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李元吉深夜会妻妾 王行本连战助武周

将士们看着并州城外空荡荡黑如墨色的大地,对面无灯无火空无一人。很显然,刘武周丝毫没注意唐军的行动。等他们列好阵准备战斗的时候,李元吉同志却下达了不可妄动的命令。李元吉开始了一番说教,他说:

“同志们,现在是决一死战的时刻,大家都准备好,从心理上,从生理上,都要做好最最充分的准备。我李元吉一定会和大家一起共渡难关的,所有人都要养好精神,原地待命!”

李元吉作出貌似很忙碌的样子,将马一夹,骑到一群女人面前。

李元吉如果真好色的话,倒也无话可说。可让人感到浑身痒痒的是,现在的李元吉不单单是好色这么简单了,他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目的。李元吉同志带来美女,不是要用美人计,不是要使苦肉计,更不是为了吸引敌军注意力。他眼前的这群美人,乃是自己的妻妾家小。那么,她们是来道别的?还是来问情的?是过来安慰的?还是过来亲嘴的?

都不是。

却见李元吉二话不说,拿起鞭子对着马屁股猛打一下,战马咆哮,嗒嗒前冲。十六岁的李元吉,老婆小妾加上安慰团妇女共计百十多号人齐齐跟着齐王跑了。那家伙,唧里呱啦什么声音都有,叫的,喊的,乱的,等等我,玛蝶侬,殿下!他们带着细软珠宝驰马于茫茫四野之中——逃回了长安。身在太原的窦诞、宇文歆痛了,痛得浑身哆嗦。

李元吉将士兵晾在城外,自己跑回了长安。这下大家明白了。

这是个什么事儿啊?

刘武周大军来到,发觉李元吉比裴什么寂的还日哄,交战还没开始,人就跑没了。就因为李元吉逃跑,唐军没有主将,太原土豪就将整个城池献给了刘武周,刘武周不费吹灰之力便将太原收入囊中。李渊第一时间听说此事,气得直拍桌子。他对礼部尚书李纲说:“元吉年纪小,不懂事,我就让窦诞辅佐,宇文歆负责策划,今天这件事,宇文歆要负全责,我要杀了他!”李纲说:“齐王年少疏狂,窦诞非但不劝阻,却比齐王更过分,弄得将士怨恨,百姓咒骂。宇文歆竭力劝谏,齐王不听,还说再劝他他就杀了人家,宇文歆依旧不卑不亢。此等忠臣,陛下怎么可以杀呢?”

李渊看着李纲,不再说话。

李纲出生于547年,到619年,已经是七十二岁高龄了,他不卑不亢,正直无私,曾经几次被弄臣杨素陷害,依旧没有改变自己不可折损的气节。李渊知道,在强权面前,诚实是一种奢侈的品质。而李纲这样不畏强权的勇者,大唐真的是太需要太需要了。

第二天,上朝。李渊招李纲和自己同坐御座,礼节周全。他对百官说:“我自从用了李纲,就再没有过滥刑。太原失守是元吉自己的错,与窦诞、宇文歆无关!诸臣不要再议。”按理说,李渊是个明君,但你仔细观察李渊朝堂上的讲话,就会发现有不合情理的地方:窦诞是干吗吃的?怎么不弄死他?

李渊不糊涂。

窦诞,男,李元吉的狐朋狗友。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襄阳公主的丈夫,李渊的女婿。李纲也知道让皇上除去一颗和自己骨肉相连的毒瘤有多困难,也就不再多说。李纲最近比较郁闷,因为皇上把调教太子李建成的任务交给了自己。这个李建成很让李纲苦恼,先前李建成经常叫自己先生,还整天说希望自己多提意见,其态度很让人欣慰。现在倒好,李建成亲近起了小人,还整天搁在眼前说自己坏话。李建成酷爱喝酒,喜欢耍酷,举杯邀明月,没事瞎琢磨。

李纲是李建成的幕府,为了劝李建成改邪归正,他煞费苦心,只可惜效果不是很明显。李建成该打猎打猎,该喝酒喝酒,根本不听李纲老头的抗议。

李纲苦劝不止,李建成依旧如故。

一怒之下,李纲告老还乡。

辞职信奉上,李渊阅览完毕,气得发抖,他骂李纲说:“你能当何潘仁的长史,却不愿当我的尚书,我刚让你辅佐建成你就想走,你什么意思?”李纲说:“没意思。”李渊不解,更加恼怒。李纲接着说:“何潘仁不仁,我极力劝谏,他能听,我无愧于心;皇上圣明,我说的话却经常石沉大海,让我侍奉太子,我向太子劝谏,太子也不听,我觉得肯定是因为我个人不行,愚拙之人最好不要出现在清明的地方。我是愚拙之人,必须走,否则会破坏你们父子之间的关系。”

李渊表情凝重,他刚才也就想吓吓李纲,目的就是留住他。听着李纲的解释,李渊想笑,可他不能笑,他一脸严肃地说:“不行,你必须留下来辅佐建成,说别的没用。”李纲无奈,被李渊任命为太子少保,詹事、尚书的官位也一并保留。李纲回到了李建成那里,第一件事就做得光彩卓绝。他向李渊提意见道:“太子酗酒严重,亲近小人。”

可是,李建成非但不听,还以冷眼相对,一副“死老头子该去死”的模样。李纲这么大年纪了,感觉很郁闷,再次要求辞职。李渊不许,仅仅除去尚书的职务,却依旧让其担任太子少保。内廷的事务和外廷一样,有的看不清,有的看得清。打了败仗,谁都能看见,说别的没用。

裴寂又和宋金刚杠上了。

宋金刚这个名字现在听起来兴许会让人想起大猩猩,但其实宋金刚是个挺不错的名字,金刚,梵文,神话中的犀利武器,翻译成现代名字就好比“宋思明”“宋世杰”一样,是个好名字。

十月,寒风,宋金刚带领大军一举攻陷了浍州,威逼虞州、泰州。这几个地方,是河东地区的重要地点,却也没重要到要命的程度。要命的地方名叫蒲坂,今天的永济市,秦、晋、豫三地交汇处,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这个地方应该算是唐朝的地盘,可惜有一位神人的灵魂在此地游荡,占据不走,是一股隐形而又变态的力量。如果裴寂不能保住河东,此地再打不下来,唐朝一半的领土就彻底完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王行本,尧君素的部将。他回到河东杀了闹哗变的将领,后据蒲坂。独孤怀恩到现在还没把蒲坂打下来,都快一年了。宋金刚攻陷浍州后,王行本表示愿意加入刘武周。这样一来,蒲坂、浍州等地相当于全部失陷。当年唐朝就是从这片土地打过来的,却被人一口吞掉了,跟让人掘了祖坟没啥两样。

作为一名优秀的河东特派大臣,裴寂认为:一定要将虞州、泰州的百姓保护好,不能给对方留下任何的机会。于是,他做出了他军事生涯中的第二个重大决定:

将所有百姓统统收纳在城内,聚集一处。将所有屯粮全部烧毁,不给刘武周留吃的。

裴寂认为坚壁清野是对付刘武周侵略的最好办法,执行起来也最快,不会出任何纰漏。的确,粮食烧了,家不能回,攻下城池也没吃的,宋金刚就是再傻也不会费劲打这样一座城池的。可惜,这是裴寂的判断,人家宋金刚可不这么想。没粮食吃的城池,依旧还是军事要地。

裴寂的做法惹怒了民众,为了反对裴寂烧粮,他们纷纷起义。夏县巨贼吕崇茂就是起义军中最为强盛的一支。他看准了时事,率众投靠刘武周。于是,气急败坏的裴寂先生做出了他军事生涯中第三个重大决定:

先打吕崇茂。

错了第一次,再错第二次,现在是第三次。

裴寂领着大军开向夏县。效果很明显,几个时辰后,唐朝大军被夏县叛贼所破,情况十分狼狈。至于为啥这么多唐军会被一帮乱贼打败,你就需要问问裴寂了,具体战略我也不知道,不过应该全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主意。裴寂十分困窘,向九*九*藏*书*网李渊呼救。

旋即,李渊派出了四员大将援助裴寂。

这四员大将是:永安王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侍郎唐俭。负责跟王行本干仗的独孤怀恩来了,李孝基也来了,大家都来了。裴寂有了这几位大将的帮助,相信不久便会把夏县攻下来。李渊知道,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一个小小的夏县,而是整个黄河以东地区。刘武周军势太过旺盛,实力浑厚,唐军不能跟刘武周硬拼。那么,河东怎么办?

要,还是不要?

这是个问题。

于是,长安城的百官进行了一次讨论。

刘武周和王行本攻势太猛,如果硬打,根本不可能取胜。多数官员认为刘武周的实力和唐朝差距不大,而占据的位置又十分有利,是否要过河赶走他们,应当慎重考虑。李渊也陷入了深思,元吉太原大败,裴监也没能保住介休,宋金刚新破浍州,王行本占据蒲坂,整体来说,没有一件事是对唐朝有利的。

打,要耗费不计其数的精力,不打,便会失去黄河东边的许多地区。现在的情况是,刘武周的实力,确实能冲过黄河,威胁长安,除非调集所有兵力对付,否则难以成功。有的同学就嘟囔,兵力不够,那就调集呗。

问:你以为萧铣、窦建德还有王世充都是白痴吗?

经过慎重考虑,终于,李渊下达了这样一份手敕(音:赤):

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

百官表示同意,无可奈何的同意。李世民不同意,在他心里,河东之所以不能打胜仗,完全是某些人领导能力不行。其实刘武周没那么可怕!

对于干啥啥不行,说啥啥不中的裴寂,李世民似乎也不想横加指责。他对李渊说:“太原是王业的开始,国家的根基;河东物产丰饶,是国家的钱库,如果就这么轻易放弃了,儿臣心有不甘。”李渊问:“你要如何?”李世民说:“要兵。”李渊问:“多少?”李世民伸出三根手指,说:“三万即可。给我三万精兵,我必当剿灭刘武周,恢复汾、晋之地,大唐兴盛,指日可待!”

百官一阵唏嘘,三万?开玩笑。

李渊就等着有个什么人站出来挑担子慷慨陈词一把,痛斥百官无能,自己担起大任。而此时,李世民站了出来。不甘心的李渊令关中所有的兵马统归李世民节度,让他一个人去面对强大的刘武周。

武德二年十月十二日(619年12月1日),李世民从自己的住所长春宫出发,率领大军开往河东,李渊亲自为他送行。此去经年,李世民要面对的,是刘武周一座又一座的城池,一个又一个强将。

宋金刚、寻相、王行本、尉迟敬德……

元亨利贞

裴寂:哥打的不是仗,是寂寞。

宋小刚:俺爸叫李刚!

宋金刚:你这是要死吗?

宋小刚:哦……俺爸叫金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