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杀人阱 第四节
赵彦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黑漆漆的牢房里,空气中弥散着一种牲畜粪便的腐臭味道。他下意识地摸了摸后脑勺,火辣辣地疼,还肿起一个大包。赵彦痛苦地摆动着脑袋,试图回想自己在晕倒前到底在干什么,可强烈的眩晕感把他的脑子搅成了一锅肉糜。
忽然他的手碰到什么软软的东西,赵彦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条人腿。他吓得缩了缩手,四下扫视,发现原来有另外一个人软软地坐靠在墙角,腿直直地伸过来。
“你是谁?”赵彦问。
“这个问题该我先问吧?”那个人说。赵彦伸手一摸,发现腰间的符节居然还在,连忙拿出来晃了晃道:“我是朝廷派来河内寻访逸儒的议郎赵彦。”
“寻访逸儒?”那人声音里带了丝嘲讽,“这年头,谁还会有闲情寻访逸儒?”
赵彦没理睬他的嘲讽。他头脑已慢慢清明,想起来昏迷之前到底发现了什么,心急如焚:“你是谁?这是哪里?”
“这里是温县司马家的坞堡,我叫司马懿。”
赵彦一愣,随即想起来这是司马家的二公子。可是这二公子怎么看起来如此落魄,还被关到司马家自己的监牢里来了?年轻人看出了他的疑惑,摸了摸自己的那条腿,嘿然惨笑:“如今司马家的人,大概都还以为我在外游猎未归,谁想到二公子竟被亲生大哥打断了腿丢在这无人知晓的黑牢中呢?”
赵彦看到司马懿的伤腿,便信了几分。听司马懿的口气,这似乎又是一个兄弟阋于墙的故事。这个时代,这样的事情并不罕见。司马懿似乎不愿意多谈自己的事情:“你又是为什么会被关进来?”
赵彦呆怔了一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自己确实不知道为什么会被关到这里来,只记得最后一眼是看到杨平的画像,然后不省人事。
“大概是触犯了温县的什么禁忌吧?”赵彦敷衍道。
司马懿见他避而不答,冷笑道:“你也不必隐瞒。既然是从许都来的,一定是为了我那杨平兄弟吧?否则也不会被我大哥关到这里来。”赵彦听到“杨平”这名字,手脚并用,朝司马懿爬近几步:“杨平?你也知道了?”
“嘿嘿,你以为我大哥为何打折我的腿,把我丢到这种地方来?真是为了争司马家的这点产业么?还不是为了许都的那个人。”司马懿有意放慢语速,观察着赵彦的神情。赵彦果然瞪大眼睛,沉声道:“你说的到底是谁?”
见赵彦如此急切,司马懿索性把脑袋往后面一靠,抬起右手指了指天空,闭目不语。赵彦看着司马懿的手势,眉头拧紧在一起,忽然叹道:“你说的不错,这天子与杨平之间的渊源,只怕远超我等想象。”
又一次听到“天子”二字,司马懿眼神爆出一团火花。他沉默了半息,挪了挪身体,给赵彦腾出点空间。赵彦爬过去,小心地避开他的伤腿,并肩坐定。司马懿示意他先莫要做声,侧耳倾听了一番,确定牢外无人偷听,方才说道:“曹司空对此怎么看?”
“曹操?岂能让那种人知道!”赵彦对曹操原本没有特别的恶感,但自从董妃死后,他变成了彻底的反曹派,对曹氏的厌恶之情,在这黑牢里更无掩饰。
司马懿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道:“其实我所知亦不多。只是一时好奇略做探听,才知道杨平竟与天子有了龃龉。”赵彦狐疑地看了他一眼,司马懿立刻改口道,“只是我不信这么简单,又深入探查,被人发现,结果……”他拍了拍伤腿,一脸自嘲。
赵彦同情地瞥了他一眼,叹道:“我又何尝不是如履薄冰。你没去过许都,没见过天子,不知道这祸事有多大啊。”
他原本对司马懿存了戒备之心,可如今看来,这人似乎与自己志向相同,加上两人同处黑牢,不免有同病相怜之心。司马懿冷笑道:“哼,我没见过天子,却见过杨平。他生得那么一副模样,如何不惹出祸来?”
这一句话仿佛一条带电的鞭子抽过来,让赵彦浑身俱震。他瞪着司马懿,颤声道:“你,你都已经猜出来了?”司马懿一脸凝重,头颅微微一动,也说不上是点头或是摇头。
赵彦突然间如释重负,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眼眶倏然湿润起来。他缓缓站起来,在这狭窄黑暗的牢狱里努力挺直腰,望着头顶一处透气的小窗口喃喃道:“我只道除了少君,世间再无人发现天子的异状。想不到在这牢里,竟也有知音。”
那小窗户外头有淡淡月色照射进来,司马懿借着月光,看到赵彦竟已是泪流满面。
长久以来,赵彦一直孤独地在许都奋斗着,无人倾诉,无人明白,蓄积了无数的压力,只凭着董妃的嘱托而勉力支撑着。当他看到老织工描述的杨平画像时,之前的种种线索霎时聚合到一处,一个他几乎不敢相信,却可以解释一切异状的结论呼之欲出:“天子已非天子!”知道谜底的一瞬间,那种强大的重负几乎把他压垮。
所幸他被丢入这个黑牢,认识了司马懿。当赵彦发现居然还有另外一个人一直在追查这件事,并和他得出了相同结论时,心中的负累陡然减轻了大半。
望着情绪激动的赵彦,司马懿忍不住暗暗得意,嘴角露出一丝得逞的笑意。其实他除了模模糊糊的几个关键词以外,根本什么都不知道。高明的谎话须得是七虚三实,说一藏十,这样别人才会深信不疑。司马懿对于许都之事旁敲侧击,故意说得模糊神秘,仿佛全盘在胸,实则一句实指也无。偏偏赵彦心事重重,听在耳朵里事事全中,不知不觉之中,便被套出了实情。
心防既破,接下来的交谈便行云流水,再无窒涩。赵彦从董妃去世前的嘱托开始,全都告诉了司马懿,这一说就是两个多时辰,其中大半时间是在絮叨董妃之事。司马懿随口应和,眼神闪烁不定。
其实赵彦对寝宫大火、董承之乱背后隐藏的细节知之甚少,除了猜测出皇帝被调包之外,别的也说不出什么。倘若是郭嘉或者满宠在这里,一听到天子已非天子,立刻便可以推断出大半真相。
尽管如此,司马懿听完以后,内心震骇仍是非同小可。任他再聪明,也想不到杨平的相貌居然和天子刘协一模一样,居然还取代他做了皇帝。
“这小子,难怪要中途装死,原来悄无声息地做了这么大的事。”司马懿舔舔嘴唇,心里说不上是愤恨还是高兴。他想的要比赵彦长远:杨平是杨俊亲自带出去的,换句话说,这件事杨俊也是策划人之一,但绝不是主要的。在许都内部,一定还有一股强大的势力来操作这胆大包天之事,目的是与曹氏抗衡。
为什么杨平和刘协生得一模一样?原来的刘协去哪里了?到底幕后主使是谁?这些司马懿都不知道,但他心里清楚,眼前这个人,掌握着杨平的生死。只要他回许都多说一句话,杨平便会万劫不复。
这种危险人物,杀不能杀,放不能放,要如何处置呢……
司马懿想到这里,多看了一眼赵彦,后者还沉浸在对董妃的追忆之中。通过刚才的对谈,司马懿已经确定,赵彦是个痴情种子,情绪易波动;他绝非是曹氏一党,也非汉室一派,一直是孤军奋战——这一个判断,对接下来的行动至关重要。
“你必须要回到许都去。”司马懿对赵彦道,语气非常严重。赵彦抬起头来,有些茫然。司马懿肃然道:“行百里者半九十,你既然已触摸到了真相边缘,又岂能前功尽弃,有负董妃之托?”
赵彦听到董妃的名字,神情恢复了一点活力,望着月色喃喃道:“你说得对,少君还在天上看着我,我不能就这么放弃……”可他转眼之间情绪又变得低沉,“可如今你我身陷牢狱,怎么出得去?再说,你那大哥恐怕也参与了阴谋,他连兄弟之情都不顾,又怎会放过我?”
刚才司马懿有意无意地暗示,司马家在这件事上涉入很深,自己也是因为发现真相而被投入牢狱。若非如此,司马懿便无法取信于赵彦。果然赵彦听出了暗示,深信不疑,把司马懿引为同路知己,这才有后面那一番剖白。
司马懿道:“只要你在此起誓,回到许都一定要查明最后的真相,我便可帮你。”赵彦又惊又疑:“你能怎么帮?”他只道这年轻人是在安慰自己,一个身陷黑牢又断了腿的瘸子,能有多大用?
司马懿伸出手指,指向牢狱里某一处角落,傲然道:“再怎么说,我也是司马家的二公子,有些底牌,我那大哥也是不清楚的——那里墙角有处破洞,是前年撞破的,后来修补了一下却不牢固,若是用指爪抠破,便能出去。”
“那你自己为何不用?”
司马懿拍了拍自己的伤腿,一脸苦涩道:“我和你不同。我腿已残,如何能逃?再说即便逃出去,又能去哪里呢?”赵彦顿觉热血翻涌,起身大声道:“我背你出去,咱们一起去许都!”
司马懿摇摇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成大事者,岂可拘牵于这些。你只要能返回许都,查得真相,便够了。”
“这,这怎么行!”
司马懿厉声道:“如今我已至此,若你连最后的真相都无法查实,怎对得起我?怎对得起董妃?”
他早看穿了赵彦的软肋是董妃,果然这名字一提出,赵彦立刻沉默下来。赵彦思忖片刻,抬起右手,三指向天,郑重其事道:“我赵彦向天起誓,此回许都,不查证天子真相绝不罢休,如有半点迟疑,甘受雷殛。”他又俯身下去,握住司马懿的手,一字一句道,“我在司空西曹掾里有相熟的朋友,等回到许都,一定设法让他把你征辟入司空府。这样你就安全了。”
西曹掾代表了曹操选拔人才的意志,陈群如果要征召司马懿,那司马家肯定不敢再对他下手,否则无法向曹司空交代。
赵彦能想到这一点,说明他对司马懿已是彻底信任,推心置腹。那些看不见的丝线,在悄无声息之间已被司马懿全都挂在了赵彦身上,只消他轻动手指,木偶便会随之起舞,如臂使指一般。
接下来的问题,便是如何让木偶在不引起曹氏警觉的前提下,一步步走向毁灭。这对于司马懿来说,并不容易,毕竟他对许都内情几乎一无所知。
“你此去许都,切记谁都是不可信任的,这等秘辛,不可与任何人说。”司马懿谆谆叮嘱道,“你看,一涉及这件事,连我亲生父亲和大哥都不顾骨血之情,遑论许都那些居心叵测之辈。”
赵彦点头称是,又问道:“那我该如何查实真相?”尽管他现在确认皇帝和杨平相貌相似,但猜想毕竟是猜想,如果没有确凿证据,不算完成董妃的嘱托。
司马懿等的就是他这一句话,他微微一笑,将赵彦扯近,在耳边低声说了几句,赵彦听完以后,面露惊恐:“这,这真的可行么?”司马懿阴恻恻地回答:“此举虽德行有亏,却也是唯一的办法。”赵彦犹豫片刻,看了看司马懿的伤腿,又望了眼那皎洁月色,终于一咬牙,狠狠道:“好吧!就这么办。”
司马懿从怀里掏出一样东西递给赵彦:“必要时候,你将这东西拿出来,自会有大用场。”赵彦接了揣入怀中,冲他深深一揖,然后转身走到那墙角,开始摸索着那新补的墙洞,试图抠开一条生路。
望着赵彦费力地扒着墙壁,司马懿如释重负地闭上眼睛,默默在心里念道:“义和啊义和,我能做的就只有把这个隐患送到你手里了。你可要自己把握好,再不要搞什么无谓的怜悯,辜负我一番心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