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汉魏六朝百戏的形成和发展 第七节 庙会与狮子舞

魏晋六朝之时,由于佛教在中国盛行,在许许多多地方建筑了寺宇,仅洛阳一地在北魏时就有佛寺几百所。在佛庙之前,常常举行庙会。在庙会上,一是做法事,扩大佛门的影响;二是大集会,买货卖货,并演出百戏。庙会的兴起,为杂技、幻术的演出提供了新的、更方便的场地,对杂技、幻术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同时由于杂技、幻术的表演也为庙会和寺院招徕了众多的香客,产生较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狮子舞是受上古时原始乐舞的影响,当时“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就是模仿动物的乔形舞蹈。但狮子舞的出现,有文字记载却是在汉代,在魏晋时期较为盛行。

后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一书,就记载了当时庙会中舞狮子的情况。洛阳长秋寺于每年四月初八纪念释迦牟尼佛诞生。在浴佛节时,由白象驮着一尊用金玉装饰起来的佛像,法相十分庄严,前面有辟邪、狮子开路,后面跟着长长的一队杂技艺人表演,有马技、吞刀吐火、顶彩竿、上大索等“腾骧一时”,四周观者如墙,因“迭相践跃,常有死人”的事发生。浴佛节是各大寺院极热闹的时节,大开庙会,隆重庆祝。不仅梵音法乐之声传闻数里,而且有动人的杂技表演,以致来看热闹的人数很多,规模很大,相互拥挤,有时会出人命。早期的狮子舞,主要出现在庙会上,而且是很重要的表演项目。

狮子舞是佛门的重要乐舞。它是由人扮成狮子,在脖子上挂着一串铃铛,摇铃阵舞,十分雄壮。其实狮子并不生于中国,主要产于非洲及南美巴西一带,身长七、八尺,头圆而尾巴细长,毛呈黄褐色。雄狮有一头极威武、极好看的鬃毛,吼声可传数里,十分吓人。传说群兽闻之,无不慑服。佛教取其能发大声震动世界,借以比喻佛门之神威,所以讲究“狮子吼”。据《普曜经》记载,释迦牟尼佛初生时,“放大智光明,照十方世界”,“分手指天地,作狮子吼声”。在《佛说太子瑞应经》中又云:“佛初出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侍到门前,故狮子乃为护法者。”而释迦牟尼本人则被佛门喻为无畏的狮子,将其坐席称之为“狮子座”。我国古代因受佛教中这类经典和传说的影响,才产生了狮子舞。在庙会上表演的狮子舞,狮子是由人扮成的,一般为二人,有时为数人,它不仅是辟邪、吉祥的象征,而且是绝好的杂技表演和娱乐。


图11 狮子舞图(见《乐书》)

狮子舞至唐代更盛行,在《新唐书·音乐志》中正式命名作“五方狮子舞”。《礼记·礼运》孔颖达疏云:“五色,谓青、赤、黄、白、黑,据五方也。”五方谓东、南、西、北和中央。因为五色为五方的标志,所以五头狮子各饰以一种颜色,表演时彩色缤纷,格外醒目,并由100多人组成的伎乐部伴唱《太平乐》,更增加了载歌载舞的欢庆气氛。后来这种娱乐,因地域、习俗不同,又分为南狮子和北狮子,南狮子“采青”,北狮子“滚绣球”、“踏球”,各有不同的绝活。狮子舞演出时二人或数人合为一体,动作既协调,又要生动逼真,显示了较高难的群体技巧。这项杂技一直延续到今天,不仅成为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之一,也成为今日大城市、大舞台上常常出现的表演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