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第一节 宋代的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发明之后,人们用木板做原料,相当省钱。一部书版,可以印出几百部,几千部,比起一字一句地靠手抄写,真是简便多了。它的发明和推广,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确实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雕版印刷还是有它的缺陷。第一,每印一页书就得刻一块版,每印一本书就得刻一副版,人力物力耗费甚多。第二,一部大书往往要花上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完成;如果印了一次不再印第二次,显然是很大的浪费,倘因不得已的事故半途而废,损失更大。第三,一块块书版,占据着大量空间,保存起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针对这些缺点,我们的祖先又继续钻研,努力改进,终于发明了比雕版印刷术更为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和雕版印刷有相同的地方:这就是都先制成凸出的反体字,而后刷上墨,把它印在纸上。不同的地方是:雕版印刷是用整块的书版,而活字印刷用的是一个个单字。印书时,先把需要的单字排成版,就可以印刷了;印完后,再把书版拆开为一个个单字,以备下次排印。这样,一副活字可以根据不同的书稿一次次地排版,就可以印出许多部不同的书,既省钱,又省力,印刷又快,大大提高了印书的效率。这种活字印刷术,就是我们的祖先首先发明的,它的发明者就是我国宋朝的毕昇。
毕昇是北宋中期即公元11世纪人,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我们知道得太少了。同时代的著名科学家沈括(公元1031—1095年),曾著了一部《梦溪笔谈》,这是一部用笔记体裁写成的关于我国古代科学成就的书,其中有一段关于毕昇的记载,除此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材料了。后人提到毕昇的事迹,也都是照抄或摘录沈括的原文。《梦溪笔谈》中说他是一位“布衣”,也就是说他是一位没有做过官的普通平民百姓,但他究竟是什么样的普通百姓也就无从知道了。有人因为沈括在书中另一地方说到一位“老锻工毕升”,以为就是毕昇,因而推测他是一位铁工。但是就年代推算起来,似乎不可能是同一人。也有人说他是刻字工人,这也是推想,缺乏文献根据。电影《毕昇》,说他在杭州开设毕氏活字印书铺,也是虚构的,不可信。毕昇的籍贯无从考查,有人说他是四川人;有人因为沈括是杭州人,因而推测毕昇可能也是杭州人,这些都没有充分根据。在发现新材料以前,毕昇的生卒年月、出生地点和职业只好存疑了。
现在我们知道的毕昇的唯一事迹,是他在北宋仁宗庆历年间,即公元1041—1048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件事记载在《梦溪笔谈》中。
按照沈括所记,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可分为三个主要步骤。首先是制活字。他用一种质地细腻的粘土(胶泥),制成一个个像铜钱那样薄的小泥块,像刻图章一样在每一块上刻一个字,放在火上烧过,就成了坚硬的活字。每字都刻好几个,对于“之”、“乎”、“者”、“也”这些常用字,每字刻20多个,以备排版时一字重复出现时使用。这些活字是活字印刷的基本工具。其次是排版。先预备一块铁板,上面铺上一层松脂、蜡和纸灰一类的东西,再用铁做一个书版大小的铁范(铁框)。印书时先把铁范放在铁板上,依照书稿把所需要的活字排在范内,排满版后,就把铁板放在火上烘一下,使松脂和蜡稍一熔化,再用平板按压一下,使字面平整。等到松脂和蜡凝固了,这活字就牢固地胶着在版上,排版的手续就完成了。最后一步,就是在版上施墨印刷。如果要加快印刷,可以用两块铁板替换,一版印刷,一版排字,前一版印刷完毕,后一版就准备好了。这样互相交替着用,既可节省时间,又可提高印刷效率。印刷完了,再把铁板放在火上烘一下,等松脂和蜡熔化,就可以把活字取下来,以备下次使用。在这一过程中,印刷的三个主要步骤——制活字、排版、印刷,已经完全具备了。因此,毕昇的这一发明,虽然还很原始简单,但它的基本原理与现在通行的铅活字排印方法完全相同。从这里可以看到毕昇是很有科学头脑并富于创造精神的人,他的这项发明,是对人类文化发展的重大贡献,比欧洲谷登堡发明铅活字整整早了400年。
遗憾的是,毕昇在当时用这套泥活字究竟印过什么书,现在已很难稽考了。相传清末版本目录学家缪荃孙(公元1844—1919年)曾说,北宋范祖禹(公元1041—1098年)著的《帝学》一书有宋代泥活字印本传世,该书收载了上起伏羲氏下至宋神宗历代贤君的事迹,用意是宣扬祖德祖法,启迪后贤,是一部有关资治的书。当时的宋朝正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因此用活字尽快把这部书印出来,也是时政所需要的;又因为此说出自名家缪荃孙之口,所以人们都信以为真,这本书现藏重庆图书馆。1978年国内版本学家汇聚成都,共同鉴定此书,结果均认为绝非宋代泥活字印本,而是清代活字印的翻刻本,这样,唯一传世的所谓宋代泥活字印本遗存靠不住了。过去还传说唐代韦应物的诗赋集《韦苏州集》(因韦曾出任苏州刺史,故名)有宋代泥活字印本传世,这也是一种误解,其实它是明代的活字印本。在毕昇之后,他的活字印刷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封建社会里,劳动人民的发明创造不会受到统治者的重视,当时统治阶级的史学家连毕昇的名字都不肯载入史册,更不要说期待封建政府支持这项发明了。同时,封建时代书籍的需要量虽然在逐步增长,但毕竟十分有限,每次印书,往往印数很少,活字印刷的优越性,还不能充分显示出来。正如沈括所说:“若止印二三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说明一次印数太少,影响了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和应用。其次,也有技术上的原因,泥活字容易残缺,不能耐久,不易上墨。由于这些原因活字印刷术未能广泛流传开来。还有人说,毕昇在发明了泥活字之后,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因此来不及向同行们介绍他的新发明,这可能也是这项发明未能及时流传和很少资料记载的原因,不过,这只是推想而已。
毕昇死后,他创造的活字落到了沈括的侄子辈手里,被当作“古董”宝藏起来,这样,世界上第一副泥活字从此默默无闻了。但是毕昇的这项发明,实在是印刷史上一次伟大的技术革命,这项技术并没有因为毕昇去世而被人遗忘,而是被后人继承下来继续使之发展。
在毕昇发明泥活字之后50多年,即北宋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浙江温州出版了活字印本佛经,这是1987年在温州市郊白象塔出土北宋文物中得到证明的。这里出土有《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页和同一出处的《写经缘起》残页。后者写有“崇宁二年五月”,它与前者纸质相同,色泽相似,因而考古学者断定佛经亦为同年之物。温州烧瓷工业发达,有烧制泥活字的物质和技术条件,所以考古学者断言温州出土的这件佛经残页,当为《梦溪笔谈》中关于泥活字印刷记载的确切实物见证。如果此说成立,这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泥活字印本了,也是世界上第一本泥活字印本。
后来,南宋时,做过宰相的周必大(公元1126—1204年),曾仿照毕昇的方法,在1193年用泥活字印过自著的《玉堂杂记》。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近用沈括的方法(实即毕昇的方法)“以胶泥铜板,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这可以说是宋朝的最可信的泥活字印本,可惜原印本也早已失传了。
宋朝以后,泥活字印刷还继续被人采用,并取得了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