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历代兵书集粹篇 第四节 身残志坚的孙膑与竹简《孙膑兵法》

孙膑是战国中期杰出的军事家。随着竹简《孙膑兵法》的出土,他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又大放异彩。

(1)身残志坚的孙膑

孙膑是战国中期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山东鄄城北)一带人,孙武的后裔。生卒年月不详,约活动于公元前4世纪后期,大体在吴起之后,与商鞅、孟轲同期。他一生坎坷不平,连真实姓名也没能留下。据《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记载,孙膑在早年曾与庞涓一道学习兵法。庞涓学成之后,先到魏国,被魏惠王任命为将军。庞涓自知才能不如孙膑,深怕孙膑在齐国得到重用,便生妒贤害能之心,密遣特使把孙膑从齐国骗到魏国,然后暗施毒计,借故陷害,施以膑刑(去掉膝盖骨),并在脸上刺字涂墨,使孙膑成为受人贱视的“刑徒”。孙膑之名故由此而来。一天,当齐国使者来到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时,孙膑用巧计瞒过众人耳目,向使臣陈述了自己的遭遇和主张。使者大受感动,偷偷用车把孙膑带回齐国。

齐国的将军田忌对孙膑很友好,并以礼相待。田忌常和齐国威王赛马,下重金赌胜负。孙膑看到双方的马力差不多,且都分上、中、下三等,但田忌输给了齐威王。于是,孙膑建议田忌在赛马时,用下等马对公子的上等马,用上等马和二等马分别对公子的二等马和三等马,结果田忌以二比一获胜,得了千金。田忌因此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同孙膑讨论兵法,并任命其为军师。

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4年),庞涓率魏军八万围攻赵都邯郸。次年,赵国请齐国救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兵八万救赵。孙膑建议:兵法上说用兵要避实击虚,魏军长期攻赵,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魏都大梁没有精锐部队,必然空虚,不如出兵直接进攻大梁。田忌采纳了孙膑的计策,魏军果然撤军回救大梁。孙膑判断魏军回师时必经桂陵(今河南长垣西北),即率主力先期到达桂陵,当庞涓率部经桂陵时,突遭齐军截击而大败,活捉庞涓。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魏桂陵之战,亦称“围魏救赵”战役。

周显王二十六年(公元前343年),魏军进攻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救。次年,齐威王以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又运用“围魏救赵”战法,率部直逼大梁,迫使魏军回救。魏惠王令太子申为上将,庞涓为将军,率兵10万迎击齐军。孙膑利用魏军轻视齐军和庞涓急切求胜的心理,故意避战示弱,退兵减灶,第一天退兵时,驻地留下做10万人饭的灶;第二天退兵时,驻地留下做五万人饭的灶;第三天退兵时,驻地留下做三万人饭的灶。庞涓尾追齐军三天,见其灶数日减,便高兴地说:“我知道齐军怯弱,进入我国三天就逃亡过半。”于是他脱离大军主力,自率轻骑追击。孙膑根据魏军的行军速度,估计在天黑以后会走到树木茂密、道狭地险的马陵(今河南花县西南),便在此设伏,并在一棵大树上刻下“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当庞涓所部追到设伏地域时,齐军万弩齐发,魏军大乱,庞涓愤愧,拔剑自刎。齐军乘胜猛攻,俘太子申,全歼魏军,取得了马陵之战的胜利。从此,魏国一蹶不振,孙膑则因此而名扬天下。

孙膑晚年不知所终。他一生不但善于用兵,而且在遭受迫害时忍辱不屈,发愤著书,后又不断增补,留下了千古生辉的兵法。

(2) 竹简《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又称《齐孙子》,约成书于战国中期,史书对《孙膑兵法》早有记载。《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说:“世传其兵法。”《汉书·艺文志》著录有“《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四卷。”其后失传,至《隋书·经籍志》已不见著录。于是疑问丛生,或说孙膑即孙武,或说《孙膑兵法》即《孙子兵法》。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1号墓(属西汉早期)发现了几百枚竹简,即《孙子兵法》竹简、《孙膑兵法》竹简和其他先秦兵书竹简。这一发现使千年疑窦顿开,不解之谜忽释。原来孙武是孙膑的祖先,《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两部自成系统的兵书。这一发现在国际上亦产生了轰动效应。

新发现的《孙膑兵法》竹简共364枚,11000余字,分上、下两编,各15篇。上编记述孙膑的言论和有关的事迹。下编内容疑点颇多,各篇文体不同,不似孙膑一人一时所作,可能由其弟子增编而成。1985年,银雀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在重新编定《银雀山汉墓竹简(壹)·孙膑兵法》时,为慎重起见,将下编全部移入第二辑《佚书丛残》,并且增补了《五教法》一篇。重定竹简《孙膑兵法》为16篇,222简,4891字。竹简虽然残缺,释义有待深入,但也基本上反映了孙膑论兵的要义。

同《司马法》一样,竹简《孙膑兵法》对战争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明确看法,即“战胜而强立”,“乐兵者亡”的战争观。它根据当时七雄纷争的形势,列举了“神戎(农)战斧遂,黄帝战蜀禄(涿鹿),尧伐共工”,舜“并三苗”,“汤放桀,武王伐纣”,周公东征之战事,说明人类社会自传说时代以来就是采用战争手段来实现自身的统治目的,企图用“责仁义,式礼乐,垂衣裳”等办法消除战争,保存自己,那不过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要想在七雄纷争中使“天下服”,只有“举兵绳之”,达到“战胜而强立”,即天下归一的目的。否则就会“削地而危社稷”,民众遭难,国家不得安宁。这种战争观适应了当时全国渐趋统一的客观形势要求,比前人的论述更具有切合时代需要的积极意义。孙膑在提出“战胜而强立”主张的同时,又极力反对乐兵(好战)的黩武者,认为“乐兵者亡”,这同《司马法》“好战必亡”的观点是前后相承的。

《孙膑兵法》治军思想的核心是“强兵”。而强兵的基础是“国富”。要在群雄纷争中“战胜而强立”,就要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即国家要富裕,只有“国富”,才是“强兵之急者也”。而强兵须有由经过选拔的良将和士卒组成的军队为前提。良将不但要具备德、忠、信、敬等品质,还要善于掌握“破强敌,取猛将”的用兵之道:“阵”、“势”、“变”、“权”,即善于部署战阵,造成有利态势,灵活变换战法,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士卒要经过严格的选拔和训练,要编制严密、赏罚分明,“素听”、“素信”,令行禁止。由这样的将帅和士卒组成的强兵,就可以所向无敌。

《孙膑兵法》在战争指导问题上,强调要“知道(取胜之道)”,“唯知道”,才能“安万乘国,广万乘王,全万乘之民命”。它所说的“知道”,就是“上知天之道,下知地之理。内得民之心,外知敌之情,阵则知八阵之经”,也就是要通晓天文、地理、人情、敌情和阵法等有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在战法上,它要求战争指导者能创造有利的态势,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尽量避开自身的短处。诸如避开敌军的精锐,批亢捣虚;示弱以麻痹敌人,诱其出战;先“让威”(后退),尔后制敌;用计谋分散敌人,尔后集中兵力歼灭之;对于凭坚固守的敌人,要采用引蛇出洞的办法,在运动中歼灭它;对于敌人防守薄弱之处,则全力攻取之;对于不同的地形和车、骑、步的特点,要有侧重地用兵,“易则多其车,险则多其骑,厄则多其弩”,即在平旷之地可多用战车兵,在险要之地可多用骑兵,在山隘和谷地可多用强弓劲弩的步兵(如马陵之战)。可见《孙膑兵法》主张因情用兵,反对用一种固定的战法去对付各种不同的敌人。

竹简《孙膑兵法》在继承《孙子兵法》等前人兵法的基础上多有发展和创见,它的重新面世,受到中外学者的普遍关注,现已有10多种文字的《孙膑兵法》的译本问世。日本及东南亚、欧美等地还有诸多关于《孙膑兵法》的介绍和评述文章,说明当今世界上对其内容的研究正在日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