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一辈子都在死磕的母子 顺治之死

我们来说说吴良辅这个人吧,能够替皇上出家,这种人跟皇上的关系那可是非同一般。吴良辅从小跟皇帝一起长大,既是顺治的奴才,又是顺治的伙伴。吴良辅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太监,由于顺治的信任,他很早就开始弄权,徇私舞弊贪污受贿。顺治对此也是知道的,但他为了袒护吴良辅,公然置自己制定的宪法于不顾。

顺治死后,在孝庄太后的授意下,康熙帝处死了吴良辅。

1661年1月30日,顺治突然宣布不早朝,并免掉诸王和大臣们在节假日向自己问候行礼。这在注重礼法的封建社会是非常反常的一种行为,顺治帝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呢?

第二天,《清实录》记载,这天“上不豫”,皇上身体不舒服。尽管身体不舒服,皇帝还是移驾到宣武门西南的悯忠寺,在这里督令工匠搭建戒坛,因为这一天正是吴良辅代他落发出家的日子。

从悯忠寺回来后,顺治就感到很不舒服。《清实录》对于顺治之死,记录得非常简单。清朝有两个皇帝的死亡记录非常简单,就是皇太极和福临这父子俩。我们发现这父子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他们死后,直接掌权的人跟他们关系不好。皇太极死后,最有权势的人是多尔衮。顺治死后,最有权势的人是谁呢?

不是康熙,是孝庄。

《清实录》记载:“上大渐(皇上进入弥留状态)。遣内大臣苏克萨哈传谕:‘京城内除十恶死罪之外,其余死罪及各项罪犯,悉行释放。’”

“丁巳(1661年2月5日)夜子刻(午夜十二点左右),上崩于养心殿。遗诏颁于天下。”

史书的记载就这么简单,从顺治皇帝感觉身体不舒服到死亡前后不到五天的时间。史书中丝毫没提到皇帝到底生什么病,是怎么死的,有没有给予什么治疗。

在顺治从染病到死亡这短短五天的时间内,从史书上我们是看不出什么波澜来的,但我们可以猜想其中的暗涌绝对是非常不平静的,因为这关系到大清的未来。

《清实录》虽然没有记载这段时间宫廷里的明争暗斗,但我们依然可以从时人的记载中了解到事情的真实情况。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形容枯槁、心如死灰。虽然他是全国权力最大的一个人,但觉得生活已经没意思,想遁入空门,结果连这点小小的心愿都完成不了。不过,让吴良辅代为出家之后,他总算是觉得完成了一桩心愿。

从悯忠寺回来后,顺治就趴下了。顺治不是抑郁而死,而是患上了天花。现在,天花很好治,但是在当时天花是个不治之症。天花的死亡率高达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如果患者没死的话,以后就不用担心再患天花了,不过脸上会留下标记:麻子。

谈迁在《北游录》里曾经记载过“驱疹”:


满人不出诊,自入长安(北京)多出诊而殆,始谓汉人之染也。于是民间以疹闻,立逐出都城二十里。而都城外俱满洲赐庄,彼瘘人子(穷人)安所适乎?多茹泪弃婴道侧,或恋一室,不能单外,至毙其子女,见闻交痛。……疹家报兵司马,即引绳度邻右八十步,绳以内,官吏俱不许入,都民始安。乙未(顺治十二年)春,仍逐痘如前,以驾(皇帝)在南海子(南苑),遂禁人南出。


谈迁这段话介绍了当时驱疹的过程,当时的看法是满人不出疹,入关之后才开始出疹,出疹的人中大多都死了,满人认为是被汉人传染的。这大概就是入关的代价吧,清军入关的代价实在是太小了,如果不是汉人没用、自相残杀、管理无能的话,中国就不会有清朝了。

承德避暑山庄不仅是一个避暑的地方,也是一个避痘的地方。清人对于避痘是非常重视的,康熙小时候就为了避痘,被保姆带到关外,但还是出疹了。

当时有一个文学侍臣曾经详细记载顺治驾崩的情景,这个人名叫张名宸,顺治驾崩后,他亲自参与守制尽忠活动,长达二十七天。

根据张名宸的记载,正月初二,顺治驾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落发为僧。初四,九卿大臣向顺治问安,发现顺治不舒服。初五,大臣们又问安,看到宫殿各门上的门神和对联全部都去掉了。初七,释放监狱里的犯人,本来人满为患的囚室里突然空空如也。后来,民间又传来圣旨,禁止炒豆,禁止燃灯,禁止泼水(民间避痘的习俗),大家才知道原来皇上生病是因为出痘。初八,各衙门的官员们洗漱完毕后,穿好朝服准备去上班,突然传来公文说,除了中堂和礼部,其他官员都可以回家了。中堂和礼部官员进宫必须摘掉顶戴,当时张名宸大惊,他知道按照惯例,肯定是皇帝驾崩了。根据张名宸的描述,他当时很震撼很悲哀,皇上才二十四岁,就突然离世,太让人伤心了……当时,城门全都紧闭,士卒们在城楼上戒严,街道寂寥,没有行人,气氛非常阴暗。到了二鼓,才宣布遗诏,当时凄风飒飒,黑云惨淡,气氛非常压抑。

另据《汤若望传》的记载,在继承人问题上,顺治与孝庄及文武大臣发生了冲突:


一位继位的皇子尚未诏封,皇太后立促皇帝作这一件事体。皇帝想到了一位从兄弟,但是皇太后和亲王们的见解,都是愿意皇帝由皇子中选择一位继承者。皇帝使人问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完全立于皇太后的一面,认为被皇太后选择的一位太子为最合适的继位者。这样,皇帝最后受到汤若望的劝促,舍去了一位年龄较长的皇子,而封一位庶出的、还不到七岁的皇子为帝位继承者。


我们都知道这位继承者就是康熙,康熙之所以能继位不是因为什么其他方面的考量,而是因为他患过天花。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顺治帝在得知自己患有天花后,急召亲王大臣们入宫讨论继承人问题。在继承人问题上,顺治坚持要从堂兄弟中选择一个。这就让人非常费解,他放着四个儿子不立,为什么要选择堂兄弟呢?有人推测,他这是为了发泄对皇太后的不满。其次,在摄政人选上,顺治一改祖宗旧制,拒绝从皇室诸王中挑选,这无疑是对多尔衮当年独裁专政的一种反抗。

孝庄得知顺治的意图后,让苏麻喇姑请汤若望到慈宁宫一趟。顺治这些年虽然一头扎进佛教,但是对汤若望一直非常尊重,他们之间保持着真挚的友谊。孝庄相信,汤若望一定能圆满完成这个任务。

顺治见到汤若望后,让他坐在御榻上,问他对继承人有什么看法。汤若望是个非常直率的人,有啥说啥,他明确地表示不赞同立堂兄弟。因为这么做不仅违反祖制,而且容易引起争执,对清朝和国家都不利。

顺治沉默了,良久才问道:“四个皇子年龄都很小,你说应该选谁?”

汤若望重复曾经对孝庄说过的话:“长幼不是关键,最关键的是选一个已经出痘的皇子。”

顺治当时有四个儿子,最大的是福全,八岁;其次是玄烨,七岁;至于陈氏生的常宁,只有三岁;钮氏生的龙禧,更小,只有两岁。头脑稍微正常的人就会把目标锁在福全和玄烨身上,这两人中,玄烨是出过痘的,而福全没有。

说实话,顺治对这四个皇子的父爱那是少得可怜的,当汤若望提到福全和玄烨时,估计顺治还要在脑子里搜索他们长啥样的。无论谁继承皇位,对顺治来说都无所谓。

初六的晚上,顺治感到病情加重,急召近臣学士王熙进宫,让他草拟遗诏。

正是寒冬深夜,宫中阴风阵阵,几个太监手提着宫灯,在黑夜中闪烁。王熙跟在后面,感觉仿佛能够听到鬼哭声。进入养心殿后,王熙跪拜,顺治强打着精神说:“我患痘了,恐怕时间不长了,你赶快听我的话,记下诏书内容。”

此时此景,心肠再铁石的人也免不了动容,王熙也不例外。不过他心里还在琢磨另外一层事,如果皇上诏书的内容跟太后的想法有矛盾,那该怎么办呢?

皇上一边说,王熙一边记,心里却想将来如何把皇上诏书的内容转陈给太后。王熙退下后,又在乾清门的书房里三次修改诏书。到了第二天,把诏书呈给皇帝时,顺治正在更衣,当时非常疲惫,没说要看诏书,只让王熙把诏书交给麻勒吉。麻勒吉是满洲正黄旗人,汉文化功底比当时许多汉人大学士还厉害。

当天晚上子时,顺治帝甍逝于养心殿。

顺治英年早逝不免让人觉得遗憾,有一个叫吴伟业的文学家写了一首长诗,暗示皇帝并没有死,只是出家去了。后来,金庸在《鹿鼎记》里采用了这种说法。

吴伟业是何许人也?吴伟业号梅村,江苏昆山人,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他和钱谦益、龚鼎孽并称为“江左三大家”,独自开创了“梅村体”诗歌。明亡之后,吴伟业为了保持名节,一直对清政府采取不合作的消极抵抗姿态。

顺治十年的时候,朝廷再三请他出山,入朝为官。吴伟业虽然很不愿意,但面对父母二老的请求,也只好勉为其难。入朝后,吴伟业做到国子监祭酒这个职位。在朝中待了四年,他便告老还乡。在吴伟业晚年,对于这段经历深感耻辱,认为侍奉清朝这四年“误尽平生”。

吴伟业死后让人在自己坟墓上题:诗人吴梅村之墓。这位大诗人被认为深得白居易遗风,是一代叙事诗高手。他曾写过一首《清凉山赞佛诗》,这是一首叙事性的长诗,确实很长,比《长恨歌》还长。诗人最喜欢说一些语带双关,含有弦外之音的话。其中有这样的诗句“可怜千里草,萎落无颜色”,大家认为这讲的是董鄂妃之死,董字拆开就是千里草。诗中的“南望苍野坟,掩面添凄恻”讲的是福临与董鄂妃生的皇四子早夭之事。至于“房星竟未动,天降白玉棺。惜哉善财洞,未得夸迎銮”,仿佛是说顺治并没死;“尝闻穆天子,六飞骋万里”——当时人认为这话很明显是说顺治到“西天”出家了。吴梅村因为在清朝当过官,跟皇帝比较接近,而且他又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所以很多人相信他说的,顺治没有死,而是出家了。

也有人根据顺治的遗诏断言顺治没死,而是出家了。人们很难想象一个将死之人怎么可能思维这么有条理、语气这么淡定,从国家大事到个人私事,侃侃而谈。顺治的那份罪己诏书更像是生前长时间拟成的,不像是临死的时候突发奇想的。王熙在记录诏书之后,作了三次修改,这也是很不寻常的。

像王熙这么特别的人,当时肯定有很多人围着他问:“皇帝临死前跟你说什么了?说来大家听听啊……”

王熙终生没有把皇帝跟自己的谈话告诉别人,连他的子孙和弟子都不知道。捂得越紧,别人就越怀疑。也许是真的什么事都没有,但你捂住了,难免让人想起“此地无银三百两”这个成语。

康熙当上皇帝后,几次奉皇祖母孝庄的命令上五台山,就是清凉山。这不免让多事的人怀疑是不是顺治没有死,而是在五台山出家。如果顺治不在五台山出家,康熙为什么几次去五台山呢?游山玩水,观赏佛教建筑一次也就够了。何况天下之多,寺庙何其多,为何偏偏就喜欢五台山?

怀疑归怀疑,想象归想象,这些东西并不能成为顺治出家未死的证据。因为有太多当事人回忆顺治临死前的情景,我们就不用别人的记录作证据,我们还是用老汤的话吧!

汤若望记载顺治临死的情景:“如同一切满洲人们一般,顺治对于痘症有一种极大的恐惧,因为这在成人差不多也总是要伤命的。在宫中特为侍奉痘神娘娘,是另设有庙坛的。或许是因他对于这种病症的恐惧,而竟使他真正传染上了这种病症。在这个消息传出宫外之后,汤若望立即亲赴宫中,流着眼泪,请求允许他觐见万岁……顺治病倒三日之后,于一六六一年二月五日到六日之间夜间驾崩,享寿还未满二十三岁。”

汤若望的中文没法跟吴梅村比,这个我们别介意,他说顺治死了应该是不会撒谎的。至于文中说顺治未满二十三岁,那是计算方式的不同,我们把顺治从娘肚子里的时间也算进去了。

顺治死前留下一份罪己诏,诏书里全是骂自己,口气很像是站在孝庄的立场上,所以很多人怀疑这份诏书“被修改了”。诏书中总共列举了自己十四条罪状:

一、在用人和管理方面没有效法祖先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而且汉化程度非常深,改变了不少满族的淳朴旧制,结果导致国家没有治理好,老百姓没生活好(以致国治未臻,民生未遂)

二、没能报答圣母布木布泰的养育之恩,于孝道有亏。

三、提前于圣母离世,反而让圣母哀痛。

四、跟宗室诸王贝勒们接触太少,给他们颁恩不多,导致关系疏远。

五、满洲八旗大臣,世代尽忠,竟不相信他们,反而相信和重用汉族大臣,导致满族大臣精神懈怠,没有心情工作。

六、个性好高骛远,不能虚怀若谷接受别人的意见,很多有用人才未被重用。

七、对一些不法大臣纵容姑息,明知他们有问题,还用他们。

八、国家财政负担很重,兵饷不足,宫中又奢靡浪费,“厚己薄人,益上损下”。

九、在建造宫殿和器物方面,务必要求精益求精,但是在治国方面却没有这种精神,不知道自我反省,不体察老百姓的辛苦。

十、不知道用礼仪克制感情,董鄂妃的丧礼办得过分隆重。

十一、仿照明朝设立太监的十三衙门,明知有弊端,还不以为戒。

十二、自己性情贪图安逸和闲静,和大臣们接触得少,导致上面和下面感情沟通不畅。

十三、自以为自己很聪明,听不进别人的劝告。

十四、明知道自己有错,还不及时反省,导致错误越来越严重。

在遗诏的后面,顺治点名让玄烨继位,命索尼、萨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人为辅政大臣。遗诏显然经过修改,顺治重用汉臣取得很大成就,显然不会以此自责。为董鄂妃,甚至连江山都不要,更不会自责说丧礼办得太过隆重。

顺治这个遗诏让人看起来感觉有些怪,历朝历代如果国家遇上天灾人祸,时局大乱之时,皇帝会下罪己诏。这么做既是向老天认错悔罪祈求保佑,又是向黎民百姓表示皇帝认错了,你们也该体谅体谅他吧!但是像顺治这样罪己诏的却是从未有过,这不是罪己,这完全是作践自己。不管自己做了好事坏事,一律说成是坏事,而且把痛骂自己的话赤裸裸地写进诏书里。我们知道,顺治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当了皇帝后,做了不少好事。他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就,就是因为重用汉人,现在反而说自己重用汉人重用错了,这不是荒唐吗?

好了,最后我们可以来评价顺治的一生了,我们不必说他是一个多好的皇帝,也不必说他是多么可悲的一个人。我们只需记住一点,为了追求自由,人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且很不讨人喜欢。

个性在历史中是首先被淘汰的——这也许是顺治给我们的教训。在个性解放方面,顺治是一个失败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