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隋唐散乐百戏的繁荣 第二节 空中伎、呈力伎
唐代杂技艺人,吸收了汉魏六朝时寻橦杂技艺术,并有了新的发展,被称作空中伎、呈力伎。在表演时,一人以头顶长竿或以肩扛竿,另外有一人或二、三人缘竿而上,进行表演,亦称作顶竿、爬竿、上竿、立竿。在日本今存的一幅800多年前的古画卷《信西古乐图》中,描绘了唐朝传入日本的杂技表演通俗画卷。其中就有爬竿、顶竿、索上跳绳、索上走高跷、抑格倒立等内容。据崔令钦《教坊记》记载,唐玄宗在洛阳天津桥南设“大酺”时,有一小儿能翻筋斗,迅速爬到长竿上,先倒立拿大顶,然后松开双手,仅用头顶着竿子,最后“翻身而下”,动作惊险,技艺绝伦,使在场的观者如醉如狂。诗人张祜作《大酺乐》诗,赞美其盛况:
小儿一伎竿头绝,天下传呼万岁声。
在唐玄宗时的艺人裴承恩、赵解愁、侯大、范大娘子、刘交父女等,都是擅长于此技的高手。
图15 抑格倒立(见《信西古乐图》)
表演惊人劲力的艺人被称作呈力伎,起源于先秦时角抵、角力、举鼎,后来衍为“夏育扛鼎”、“神龟负岳”(宋代王溥《唐会要》)。据唐朝魏征等撰《隋书·音乐志》记载:
为夏育扛鼎,取车轮、石臼、大瓮器,各于掌上,而跳弄之。
由此可知,这项表演不单纯是表示劲力,还讲究技巧。这种呈力伎在唐代得到新的发展,并与空中伎互相配合,相映成趣。据郑处诲《明皇杂录》记载,有一次唐玄宗在勤政楼前“罗列百伎”,教坊中有位叫王大娘的杂技艺人在场上献技。她头顶着高高的竹竿,竿上制有类似传说中“瀛洲、方丈”的神仙道具,还有一个小儿手执绛节竹杖,出入于神山之中。当时年仅10岁的“神童”刘晏,奉杨贵妃之命作《咏王大娘戴竿》诗云:
谁得绮罗翻有力,犹自嫌轻更著人。
此中王大娘表演的“戴竿”即是“呈力伎”,她不仅表演顶竿的技巧,还表现出惊人的劲力、体力。唐代人比较喜欢顶竿杂技,尤其喜欢观看女力士表演的“呈力伎”,当时有不少文人以诗文记其盛况。诗人顾况作《险竿歌》描写顶竿女艺人的高超技艺:“盘旋风,撇飞鸟,惊猿,树枝褭〔niao 鸟〕。”诗人王建《寻橦歌》云:
纤腰女儿不动容,戴行直舞一曲终。
回头但觉人眼见,矜难恐畏天无风。
险中更险何曾失,山鼠悬头猿挂膝。
他不仅描写女艺人惊人的技艺,赞美她险中弄险,百无一失的不凡胆识与身手,还欣赏她的风度与舞姿。呈力伎女艺人,在表演时头顶着长竿及竿上的艺人,还要随着乐曲歌声作出优美的舞姿,一曲终了,她“满脸生颜色”,仍是那么从容、妩媚、健美。
唐代敦煌壁画中,有一幅《宋国夫人出行图》,图中有描绘呈力伎、空中伎的生动内容。图中一个艺人穿着短衣短裙,单脚独立,头顶一根长竿,在竿上端有块横木,成十字形。在竿顶尖上,有一演员双手握竿,正起大顶,而在横木左端一艺人单手抄木,身子下垂,悬在空中,右端一艺人双手握横木右端,身子下垂,将右足蹶起。在横木下数尺的长竿上,还有一艺人用单臂两足挟竿,做旋转动作。这组杂技表演,姿式各异,俱尽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