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习俗篇 第五节 宗教信仰,源自大陆

(1) “多神之岛”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多神思想”,在宝岛台湾表现格外突出,民间供奉的神祇之多之杂,实为罕见。据有人统计,台湾神明的数量远超过100种。它们“各司其职”,俨然人类社会,如按“地位”划分,可分为“主神”和“属神”(又称“从神”)两大类:

主神:依各自职掌不同,又可分为四种。

一种是法力无边的“万能神”。有统领幽明两界所有神明的最高神——“玉皇大帝”,另有“妈祖”和“观音菩萨”。这三位“主神”被认为是“万能神”,大凡治病、求子、消灾、降福、祈雨等样样“灵验”,在台湾信徒最多,最受尊崇。

再一种是“分掌神”与“地方神”。分掌神担负各种“专职”,分别被各行各业奉为自己的守护神,如:读书人祭孔子、“文昌帝君”;医生祭“保生大帝”、“华佗仙师”;药材商祭“神农大帝”;农民祭“五谷仙帝”;理发师祭“吕仙祖”(吕洞宾);线香业者祭“九天玄女”;木匠及纸伞业者祭“巧圣先师”(鲁班);一般商人祭“关圣帝君”(关羽);裁缝师祭“黄帝”……举不胜举。这些“神仙”都是中国历史上或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某种职业的创始人、有功者或身怀绝技者。此外还有许多不同“灵验”的神,如:想长寿拜“南极星君”,想生子拜“注生娘娘”或“送子观音”,孕妇欲平安生产拜“临水夫人”,天旱求雨拜“龙爷”……至于地方神,是指不同祖籍的台民,各自由大陆故乡带到台湾来的“守护神”(见前文)。

第三种即“城隍爷”,据说城隍爷管辖的范围是属于“阳间”与“地狱”的结合部,以弥补“阳间”的地方官和“阴间”的“幽冥王”之不足。第四种神的情况极为复杂,它们会因时因地不同而发挥不同的“灵验”,实难一一列举。

属神:即附属于“主神”的神明。它们或与主神有某种“上下级关系”,如:妈祖配有助手“千里眼”、“顺风耳”;城隍爷的助手更多,计有“文判官”、“武判官”、“马将军”、“牛将军”、“延寿司”、“纠察司”、“奖善司”、“罚恶司”……;或与主神有“亲属关系”:由于信徒们对主神的虔诚,生怕神明孤单寂寞,精神苦闷,于是为讨神的欢心,往往给它们配有夫人(出家佛除外)。如土地公的夫人“土地妈”、广泽尊王的夫人“圣王妈”、太阳公的夫人“太阳娘”,此外还有三爷夫人、灵安尊王妈、有应妈、大众爷妈、开漳圣王夫人等,都是成双成对。泉州籍人的城隍爷不仅有妻,甚至有妾,分别称“城隍大夫人”和“城隍二夫人”。有的主神还配有子女,如西秦王夫妇即配有公子,关帝庙必同时奉祀关平太子等。

在台湾,可谓“无处不神,无神不拜”。除上述各种正式神明之外,乡间还到处供奉着大大小小难以数计的“木石神明”、“动物神明”或“器物神明”。如:凡树高百尺以上都一律在树下建有小庙,当作“树王公”祭拜。榕树称“榕树公”,松树称“松树公”,另有荆桐树公、茄冬树公……有些石头形状奇特,人们便依据某种想象,冠之于“石头公”,常年有人前往祭拜,香火不断。此外,猪圈称“猪稠公”、牛栏称“牛稠公”,还有祭拜蛇和龟的,称“蛇圣公”、“龟圣公”,按季节准时摆上酒菜,燃上香火,虔诚“拜拜”。

由于神祇甚多甚杂,寺庙也就多不胜数。日据时期的一次统计,不算乡间小庙,仅合法登记的寺庙全台就有3800多座。当时台湾人口不足800万,平均约2000人就拥有一座庙宇,近20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修建庙宇更蔚然成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台湾人口2100多万,各种庙宇已突破万座,平均不到2000人即有一座庙。难怪有人说:台湾是“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庙比学校多”,令人有“望庙兴叹”之感了!

宗教信仰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一,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头脑中歪曲、虚幻的反映,是在一定历史和社会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台湾民间信奉的神祇之多之杂,修建的寺庙之多之滥,这种重要的民俗特征之形成,自有其历史和社会的必然性。

台湾是典型的移民社会,几百年前,当大陆移民背井离乡渡台谋生时,台湾还是个瘴疠流行、蟒蛇出没、台风肆虐、荆棘丛生的“蛮荒之地”,无论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都异常艰苦险恶,每前进一步均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拓台先民很需要某种精神的慰藉和寄托,更企盼借助某种超自然的力量给自己予保护,于是乎各种各样的神祇崇拜便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现存的加以利用(如大陆祖籍的“守护神”),没有的便创造出来(如许多台湾特有的神明),神祇愈来愈多,修建的庙宇也就愈来愈多。可以说,台湾的每一座古老庙宇,都是拓台先民当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艰苦创业的历史见证,记录着他们欢乐与辛酸的历史!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台湾神祇虽多,但大都可归类于儒、佛、道三教派。这些教派无不传自大陆,它们传入台湾后相互影响,彼此融合,如今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加以严格区分了。如台湾的道教多把佛家的观音、地藏、清水祖师、定公佛等为其祭神;同是关羽,儒教称为“文衡圣帝”,道教称为“翊汉天尊”,佛教又称为“盖天古佛”……因此,人们在台湾常可看到儒、佛、道三家的神祇,被同时供奉于一座寺庙内,原因就在于此。

(2) 充满“人情味”的神明

台湾宗教信仰的另一显著特色是极富“人情味”。神明们不仅“地位”不同、“技术专长”五花八门、遍及三教九流、有亲属关系和家庭生活,而且各有不同的性格和喜怒哀乐,“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简直毫无二致。据说土地公的夫人“土地妈”就因为“人缘不好”,经常惹土地公生气,所以台湾的土地庙一般都不配祀土地妈。而保仪尊王却特别爱他的夫人(尫妈),据说祭祀巡行时如果把他夫人的神舆排在后面他会生气发火,于是只好打破“男尊女卑”的界限,把保仪夫人的神舆抬在前面。

嘉义县水虞厝地界有一座“牛将军庙”,庙中供奉有一尊神牛塑像。民间传说,当年郑成功令其部众在此地垦荒,赐给他们八头水牛,这些水牛鞠躬尽瘁,相继劳碌而死,为了纪念这些劳苦功高的水牛,人们便立庙祭祀。至今当地人每天还按时在神像前供奉一捆青草、一桶清水,生怕它们饿着、渴着。当地居民说,他们常可看到有“神牛”在田间出没,帮助农人踩烂播种前的水田,吃掉田间的杂草云云。你看,就连人与牛之间,也同样充满了温馨之情!

台湾还有崇狗祭狗的习俗,即将狗当作神明建庙立像加以祭祀。南投营北里有座“七将军庙”。传说清初乾隆年间,南投草屯一带,为解决耕田用水问题,从福建漳州请来六位技工,帮助挖掘一条隧道。六位技工饲养有一条狗,平时总是跟在他们身边。一天,这条狗突然从隧洞里跑到外面狂吠不止,随后又钻入隧洞内。不久只听到洞里“轰”的一声巨响,六位工人和狗一同葬身于隧道。原来狗本想跑出来叫人救助它的主人,不料没人响应,于是它甘愿回洞与主人一同殉职。后来人们从隧道中挖出了六位技工和狗的尸体合葬,建庙祭祀,称为“七将军庙”。每逢农历七月初七或七月十五日,举行祭典。

据调查,台湾的狗神庙除七将军庙外,另有嘉义市“十九公庙”、嘉义县鹿草乡的“圆山宫”、台中县大里乡的“七将军庙”和云林县北港镇的“义民庙”五处,其传说都充满了人与狗之间的情义。

不过在台湾,最富人情味的宗教仪式,还得数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大甲妈祖回娘家”的盛典。

据说“妈祖”确有其人,名叫林默娘,福建莆田湄州岛人,生于公元960年(宋太祖建隆元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因出生弥月不哭,故名默娘。她自幼善泳,心地善良,经常不顾自身安危,解救海上遇险的渔民,做了许多好事,大家都很感激她。不幸默娘在28岁那年染病而殁,人们为纪念她,就在湄州岛上立庙祭祀,被视为渔民们出海的守护神,顶礼膜拜,香火甚盛。澎、台开发后,闽南渔民又在澎、台立庙祭祀,尊称为“天妃”、“圣妃”或“妈祖”,在台湾又称“天上圣母”。如今云林北港的朝天宫,是台湾最早修建的妈祖庙,全台众多的妈祖庙都是她的“分灵”。

相传妈祖来台后常思念大陆的父母兄弟,就把他们接到北港来住,所以大甲妈祖每年的暮春三月必往北港探亲,与父母兄弟团聚,如同出嫁的闺女回娘家一样,故有“大甲妈祖回娘家”之俗。届时,全台数十万计的妈祖信徒,风尘仆仆地赶到大甲镇汇合,陪伴着妈祖神像步行到北港探亲。完礼后还要护驾返回大甲。大甲到北港,往返300公里,步行需八天七夜,信徒们不顾疲劳,浩浩荡荡,抬着各式华丽的仪仗,他们沿途要经过大小30多个村镇,参拜数不清的庙宇,迤逦数十华里的队伍纹丝不乱,互相扶助,气氛极为隆重和虔诚,这种盛况,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说起来,“大甲妈祖回娘家”只是近60年才兴起的习俗,此前,台湾妈祖信徒每年最隆重的祭典是回妈祖祖籍——福建湄州岛“割香”。到时,全台妈祖信徒云集北港,推选出上千人的“进香团”,奉妈祖“金身”,乘船横渡台湾海峡到湄州岛“进香”,盛况亦属罕见。1920年后,日本殖民当局下令断绝海峡两岸交通,妈祖信徒才不得不改在北港遥祭。近40年来,两岸同胞骨肉离散,音讯断绝,自然亦殃及神明。如今两岸关系缓和,台湾妈祖终于也能和台胞“享受”同等待遇,回福建湄州故乡探亲了。

“妈祖回娘家”这一隆重祭典蕴含着多么深厚的亲情与乡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