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大封诸吕 第五节 陆贾穿针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记载了陆贾弥合陈平、周勃关系一事,并认为此事成为陈平、周勃联手灭吕的前奏。
此事大致是:
吕后专政之时,大封诸吕为王,诸吕擅权。右丞相陈平担心自己阻挡不了,再给自己惹来麻烦。因此,常常一人独居思索。
有一天,陆贾前来拜访,一直进到屋里,陈平正专心思考,竟然没有发现陆贾进来。陆贾开玩笑地说:想啥事这么专心?陈平回答:你猜猜我想啥。陆贾说:你贵为右丞相,位居列侯,食邑三万户,可以说是富贵已经到了顶点。你还有啥可忧虑?要有忧虑也不过是忧虑诸吕和少主呗。陈平问:是的。那该怎么办?陆贾回答:天下安定,人们的眼睛盯着丞相;天下危险,人们的眼睛盯着将军。将相一心,那么士人会全心归附。天下即使有变故,权力也不会分散。整个国家都在将相的掌握之中。我常想和太尉周勃讲讲这个道理,周勃老是和我开玩笑,不重视我的话。
于是,陆贾为陈平出了几个主意。陈平采纳了陆贾的建议,拿出五百金献给周勃,并准备了精彩的歌舞和丰盛的酒宴招待周勃。周勃也以同等的礼节回报陈平,两人于是频繁往来。
陈平准备了一百位奴婢,五十辆车马,五百万钱,赠给陆贾作为餐饮费。陆贾因此周游于公卿大臣之间,名声极大。等到诛灭诸吕,立汉文帝,陆贾出了大力。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的这段记载成为吕后专权之时,陈平预谋消灭诸吕的重要材料,因此,也可以看作是吕后大封诸吕带来的严重后果。
吕后大封诸吕,让吕产、吕禄掌管南北二军,吕产做相国,可以说军政大权尽归吕氏,如此周密的安排是否可以保证吕氏宗族的长治久安呢?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中有关太尉周勃和右丞相陈平交往一事在《吕太后本纪》、《文帝本纪》、《陈丞相世家》、《绛侯周勃世家》中都没有记载,记载此事的只有《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文帝即位之后,重赏了周勃、陈平,也没有提及陆贾。如果确有此事的话,理应得到文帝的重赏;至少周勃、陈平会重谢陆贾。因此,我怀疑《郦生陆贾列传》的这段材料是否真实。
第一,功臣派反应温和;吕后专权,大封诸吕,刘姓皇族是最大的受害者。因此,刘姓皇族率先做出反应是符合逻辑的。元老重臣虽然也受到一定的伤害,但那是间接的。刘邦死后,吕后用的大臣是刘邦临终前交代的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并没有立即伤害到元老重臣。直至吕后专权的后期,吕后才任命吕产为相国,位居陈平之上。汉代的丞相设左右二人,右丞相地位高于左丞相。相国,一人,位在左右丞相之上。
吕产、吕禄分掌南军、北军,架空了太尉周勃,自然也引发了周勃的不满。但是,比起皇族派的三赵王被杀,这个伤害小多了。因此,功臣派的反应相对较为温和。
因此,陈平主动交往周勃为诛杀诸吕作准备可能性不大。
第二,陈平难以顾及皇权;陈平一生私心极重,多为自己打算。吕后专权的开始,即是由于他为自保而迎合吕后封诸吕为王所致。因此,他不可能为皇帝姓刘还是姓吕而过多思虑。对他来说,不管皇帝姓刘还是姓吕,只要自己能任丞相,能掌大权即可。如此自私的丞相,哪有闲心去考虑姓刘姓吕?
从文献的记载与事理的分析两方面看,这段史料都难成立。因此,这段史料不可能成为功臣派诛杀诸吕的预谋。
虽然没有文献表明功臣派在吕后擅权时期的反应,但是,功臣派对吕氏一党的跋扈相当不满,应当属实。
吕后杀功臣、诛皇子、封诸吕,把一个好端端的朝廷搞得乌烟瘴气。这么一位专横凶残的“女皇”,又会怎么处理与邻国的关系呢?请看:和亲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