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战区杂记 战地印象
周健铭(中国驻印军总指挥部辎汽六团士兵)
中国的抗日是出了名的恶战,且不说国内有多少同胞抛头颅、洒热血,单在印缅战区,就倒下了不计其数的忠烈先驱。回忆起来,我觉得自己是比较幸运的,还保住了一条命,还能回到家里……
20岁的时候,父亲早逝的我已无缘上学。家里弟兄姐妹多(5个),母亲又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农妇。一咬牙,我独自来到成都讨生活。1944年8月,我对日本人在中国的所做所为再也忍不下去了,满腔热血地跑去报名,但我学历很浅,当局招兵又要的是学生兵,最后还是顶了别人的名字才到了印度。
到印度之后,战争已近尾声,捷报连连传来。我们的军训地也随着捷报不断变化,先是在雷多,密支那攻下之后又转到了缅甸,几个月后又转到新收回来的八莫。
虽然我们只在雷多呆了几天,搭好了帐篷就离开了,但雷多在我脑海里是印象最深的。城市很完整,印度人也很多,总的来说是一个人气很旺的地方。我很庆幸,自己在国外最先见到的是雷多,而不是密支那或八莫。
密支那战役的残酷是出了名的,战场经过清理之后还是掩不住残酷的痕迹。造营房的时候,有战友在土里挖出了日本兵的尸体。肉已经全腐烂了,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骨架子。我没有去看,觉得自己说不准将来也会是这个结局。缅甸的伊罗瓦底江从营地边流过,假日里,常有战友邀着去游泳。我每去一次,心就紧一回。江边的一个小火车站(100平方米左右)报废了,地上全是弹坑,整个建筑就只剩下一面快要塌掉的墙。
八莫的拉锯战,即使结束了也让人心惊胆寒。不但随处可见一滩滩血迹,还有战友触雷身亡!城市里街道已完全没了街道的形状,八莫的民居也完全没了住家的味道。城外是找不出一块好地的,人们都沿着弹坑边沿走S形进城。
腊戍是我所到过的国外最小的地方。它不繁华,人口也不多,但是它天然地给你一种很有人气的感觉。腊戍在我眼中是一个比雷多、密支那、八莫等这些城市都要好的地方,因为那里没有鬼子遗留的地雷,没有密密麻麻的弹坑。
我们赢得了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但从此以后,只要一想起那些白骨、那些弹坑、那些没了主人的民居,我总无法入眠……
我有个愿望,不知能否实现:让和平永在身边。
(周健铭口述 孙艳婷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