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战争间隙 新的篇章
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特种部队的经费只占整个国防预算的1‰(现在占3.2%)——即使这样也比原有份额有所提高。因此,训练、战术机动能力和活动节奏都受到了限制,而且在现代化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然而,世界在不断变化。叛乱活动有增无减,国际恐怖主义愈演愈烈。像“沙漠一号”营救悲剧和“马亚圭斯号”营救行动的失败,又一次突出地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正在丧失对非常规威胁的反应能力。对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
事实上,军方高层大多数人都未意识到这一点,但有一小部分人看到了这个不祥之兆,80年代初的陆军参谋长爱德华·C·夏伊·迈耶将军便是其中之一。在反映高层领导观点的、1980—1981年的《陆军绿皮书》上,他以“变革带来的挑战”为题撰文指出:
“今天我们所寻求的陆军的累积效应就是加速建设:一支能在北约范围内或更远地区内进行全球机动反应的部队;能在综合战场最恶劣的条件下长期作战的部队;一支能够灵活自如地适应所有低强度冲突的部队。”一张显示各种可能发生的、不同等级冲突的系列图就可以说明为什么最后一条尤为关键,因为“最有可能出现的挑战来自系列底端的低风险、高回报的军事行动,所以[我们需要]结构最优化的部队,以便充分利用我们的国家资源。”
迈耶将军说到做到。他运用其能力和声望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导致了:
1. 特种部队指挥结构的变化,涉及到具有相关能力的陆军部队——所有的特种部队、突击部队、心理战部队、民事部队以及陆军特种作战航空部队。
2. 特种部队的现代化进程的制定、特种作战部队功能区域评估办法的制定以及美国陆军特种部队总体规划的制定。
迈耶将军还下命令成立了特种部队第1大队,其目标主要针对太平洋地区。他还就如何提升心理战部队和民事工作部队的能力作出了指示,并命令把其他各特种部队的组织授权等级提升至最高优先等级。这就意味着特种部队有权获得他们需要的任何人员和装备。
用卡尔·斯廷纳的话说:“迈耶将军认识到国家所面临的挑战的复杂性,认识到特种部队迎接这些挑战的能力。他把特种部队带出有史以来的最低点,并率领他们完成了许多重要任务。对此,迈耶功不可没。”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但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此时,国会挑起了这一重担。
1986年,国会通过了戈德华特-尼科尔斯法案,因为对迈耶将军有所启发的现实世界也启发了他们。这是一次大范围的军事变革。它强化了统一的作战指挥(如中央司令部或欧洲司令部的司令)以及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作用,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成为总统的主要军事顾问,并在总体上对各军兵种进行了优化组合。
同年,参议员山姆·纳恩和威廉·科恩提议对该法案进行修正,以便对美国特种作战进行一次同样大范围的改革。这一提议得以通过——其效果令人震惊。
第一,成立了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SOCOM),由一名四星上将指挥,负责指挥驻扎在美国国内的所有现役与预备役特种部队(驻扎在海外的此类部队一般由其所在地区的总司令指挥)。
第二,设立了分管特种作战及低强度冲突的助理国防部长一职,负责这些方面的工作,包括对政策和资源的监督。
第三,确定了特种作战的任务要求。现在这些要求包括:直接攻击、战略侦察、非常规作战、外国内部防御、民事、心理战、人道主义援助以及其他由总统或国防部长下达的任务。
第四,让新成立的美国特种部队作战司令部拥有自己的经费,并能自由支配这些经费。新设立了一个款项——主要部队计划(MFP-II)——要求国防部把特种部队的经费与其他军兵种的经费分开。只有在国防部长与美特种作战司令部总司令协商后,才能对特种作战司令部的经费进行修订。
第五,这一修正案(后来成为立法)非常详细地规定了新任命的总司令以及助理国防部长的职责、对人力和经费的控制、对特种部队军官及应召入伍士兵升迁的监督等内容。
特种作战司令部终于成立了。
当然,麻烦的是一些细节问题。国会可以授权,但实施还要靠军方。
首先,必须建立一个全新的指挥机构——组织的建立和人员的配备都要从头开始——但是在如何实施的问题上,意见纷纷,观点各异。例如,美国战备司令部司令(1986年下半年)詹姆斯·林赛将军有一个想法。战备司令部的职责是为常规部队准备兵力,向联合地区司令部提供支援。这一职责包括部队的部署及应急计划的制定、受命部队的联合训练,以及对美国本土的防御。林赛认为,新成立的特种部队司令部的任务与战备司令部类似,并且提出“为什么不把这两个司令部合而为一呢?使特种部队成为隶属于战备司令部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好吗?”他还进一步阐述其想法,提议这两个司令部合成一个新的司令部,叫做美国攻击司令部。
林赛将军最初的计划及其修改后的计划都未被采纳,因为它们没有考虑纳恩-科恩立法中的要求是,建立一个类军事组织,由一名四星上将领导——(而不是隶属于战备司令部或战略司令部的三星中将司令)——但这是发人深思的……其结果也一定令他非常吃惊。
1987年1月,参议员科恩给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克罗送去一道指令,要求新成立的司令部必须全部由特种部队人员组成,并且具备“自主行动”的权力。1月23日,参谋长联席会议宣布准备撤消战备司令部,在它的基础上建立特种作战司令部,使用它的设施、资源、行政机构以及能够承担这项任务的工作人员。同年3月,国防部长正式批准这一计划。4月16日,在前战备司令部所在地坦帕,特种作战司令部正式成立——林赛将军为它的第一任司令。
既然机构已经建立,指挥官就必须决定究竟让谁进入这一机构——哪些人是“特种部队”?可想而知,对于这一问题也不无争议。陆军方面还比较好说话,把它所属的特种部队——各特种作战大队、特种作战航空兵以及第75突击队(后来在卡尔·斯廷纳任司令期间,心理战以及民事部队也被编入特种部队系列)——全都移交给了新的司令部。至于其他军兵种,事情就复杂得多了。比如,当时隶属于军事空运司令部的空军特种作战部队在转交给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后,空军仍希望保留对其的部分控制。海军陆战队有所谓的具有特种作战能力的部队,但并没有真正的特种部队。尽管海军在这之前从未对其海豹突击队有所青睐,但是他们突然发现海豹突击队是海军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并极力留住他们——而且想留住给海豹突击队的那一份预算。海军想尽办法,这使得这一争执持续了大半年,但还是无济于事,海豹突击队也转到了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麾下。最后,还有人争论说,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部队应该成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一部分,或应该不受任何中间指挥层的阻碍,直接对国家指挥当局负责。最终,它也被列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序列,作为一个二级联合司令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