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木板船和风帆的出现

我们的祖先对筏和独木舟不断地进行革新,结果出现了新型的木板船,由筏和独木舟发展到木板船,这是造船史上的飞跃,它开辟了航海史上的新时期。

木板船的出现大约是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夏朝。据传说,黄帝的大臣共鼓和货狄发明了舟,颛顼〔zhuanxu专须〕发明了桨、篙,帝喾〔ku库〕发明了舵和橹,尧发明了纤绳等等。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这些航海工具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在使用的过程中加以改进和完善的。1980年,在河南省偃师县的二里头,考古学家找到了夏代遗址。在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夏代的铸铜和冶炼作坊,及青铜锛、凿等工具,说明由于金属工具的出现,夏代生产力进入了飞跃发展的阶段。这时也有了规、矩、准绳等木工生产工具。夏朝建造木板船的条件已经成熟。

《论语·宪问》有“羿〔yi益〕善射,奡〔ao傲〕荡舟”的记载。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羿是善于射箭的人,奡是善于操纵舟船的人。奡是古代传说中的大力士,是夏朝寒促的儿子,能在陆地行舟。颜师古注说:“奡,楚辞所谓浇者也。”所以奡就是浇,是一个人。“浇伐斟寻,大战于潍,灭之。”(《竹书纪年》)“覆舟斟寻,何道取之。”(《楚辞·天问》)这些记载说明:奡奉命灭斟寻,用了水上攻战荡舟的技术。可知夏朝时已有熟练从事操纵舟船而闻名于世的人了。

夏朝时,一些滨海夷族与中原王朝已建立了臣属关系。古籍说:“夷有九族”,如“九夷”、“东夷”之类,原居于我国东北地区,据《竹书纪年》说,帝芒十二年,命九夷东狩于海,获大鱼。说明夏朝时已有能力组织沿海居民到深海捕鱼,也说明这时的航海工具已脱离了筏和独木舟的阶段。否则,到深海捕大鱼是不可能的。

造船业的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到了商代,人们已能制造重达875公斤的、有精细花纹的司母戍大方鼎了。从商代的遗址看,当时已能建造宫室、楼房、城墙,已有锋利的青铜切削锯刻工具,还有用青铜制成的斧、刀、锯、凿等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制造大批木板船成为可能。

随着生产的发展,产品有了相对过剩,接着就会出现商品交换和货币。在河南省偃师县二里头夏文化遗址中发现了12枚仿制的骨贝和石贝。而“贝”在古代是起货币作用的,说明夏代就已有了商品交换。


商代饕餮纹鼎“(上汤下皿)”字

到了商朝,人们已能利用舟船进行商业活动。据上海博物馆所藏殷商时饕餮〔taotie涛帖〕纹大铜鼎的一个铭文“(上汤下皿)”字可知当时商品交换和水上运输的关系。这个字形是告诉人们在木板船上乘着两个人,其中一个人以手执楫在撑船,一个人挑着贝币或货物,说明当时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已需要经常使用木板船了。在河南安阳商朝遗址及墓葬中都出土过许多海贝、象牙、鲸鱼骨,这些都是海中产物或海外交换而来的产物,没有航海事业,这是不可能的。再从甲骨文的几个“舟”字字形分析:


甲骨文“舟”字图

“舟”字上有二或三条横,表示当时木板船上纵横材料的安排方法。用横梁(横板)加强船体横向强度并形成了3—4个分段隔舱,它也能使船体纵向舷板的接头钉在横架上,用短板可以接成长板船。可知商朝的船只已脱离了独木舟阶段而进入木板船阶段了。

木板船是怎样产生的呢?由于独木舟的容量有限,人们开始在独木舟的四周加上木板,以增大容量。原来的独木舟就逐渐变成船底了。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圆底独木舟逐步变成了船底中线处通连首尾的主要纵材,即“龙骨”了。也就是演变成尖底或圆底的木板船了。而平底独木舟就逐渐演变成了平底木板船底中心线上的一块板。这时,事物起了质变,完全不同于独木舟的新船——木板船就出现了。

对筏也进行了改造,人们也在筏的四周安上木板。筏也演变成了木板船。木板船原名“舢板”、三板,最简单的木板船莫过于“三板船”了。全船由三块板构成,即两块侧板和一块底板。底板的两端以火烘弯后向上翘,这也就是现代“舢板”船的祖先。

由于造船业的发展,殷商时,帝王们已经可以用大量船只追捕逃亡的奴隶了。甲骨文中有这样的记载:癸酉这天进行了占卜,问:逃亡的奴隶能追回来吗?殷王看了卜兆说,可以捉到。可能在甲戍日或乙亥日捉到吧(即明天或后天捉到),可是甲戍日发现奴隶们过了河,于是就出动船只去追捕,由于船只被陷搁浅了,所以没有得到捷报,15天后即丁亥日才捉到了逃亡的奴隶。

商代开始发展的古代港口有番禺(今广州),《史记·货殖列传》说番禺是古代越族的一支——扬越人创建的滨海港口。殷商之人可自此远航取得珠、玑、犀、玳瑁等物。

木板船产生以后,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它的抗风能力较差,只有当抗风浪能力较强并能借助自然风力进行较远距离持续航行的木帆船出现后,人类的航海活动才能更为主动。

关于帆的发明,传说夏夷作帆(《淮南子·物原》)。据说,禹是受到一种叫鲎〔hou后〕鱼的启发。鲎鱼的形状很奇特,是一种有甲壳的鱼,身体扁而宽,像螃蟹,有12只脚,尾巴细长,像剑一样,眼睛长在背上,嘴长在肚腹之下,而背上还生有高七八尺的鳍〔qi齐〕。每当有风吹来的时候,鲎鱼的鳍就高高挺起,它能借助风力前进,没有风的时候,它的鳍就收拢起来了。在鲎鱼鳍的启示下,人们就发明了帆。不论自然界是否有这种借助风力游泳前进的鲎鱼,帆的发明肯定是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体现,是实践的结果。风帆也像木板船一样,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也是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

至少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等字形很像船的帆。甲骨文中的“帆”字写作“”,亦作“”,“帆”字在楷书中写作“凡”,应该是风帆的象形字。甲骨文中的“”(般)字的意思是使船旋转。字形象征一个人手拿工具使船旋转或移动。说明当时船上已设有推进工具。有的学者说“凡”字就是船上的幔,其形状像帆,所以甲骨文中的“凡”字就是“帆”字。甲骨文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戊戌卜,方其凡。”它的意思就是说,戊戌这一天占卜,船(“方”就是舫、船之意)上必须(“其”就是“必须”之意)挂帆。

可见至迟到了商代时,我国已发明并使用了风帆。船上有了帆,这就大大推进了前进的速度。这是船舶推进动力的一次飞跃,这也是人类对自然风力资源的具有创造性的开发。木板船上使用了风帆,就可以因风致远,使航海范围日益扩大,向大海的深远处发展。

从甲骨文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人们对风力已有所认识,按照风力的大小,把它分成四个等级:即“小风”、“大风”、“大掫〔zou邹〕风”(大骤风)、“大狂风”。风力的大小与航海有密切的关系。风向也很重要。商代已知东、南、西、北四方风。春秋战国时又知八风与十二风。“何谓八风?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liu遛〕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吕氏春秋·有始》。十二风即十二辰,也就是子至亥的十二地支。战国时期编写成的《周礼》把风作了十二个分类,认为十二个辰(即地支子一亥)都有风。它不仅有十二个风向而且与十二个月以及季节都联系在一起。据此可列出十二辰风表。

十二辰风表

地支及月份季节风向
子是正月风向来自北(北风)
丑是二月风向来自东北偏北
寅是三月风向来自东北偏东
卯是四月风向来自东(东风)
辰是五月风向来自东南偏东
巳是六月风向来自东南偏南
午是七月风向来自南(南风)
未是八月风向来自西南偏南
申是九月风向来自西南偏西
酉是十月风向来自西(西风)
戌是十一月风向来自西北偏西
亥是十二月风向来自西北偏北

十二辰风揭示了季风变化的基本规律,对于海上航行预测气象极为有用,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十二辰风分类法仍可用于现代。它比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的希巴洛斯发现季风早300多年,比埃及人发现季风早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