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改土归流与苗疆之乱 父业子竟
雍正四年四月,鄂尔泰兵分三路,进攻长寨,一路途经谷隆,一路途经焦山,一路途经马洛孔。随后,鄂尔泰亲自来到贵州,到长寨等地巡视。
长寨等地是苗疆的心腹地带,这里的土司尤其猖狂。夏天,官兵们焚烧敌对土司的寨子,可是没有抓到他们的首领。副将刘业浚作战犹豫,迟疑不前,贻误战机。鄂尔泰便任命总兵石礼哈前去搜剿,石礼哈大获全胜,歼灭了敌人的首从,缴获弓弩四千五百多张,毒箭三万多支,铠甲和牲畜更是不计其数。
鄂尔泰便在这里设置参将营,扼守这一带的险要。鄂尔泰还在这里设立了保甲,推行保甲法。接着,鄂尔泰趁着余猛未歇,又在广顺、定番等地招抚了六百八十多个寨子。不久,在永宁、永丰、安顺等地招抚了一千三百九十八个苗寨。贵州西、北、南三面的局势逐渐稳定了下来,鄂尔泰便集中兵力向东面的苗岭山脉和清江、都江流域进攻。
根据鄂尔泰的说法,这里的苗患更甚于土司,对这里的苗人,连贵州土司都钳制不了。苗人地盘蔓延几千里,在这里盘踞着一千三百多个苗寨,古州在其正中间。
六年,鄂尔泰推荐贵州按察使张广泗率兵剿匪。张广泗是个实干型人才,他带兵深入古州地区和古州江流域,雷山县地区、九股河上游地区以及丹寨县等地区,也都被张广泗给降服了。张广泗拿下这些地盘后,在这里设置了厅县,安排了同知等官员处理民事,并在各地驻设官兵。
古州和台拱等地设置流官之后,土司的势力依然不可小觑,还没平定多久,苗人几次想暴动。雍正觉得,苗人如此不安分,一定是缺少教化,便安排几个大官到贵州去训导,可惜没有任何效果。
第二年,古州和台拱还是发生了叛乱。叛乱者以古州和台拱为中心,攻陷黄平,洗劫凯里,围困丹江厅,气势汹汹。雍正命哈元生为扬威将军,董芳为副将军,领兵剿匪。七月,雍正命刑部尚书张照为总理苗疆事务大臣,还让允礼、弘历、弘昼、鄂尔泰、张廷玉等人协助张照处理苗疆事务。
张照到任之后,反对鄂尔泰的改土归流政策,密奏雍正,改变改土归流政策,放弃苗疆,所谓放弃不是允许其独立,只是说不插手苗疆的内部事务。张照还拉拢哈元生一起弹劾鄂尔泰,哈元生是鄂尔泰一手提拔起来,不愿做这种忘恩负义的事情。张照转而拉拢董芳,不断在雍正面前夸奖董芳,诋毁哈元生。
张照是才名满天下的大学士,对军事一窍不通,他来到苗疆后,整天就想怎么搞垮鄂尔泰,心思很少用到正事上面来。在张照的理论轰炸下,雍正逐渐对改土归流的政策产生了动摇,到后来,他已经完全相信了张照的话,认为改土归流不是一个好政策。
乾隆即位后,罢免张照,重用张广泗,最终完成了改土归流的改革。
云南的土司也相当猖狂,乌蒙、镇雄、东川三个土府地域辽阔,土司势力强悍。这三个府以前都属于云南,朱元璋收取天下后,将这三府划归四川。明朝曾经打算在镇雄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后来因为当地的土司陇氏反对而作罢。康熙三十一年,清政府也准备对东川实行改土归流,但由于撼不动土司的利益,改革徒劳无功,流于形式。
雍正四年三月二十日,鄂尔泰建议雍正将东川再次划归云南,得到雍正的同意。雍正让总兵刘起元驻扎在东川,随后鄂尔泰奏请马龙州知州担任新任的流官知府。就这样,在东川成功地实行了改土归流,无非是增加了两种东西,一个是军队,一个是衙门。
接下来轮到乌蒙和镇雄了,乌蒙的土司是禄万钟,镇雄的土司是陇庆侯,两个人年纪都比较小,所以真正的权力掌握在他们的叔叔禄鼎坤和陇联星手中。鄂尔泰让刘起元招降禄鼎坤,禄鼎坤被招降后,禄万钟邀请陇联星一起攻打禄鼎坤。鄂尔泰遂派哈元生支援禄鼎坤,接连攻破关隘,禄万钟败退到镇雄。鄂尔泰又招降陇联星,陇联星投降后,禄万钟和陇庆侯等人逃到四川,后来也投降了。
就这样,乌蒙和镇雄也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哈元生因为屡建战功,很快就升为云南提督。
当然,在改土归流的过程中,叛乱是家常便饭,但也没有能阻止新政策的步伐。从雍正四年到雍正去世,接近十年的时间,基本上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南、湖北六省完成了改土归流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