭饭不挪窝的。俺家老公又不是什么高官贵人,更不是行商坐贾暴富之徒,你韩信也不是我家亲戚,凭什么几个月赖在我家不走?
亭长老婆想出了一招对付韩信的办法。那就是,她每天提前煮好饭,关起大门,全家人躲到被子里,把饭全干得精精光光。于是,韩信每到开饭时到他家,总是扑了一个空。后来,韩信才发现问题所在,气得肚皮都要炸破了,拒绝我就明说嘛,干吗这样把我当瘟人一样躲起来?
韩信掉头而去,发誓从此再也不登亭长大人家门。天地如此之大,难道就没有我韩信的饭碗吗?穷困潦倒的韩信马上想到了一张长期饭票——淮阴城外的那条河。河水就是他的饭碗,河里的鱼就是他的饭菜,韩信决定自食其力到城下钓鱼为生。
可怜的是,不知是因为韩信钓技太差,还是河里根本就没有鱼,搞得他有一顿没一顿的,大白天还常饿得满眼的星光灿烂。
那时候,有一群以漂洗丝絮为生的女人常聚在城河下漂洗,其中一个漂母可怜韩信,便好心赞助了他几团饭。须知,漂母的出现,让饱受世态炎凉的韩信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连几十日,他赖上了漂母这张短期饭票。
最后,韩信大言不惭地对老妇人说道:老人家,非常感谢您的救命之恩,将来我发达了一定会回来好好报答您的!
可是,漂母对韩信的话不但没有感动,反而一脸不客气地讽刺韩信道:我是看你可怜才让你蹭饭的,像你这般好吃懒做之徒,我还能指望你来报答吗?
漂母这席话,实在太打击韩信的自尊心了!然而,漂母只是善意的批评,下面这件事,对他来说简直就是奇耻大辱了。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淮阴集市上的一个无赖看见韩信,就对他招手叫道,你,那个带剑的,请过来一下。
韩信走上前去,莫名其妙地看着无赖先生,只见对方轻蔑地指着他说道:你就是那个蹭饭大王韩信吧,你饭都吃不饱,还整天佩剑带刀四处游晃,不觉得丢人吗?
韩信一听,默不作声。我本来就是流浪汉,带什么佩什么,那都是我的自由,要丢也是丢我的人,关你什么事?
这时,无赖故意抬高声音叫道:听说佩剑带刀的都是英雄好汉,你有胆今天就把我杀了,没胆就从我胯下钻过去,不然你就永远在我面前消失!
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赖先生只是开玩笑,吓唬吓唬韩信,过过嘴瘾罢了,就算韩信拂袖而去,顶多招来一场哄笑,没什么了不起的。但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韩信没有杀人,更没有逃跑,而是真的从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
这就是著名的胯下之辱。这不是正常人的思维,更不是绅士的作法,韩信人高马大,仪表堂堂,怎么会屈服于一个小小的瘪三呢?
然而,韩信这次的笑话是真的搞大了,一传十,十传百,迅速在乡里村间传开,从此被大人当成反面教材训诫子女。哪家的男孩子调皮捣蛋不听话,哪家的大人就拿韩信说事儿,我叫你烂,到时你烂成了一个韩信,谁还敢嫁给你!
事实上,历史总是充满着变数的,韩信一脚站在历史的B面,一脚站在历史的A面,是A是B完全由他决定。为了洗尽耻辱,韩信决定脱胎换骨,不久,他听说项梁在吴县造反,便带着那把长剑投奔项梁去了。
韩信走向造反之路,是历史必然的选择。在一个混乱的时代里,造反永远是一个暴利的行业,千百年来,造反行业几乎都是冒险家的正业,他们前仆后继,乐此不疲,就像萤火虫扑火,烧了一批又上一批,从未中断。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在那一场接一场的造反市场竞争中,真正一路笑着走到最后的人寥寥无几,更多的人不是丢掉性命,就是永远活在别人光芒万丈的阴影之下。
很不幸,从军伊始,韩信的命运就属后一种。
项梁死后,项羽主权,韩信的人生稍有起色,他被提拔为宫廷侍卫官(郎中令),职责就是没日没夜地替项羽站岗。站岗是不能满足韩信的,就好像一撮米不能满足一头狮子一样,韩信想用计策向项羽换取更高远的前途,然而又很不幸,狂妄自大的项羽根本就懒得睬他。
韩信又一次感觉到,在这个混乱人世想出人头地还真的不容易。于是,失望透顶的韩信只好决定跳槽。换工作,刘邦当然是个不错的老板,当项羽在戏水宣布罢兵时,韩信果断地投奔刘邦,随军来到了汉中。然而,韩信从刘邦那里却只得到一份滑稽的工作:仓库管理员。
仓库,那可是老鼠们的乐园,韩信对这份工作太眼熟了,这不是李斯年轻时在楚国做过的工作吗?当年李斯还因为粮仓里的一只老鼠刺激了他,才辞掉这份要油水没油水要前途没前途的工作,改学帝王之术,怎么我韩信也要干这居万人之下的活儿呀?
是啊,谁不知道这工作没前途呀,可是来都来了,得先找个站脚的地方吧?更不幸的事情出现了,韩信还没等自己站住脚,就惹了一桩杀头的罪。
我们已无法知道韩信犯的是什么罪,只知道在他和别人
夏侯婴,沛县人也。
职业出身:沛县政府司机。
为人特点:忠厚老实。在刘邦众多粉丝中,夏侯婴是粉丝中的粉丝,他的追星生涯从当沛县领导司机时就开始了。
从古到今,领导的司机都是很牛的,县长的司机可能会比局长牛,局长的司机可能会比股长牛。但夏侯婴是个例外,他不但和蔼可亲,心还贼好,夏侯婴每次出差经过泗水亭时,总要停下车来看望刘邦或听他吹牛,往往不到日落西山,他不会驾车离去。
更让人佩服的是,夏侯婴还因为保护好偶像刘邦不被下狱,结果自己不但挨了几百大板,还替刘邦蹲了一年多的监狱。
事情的发生纯属偶然,有一次刘邦和夏侯婴可能是拿着刀剑之类的互相打闹,刘邦却不小心伤到了夏侯婴。朋友之间出点意外也是正常的,回去贴个药明天继续上班吧,状况恰恰出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向官府告发刘邦弄伤夏侯婴了。
如果刘邦和夏侯婴是普通百姓,别人也不会吃饱了撑的要整他们,可问题就在于他们身份之特殊上。按秦朝法律,官威即代表皇威,夏侯婴不但是沛县领导的司机,同时也是秦朝候补公务员。候补公务员毕竟也是公务员,你刘邦弄伤他姓夏侯的,就是损官威,损官威也就是折皇威,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打狗也要看主人,你刘三伤到别人的看家狗,那是要受主人惩罚的。
更教刘邦哭死的是,他这个没有编制的亭长,也算公职之一,按秦朝那种比二十二条军规还要荒唐的法律来说,这叫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刘邦这下惨了。刘三不是傻瓜,他无赖是出了名的,所以他一口咬定夏侯婴不是他弄伤的,不信你们问夏先生去。于是,人家便去找夏侯婴对质,夏侯婴也一口咬定不是刘邦弄伤他的。
这下轮到夏侯婴麻烦了,官府突然反问夏侯婴:那到底是谁弄伤你的?
夏侯婴这下傻掉了。对呀,谁弄伤我的?难道告诉他们说是摔伤的?骗三岁小孩子差不多,那到底说谁弄伤我的好呢?
官府紧紧追问,夏侯婴支支吾吾半天说不出个所以然,官府便一下子发现了夏侯婴在说谎。可怜而又可爱的夏侯婴便被抓起来打,足足打了几百大板,打得我们的夏先生遍体开花,但还是没把刘邦招出来。
官府再也没力打下去了,就只好把他扔到监狱里。一年来,这件小事官府反反复复地查,越查越觉得无聊,最后干脆不了了之,把夏侯先生放出来,而刘邦也从此脱离了罪罚。
这就是传说中的夏侯婴,仁厚重义,忠贞不拔,以自己吃苦为荣,以出卖朋友为耻!一切都是天注定,当时监斩韩信这批犯人的,正是善良重义的夏侯婴先生。
刑场如战场,在很多小说或电影中,我们看到绿林好汉被押上刑场时,总喜欢喊出那句豪迈响亮的口号:砍吧,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当时,韩信这批犯人总共有十几个,韩信排第十四个,在他前面已有十三人被砍掉脑袋,轮到韩信受刑时,刽子手举刀准备落下,韩信突然抬起头看见了夏侯婴,本能地喊出了一句:
主上为什么不想着怎样得天下却要想怎么乱杀壮士呢!
这句莫名其妙而又充满着英雄悲壮气势的喝斥,仿佛一声晴天霹雳落地而来,夏侯婴大吃一惊,何人敢口出狂言?
何人?何人就是那个我,韩信,淮阴人,就是曾经那个人见人闪,鱼见鱼跑,鸟见鸟飞的流浪汉。
好一个流浪汉!夏侯婴走到韩信面前,只见他相貌非凡,威武有力。夏侯婴不由感叹,狂得好,狂得妙,这般气势轩昂的英雄杀掉多可惜呀。
于是,夏侯婴当即就把韩信释放,并请他入座畅谈天下军事。韩信口沫横飞,对答如流,夏侯婴发现韩信果然是真有才,立即向刘邦大哥推荐这条人中之龙。
刘邦一听到夏侯婴的推荐语就笑了,什么人中之龙,如果韩信是人中之龙,那我刘三不是龙中之龙了?不过既然是夏侯小弟引荐的,大哥还是会照顾你的面子的,刘邦便把韩信提为粮食总监(治粟都尉)。
怎么说,韩信总算是混到一个带长字的官儿了,换成谁或许也该满足了。然而刘邦错了,他太小瞧韩信的才气和志向了,韩信不但胃口很大,梦想也很大,天下没几个人能看出来,这个天生喜欢佩剑流浪的人有着怎样的雄心壮志。
李斯曾说,要当官,我就当最大的;韩信也这样说,要当兵,我也要当最大的。天下最大的兵是什么?那就是兵王,大将军。
吹牛有很多种,梦想也有很多种,一个曾经受过胯下之辱的人也想吹牛当大将军,玩笑开得太大了吧?韩信你心里想想就可以了,千万别说出去,一说出去狗都要笑跌倒了。但是,有一个人却不认为韩信是在吹牛,而是在进行一项庄严的事业,这个人就是韩信命中注定出现的生死一知己萧何同志。
萧何曾经私下和韩信有过无数次隆中对,他发现韩信的确并非池中之物,而是一条蠢蠢欲动的人中之龙。龙要飞天,不借风就借云,萧何就是传说中韩信的风和云,风云未动,潜龙又能奈何?
韩信知道,萧何很欣赏他,他也相信,再过不久,萧何会向刘邦再次推荐他。然而这一等,仿佛过了千年万年,萧何欣赏如故,而他的职位却仍然如故,韩信终于等得不耐烦了。韩信断定,萧何肯定是向刘邦推荐了,估计是刘邦又像项羽那样,没有把他当成大才看待!
又是个让人伤心的老板,渴望一鸣惊人的韩信再次失望了。
既然不被提拔,那就流亡去吧。天地苍茫,前路渺渺,大丈夫总得去寻找梦中的天地,只要逃出汉中,到别的地方或许还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
于是,韩信趁着一个月夜,毫不迟疑地逃跑了。
其实,韩信不是汉军中的第一个逃兵,而他逃跑也不仅是因为个人职位问题,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当时汉中的政治气候。
当时,刘邦率领江东子弟赶赴汉中,短短三个月中,已经有很多将领及士兵忍受不了思家的煎熬。这些想家的军人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他们对江东的思念,有的用歌声,有的用泪水,有的用梦乡,有的用飞鸿,有的用回忆,而更多的是选择逃跑。
逃,向家的方向逃。不管山高水远,路途坎坷,没有什么能挡得住回家的渴望,韩信于是也成了这一批批逃兵中的一员。
当萧何闻听韩信逃跑,立即策马狂追。
萧何才跨马去追赶韩信时,有人却这样告诉刘邦道:汉王,不好啦,萧丞相跑了!
跑了?刘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怎么会跑,你是不是看错人了?
报告的士兵又说,不会错,丞相是夜里骑着马跑掉的。
刘邦傻了一样地坐着一动不动。萧何就像他的左右手,他真的跑了,我这个汉王还有何用?刘邦突然想起了三个月前,萧何对他说的那何等豪迈何等坚定的话:卧薪尝胆,曲线突围。还有什么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这统统都是屁话。骗子,骗子!萧何是天下最大的政治骗子!
刘邦心痛得说不出话来。如果说汉军是一棵大树,那刘邦就是主干,萧丞相及将领们就是枝干,士兵们是树叶。真没想到汉中的生存环境恶劣到这般程度,初秋的风只轻轻一吹,树叶就全向东飞,连军中十几个枝干将领也纷纷自断而去,是不是到了最后,就只剩我这主干老死于这异地他乡了?
然而没过两天,哀伤绝望的刘邦突然听到一个吃惊的消息:萧丞相回来了。丞相真的回来了吗?刘邦立即叫人把萧何召来,丞相果然是回来了。
刘邦真是又喜又怒,他不由分说,破口大骂:快说,你为什么要逃跑?!
萧何听得一惊,连忙解释道:臣不敢逃跑,臣这是去追一个人!
刘邦:追谁?
萧何:韩信。
刘邦一听,啪的拍案而起,再次大骂:那么多将领逃跑你不追,偏去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摆明是想诈我!
萧何苦笑,他不慌不忙地给刘邦解释:大王息怒。正所谓诸将易得,可是像韩信这等举世无双的国士,那是打着灯笼去找也找不出第二个的。汉王如果只想继续待在汉中的话,那是用不上他的,如果想与项王争夺天下,除了韩信,天下再也没人能帮得上您的大忙的。
刘邦听了半天无话。过了一会儿,只见他叹了一口气,答非所问地说道:我也想打回老家呀,谁想呆在这鬼地方。
萧何眼前一亮,韩信的机会终于出现了。于是,萧何趁机对刘邦提议道,既然汉王不想待在这鬼地方,那就重用人才,为你冲锋陷阵呀。就比如韩信,应该大力提拔他,不然,即使捉回来一百次,他还是要跑一百零一次的。
刘邦久久地看着萧何,他不知道萧何这话到底是威胁,还是利诱。最后,他又叹息一声,说道:看在你的面子上,我就让他当个将军吧。
萧何笑着摇摇手,不行,你让他当将军,他也不会为你留下来的。
不当将军,难道非得大将军才行?好小子,要价真不低呀,萧何这哪里是推荐,简直就是敲诈!然而,刘邦又突然转念一想,既然萧何如此重视韩信,是骡子是马,何不让他拉出来遛遛?
刘邦:萧丞相难得推荐一回人才,那就听你的话,就让他当大将军吧。
萧何终于露出了胜利的笑容,真是好样的,汉王请放心,不拘一格降人才,苍天会给您回报的,我先替韩信谢谢您了!
刘邦:萧丞相别只顾着做好人,还是赶快叫那小子到我这里受印吧。
刘邦此言差矣,他真以为韩信是超级叫花子,他想怎么呼唤就怎么呼唤,那韩信和一个普通的家奴又有何本质区别?其实,当领导呼唤下属,或许对下属进行施舍,都是正常的。问题是,你得换个方式和态度让别人觉得你不是在呼唤和施舍,而是在抚慰和安置。
萧何当然不同意刘邦这种敷衍了事的做法,他不得不再次劝道:大王如此封将是万万不可的,大王待人一向傲慢无礼,呼唤将领就像吆喝小孩子一样,这是韩信之所以逃跑的原因之一。如果你真心想拜韩信为大将军,那么一定要选择一个良辰好日,斋戒沐浴,并且设坛场举行一个隆重的拜将仪式。
萧何这招就叫作秀。事实证明,萧何这个建议是相当及时、相当必要的,如果再不秀,士兵跑的就更多,再不秀,将领也会越来越少。既然拜将是一件大事,那么刘邦就应该借机大秀一场,不但要秀到底,而且要秀出水平,秀出人气,更要秀出锐气。
刘邦不得不被萧何高瞻远瞩的眼光所折服,他决定按萧何所说的行事,择日给韩信举行了一个隆重的拜将仪式。于是,刘邦拜将的消息迅速传遍军中,汉军上下立即沸腾,大家都纷纷猜测,到底谁会是汉军的大将军呢?
刘邦这个神秘做法,搞得每个人心里都痒痒的,这就好像买彩票,号码还没有开出来之前,每个人都有一份苍茫的渴望和期待。特别是劳苦功高的周勃、灌婴及樊哙等人,他们的希望和热情随着士兵们的欢呼声在高涨,他们过去是刘三的兄弟,现在更是刘三的左膀右臂,大将军印落在别人怀里,刘邦你良心上能过得去吗?
到拜将这天,诸将们屏气凝神,等待刘邦宣布结果。在无数双渴望和期待的目光下,只见刘邦庄严地走上高台,居高临下,威风凛凛:诸位听好了,汉军大将军,乃韩信是也!
刘邦一语犹如惊天霹雳,轰得汉营满军上下目瞪口呆。众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听都没听说过韩信,韩信?韩信是哪个瓜娃子,不会是张良老家韩国那边的什么亲戚吧?
正当大家大眼瞪小眼时,只见韩信庄重而自信地走上高台受礼,终于有人把他认出来了,这不是那个差点被夏侯婴砍下脑袋的家伙吗?
大家这才知道什么叫脑袋不够用,他们打破脑袋都搞不懂,韩信一没势力,二也没听说过有什么能力,竟然如此迅速飞升,这难道是他祖宗积德,或者他母亲埋对风水了吗?
这种情景,只有一个词最能形容诸将的心情,那就是:没劲。没劲是因为刘邦出招太猛了,完全超出了他们的智力范围和想象范围,更是超出了他们设想的游戏范围和规则范围。但是,既然来都来了,将印也有主了,那就暂且留下来继续看热闹吧。听说下面还有一个现场答辩和就职演说,那就看看刘邦和韩信是怎么收场的吧。
这时,典礼结束,诸位坐毕,刘邦当众问韩信道:丞相经常跟我说你怎么的了不起,请问你有什么良策教我走出汉中呀?
刘邦话语刚落,韩信就起身致谢:大王过奖,在下承蒙丞相恩宠,其实韩信并没有像他所言好得不得了。
刘邦微微点头,韩信这是谦虚,如果没有判断错的话,他这话将是个“但是”句型的转折句,其后面将是一片汪洋大辞。
刘邦错了。事实是:韩信不但没有半句转折,反而反问刘邦:请问汉王,如今跟大王争天下的人是项羽吗?
刘邦笑了,这不是废话吗,除了项羽,天下谁敢与我争锋?
韩信的第二个问题马上冒了出来:请大王自己掂量一下,您和项羽之间,哪个更勇猛剽悍?
刘邦一下子愣住了。你韩信吃错药了吗,今天大好日子,何必当众为难我?地球人都知道,项羽是天下第一武将,如果我比他还勇猛,会落到今天不得不拜你为将的地步吗?
韩信此种发难,用今天的话说,就好像是老板面试员工,可你韩信却突然反客为主,这不是让人家刘老板下不了台吗?这种场面,不要说让台上的刘邦脸色变得难看,就是坐在台下的诸将们,也无人不觉得他过于放肆。你韩信算哪根葱呀,抬得起你,也踩得死你,给你印是大将军,一脚踢你下台就什么都不是了。
现场的气氛因韩信的一句话而变得僵硬起来,大家都在等静静地等着刘邦发话,没有人相信,韩信会熬得过这惊心动魄的一刻!
刘邦抬头环视左右,只见他脸上的表情突然风卷云舒,带着一丝谦卑的笑意,很大度地回答韩信:不怕将军见笑,我实在不如项羽勇武!
在座所有的人,包括韩信在内,无不被刘邦深深折服。什么叫英雄,这才叫真英雄,敢于承认弱势,敢于面对现实,敢于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重重拷问。一个君王,可怕的不是有缺点,而是死要面子,打肿面孔充胖子。韩信想要的,正是刘邦这种勇敢的表现!
韩信终于要亮剑了,他已经等得太久了。今天,他要大胆地告诉全世界,什么叫韩信,韩信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而他要展现的,首先是一篇滔滔雄辩的演讲辞。
听说美国人有三大法宝,足令天下望风而逃,一个是核弹,一个是NBA,一个是口才演讲。前面两个法宝还马马虎虎,但是后面这个在下就不敢苟同了。殊不知,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纵横家们苏秦之流前辈,早就创立了伟大的雄辩演讲之风,他们凭着那三寸之舌,不但改变了命运,也改变了世界。
韩信是一名武将,而不是一名纵横家,所以他能够有一滔滔连绵的口才,这叫人实在惊讶。我们不敢说,韩信以下这篇就职演讲完美绝伦,但绝对入情入理,扣人心弦。在此,我就把它翻译出来,以供爱好演讲的同学学习:
项羽性情勇猛刚烈,发起脾气咆哮如雷,没有人不害怕他,他却不懂任用贤能,只会逞匹夫之勇,而无集团作战之心。
项羽对人恭敬仁爱,言语亲切,别人生病时,他甚至伤心落泪分他的饭给对方吃。但一旦到行封论赏时,把刻好的印角都摸平了,也不肯给有功的人,所以他只有妇人之仁,而无王者之胸怀。
项羽虽霸有天下,而不建都关中却建都彭城,只是固守自封,自大自私,而无王霸天下的眼光和雄心。
项羽不但背叛义帝之约,迁之到千里之外的江南,而且驱逐诸侯故主,任命他的亲信当王。他的军队所到之处,百姓无不遭殃受苦,所以他名为霸主,实则已失天下人之心,是个外表强悍内里却不堪一击的人。
综合以上四点,我认为:
如果汉王您朝项羽相反的方向去做,任用天下武勇之士,那还有谁是干不掉的呢?
如果把天下的城市都封给功臣,那还有谁是不愿意臣服的呢?
如果率领思乡心切的江东子弟打回江东去,还有谁是不能打败的呢?
还有,章邯等三秦之王背叛秦朝,项羽把他们的二十几万关中子弟兵全部坑杀,关中百姓早就恨死了他们。而大王您自入武关以来,秋毫无所犯,还跟关中百姓约法三章,百姓无不欢迎您当秦王。按义帝之约,本应该王关中,却被贬到汉中,关中百姓谁不痛恨项羽?
综上所述,大王如果要出兵攻打章邯等三秦之王,打通通往江东之路,我看您根本都不用费什么大力气,只需一纸文告就可把他们三秦之地搞定。
精彩,实在精彩!洋洋洒洒的五百字,一针见血,发人深省,如果非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演讲的风格,那就是:排山倒海。
韩信这番高谈阔论,让刘邦听得简直是如痴如醉,更是佩服得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对韩信顿时有了一种相识恨晚的感觉。刘邦终于懂得了一个道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这个乱哄哄的世界里,不是没有人才,而是你欠缺发现人才的眼光。萧何这个伯乐的贡献实在太大了,他不但帮了韩信,更是帮他刘三物色到了一个旷世将才。
韩信演讲结束后,刘邦按他得三人而得天下的理论,分别委任萧何和韩信担当不同角色的重要工作。萧何打后卫,主要负责到巴蜀之地收租收粮,保证军队供给。韩信打前锋,负责冲锋陷阵射门。刘邦本人打中锋兼队长,负责队伍管理,只差教练张良没有到位,但相信他不久将会归队。
接下来将是一场生与死的决赛,对手项羽一人兼职前锋、中锋、队长、后卫及教练,范增为副教练。由此看来,目前这场足球比赛式的楚汉相争,将以四比二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