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王安石变法 第一节 出任地方官
王安石生长在一个世宦之家。他的父亲名叫王益,进士出身,天禧年间,在临江军任通判。尔后,在24年的仕宦生涯中,王益始终辗转在外府州任上。青少年时代的王安石跟随父亲南抵广东路(今广东韶关),北达京师开封,游历了大江南北不少地方。南北迁徙,虽然生活上不够稳定,但使他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王安石自幼酷爱读书,博学强记,运笔如飞,写一手精妙文章。他“少习孔孟”,稍长涉猎了诸子百家之书及《难经》、《素问》、《本草》等书籍,丰富了自己的学识。王安石读书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将书本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而不盲从。他还注意向社会学习,虚心地求教于农夫、女工。王安石曾说:“善于学习的人读书,追求的是真理。凡是有道理的,樵夫、牧民的话也要听从。言而无道理的,即使是周公、孔子也不敢顺从。”宝元二年(公元1039年)二月,王安石19岁时,父亲王益突然病逝了。全家数十口人,生活顿时陷入困境,时常以野菜充饥。在江宁的三年守丧中,贫困的日子锻炼了他刚毅倔强的性格。社会上的贫富悬殊,使王安石对下层社会劳苦大众的饥寒更加同情和理解。他在入府学读书之时便在思索着社会改革的问题。
仁宗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王安石赴京师开封参加礼部考试。主考官将他拟定本科状元,并把卷子进呈御览。因其赋中有“孺子其朋”一句,触犯了“朋党比周”的忌讳,而改列第四名。考中进士后,王安石被派往扬州担任签书淮南节度判官厅公事,即充当知州韩琦的一位幕僚。在扬州任事期间,他仍发奋自励,读书经常通宵达旦,凌晨小睡一会儿,便匆忙赶到府内办事。王安石就这样,在扬州紧张地度过了三年的时光。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王安石在扬州任职届期。按照宋代选拔官吏的制度,中高第的进士派任期满后,许可向朝廷呈献文章,求试馆职,进入中央昭文馆、史馆等号称储才的机构中供职,这样可以官运亨通,飞黄腾达。王安石没有选择这条路,他希望能利用在地方作官之机,实践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于是请求到外地州县任职。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初,他出任鄞〔yin寅〕县(今浙江宁波)知县,在职将近三年,治绩斐〔fei 匪〕然。
鄞县临江傍海,是自然条件不错的地方。但多年来,河渠工程失修毁坏。王安石上任的第一年,就利用农闲时节发动百姓兴修水利。当年农历十一月,他翻山越岭,不辞辛苦,走遍全县东西14个乡,亲自督劝村民疏浚川渠,修筑堤堰,蓄水防旱。王安石重视水利建设,调治河道,疏通陂塘,使全县居民大获水陆之利。全面治水,发展生产,这是王安石任内的第一德政。每年春季青黄不接的时节,当地的豪强兼并之家都趁机大放高利贷,盘剥广大贫苦农民。王安石到任的第二年立即采取措施,打开县衙粮仓,将库存的粮食借贷给生活困难的自耕农。秋收后,加二分利息连本还清。这样,既帮助居民度过春荒,又使官仓粮食新陈相易,受到人们的普遍赞誉。低息借贷粮谷,帮助农民解决燃眉之急,这是他任内的第二德政。王安石到鄞县后,深感地方文化落后,人才缺乏,不利于移风易俗,实现全县大治。他决定以教化为先,兴办县学。把唐末五代以来改为孔庙的州县学堂,又重新恢复为书院,邀请四方有名的学者充当教谕。办学兴教,人文蔚起,这是他的第三德政。王安石遍施惠政,深得鄞县人民的拥护和爱戴。
皇祐三年(公元1051年),王安石调任舒州(今安徽潜山)通判。通判地位略次于知州,主管监察和赋税钱粮。这时,宰相文彦博多次荐举王安石供职文馆,朝廷也特令召他入试。他总以家庭贫困和亲人年迈为理由辞谢了。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王安石调往开封,与司马光同为群牧司判官,但他经常思任州县官职。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朝廷批准他到常州(今江苏常州)任知府。宋代中期以来,朝野的风气日趋奢靡。州郡长官上任,骑着高头大马,随行的官员士卒前呼后拥,好不威风。王安石从开封到常州赴任,骑着一匹驽〔nu奴,劣马〕马,所带皆日常旧物,随从无几。尔后,又从常州任上调往江宁,任江南东路提点刑狱,职掌司法和刑狱。在职期间,他建议调整了国家榷〔que却,专卖〕茶制度,放开让茶商贩运行销,官府收税。调动了茶民和茶商的生产积极性,国家从中获得了较大的利益。
王安石是一位有魄力的实干家,从作鄞县知县起,到任州路长官,每到一地,他不同于一般官僚,因循苟安,终日淫逸享乐,而是面对社会实际,兴利除弊,进行改革。这些实践活动对王安石日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完成他改革社会的总体设想,无疑是积累了非常宝贵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