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采访手记
笔者曾数度到中国最富裕的几个村庄采访过,并且和这几个村子的带头人都有过或深或浅的接触,有的深谈长达几天,有的只是粗浅交谈个把小时。有的只是席间一席话,有的是灯下几刻钟。但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的经验里,凡是能在全国成为名村的,背后必有名人支撑。而这些名人毫无例外都是农民思想家和哲学家,更是精神文明建设家。比如江苏的华西村、北京的韩村河、大连的后石村等等。在此次采访中,笔者又故地重访了华西村和南街村、韩村河,新认识了大连金州后石村,并和吴仁宝、田雄、陈玉圭等人深入探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等话题,颇受教益。这几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的代表性人物,虽然地域不同背景不同年龄不同,但对问题的理解都那样深邃和明晰。下面就是这三位研究农村的顶尖高手们的新华山论剑:
背景资料(一)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华西村地处江苏省南部江阴市境内,面积0.96平方公里,1500多工人。这里茂林修竹、环境幽雅、鸟语花香,远看像林园,近看像花园,细看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既无暴发户,又无贫困户,家家都是富裕户。1999年,华西村工农业总产值已超过20亿元,利税两亿多元,集体资产已达10多亿元。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曾被国务院两次授予全国劳动模范、先后获得过全国优秀企业家金球奖、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特等奖、中国首届十大扶贫状元等光荣称号。华西村更值得称道的是该村除了有一个物质文明建设的集团公司外,还有一个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这个公司全面负责精神文明建设的产、供、销,协助企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华西村于1988年开办了华西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将精神文明作为一项产业来开发,这不仅在世界上没有,在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公司里配置了专门人员,专负责华西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具体问题,在协助集团公司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还对村民开展系统性的素质教育。
精神文明开发公司的建立,强调了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应有地位。华西村坚持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进步,并不是单纯地讲精神文明,而是把精神文明寓意于经济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他们无情抵制了社会上的非法集资者,抵制了封建迷信和赌博危害,同时办学习班,讲赌博的危害,讲正常的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的区别。针对个别村民夫妻不和,婆媳不和,他们举办学习班,讲各种法律知识,讲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并根据农村工作的特点,结合华西村的实际,开展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的六爱教育。如今,六爱已成为华西人的精神支柱,成为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行为准则。
华西村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不仅在本村产生出了效益,他们还为中西部地区培训了4000多名农村干部,可以说,将精神文明的产品推销到祖国大地。
吴仁宝曾经说过,有些地区,某些人物质富裕精神贫乏,或精神富有物质贫乏。华西始终摆正两者之间的关系,把物质富有作为基础,精神富有作为前提。多年来,坚持发展生产,壮大集体经济,为精神富有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切实加强对村民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为物质生产提供正确的方向和精神动力,使之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达到完美结合,实实在在把两手抓的精神落到实处。
吴仁宝(华西村党委书记):
如何搞好一个村的工作,我的体会,主要是调动全村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只有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斗志旺盛,才能巩固发展集体经济。怎么样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呢?我们的主要方法是三靠:一靠思想教育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二靠党的政策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三靠干部以身作则、模范行动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我们联系国情、村情、社情,结合各个时期的实际,确定农民易懂易记、易于接受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向农民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我们办了精神文明开发公司,有经理全面负责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产、供、销,专抓看不见的钱。有采购员,专门采购精神上的原材料,协助各个厂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有教育场所,对全村900多个青壮年轮流进行思想政治、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全员参训率达到92%。
思想教育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教育;二是党的政策教育;三是结合本村思想实际进行教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是怎样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呢?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实事求是地说,我对这个问题懂得太少。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对农民来说,既弄不懂,又不太容易理解;对农村基层干部来说,也不太容易讲得清楚。进行社会主义教育的时候,我们讲了个社会主义的土标准。什么叫社会主义?一句话,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什么叫共产主义?也是一句话,全人类幸福就是共产主义。如果人民不幸福,贫穷落后绝不是社会主义。什么是幸福?我们也有三条标准:生活富裕、精神愉快、身体健康。这三条达到了,就可能算幸福了。这三条,一条也不能缺,既要生活富裕,又要精神愉快,身体健康。如果生活富裕,精神并不愉快,身体有毛病,想吃吃不进,想跑跑不动,就不太幸福。只有精神愉快,身体健康,才能百年长寿,过得幸福。什么叫生活富裕?有四条标准:楼上铺地毯,楼下铺地砖,吃水用开关(自来水?,雨天村上走路不打伞(长廊接通?。什么叫精神愉快?也是四条标准: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干群团结,上下齐心。我们认为,精神愉快,主要是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搞好了,精神就愉快。上下齐心非常重要,如果我们村干部同上级领导干部同心同德,关系很好,心里就很踏实,能大胆地工作。如果与上级领导干部有隔阂,就提心吊胆,很不愉快。我们认为,上下都是为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应齐心协力。什么叫身体健康呢?也是四条标准:日常增加营养,年老集体保养,孩子精心培养,业余文体形式多样。特别要强调对小孩子的精心培养。农村的旧思想比较严重,现在提倡只生一个孩子,农村对小孩子非常溺爱,小孩子养胖了,公公婆婆却瘦了。我们教育农民,应该怎样来培养孩子,华西今后争取搞全托。
我们对共产党员和职工经常进行六爱教育,何谓六爱呢?就是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
为什么要进行六爱教育呢?在前几年农村整党中,我们发现有些党员党的观念淡薄,什么党不党无所谓。有的不热爱共产党,还有些老党员说:我听党的话是上当,卖公粮我带头,教子务农我带头,弄到后来生活艰苦。这说明,有些党员对党的认识没有原来足,有些党员对党的希望没有原来大。因此,必须加强热爱党的教育。有些人说中国不好,甚至骂大陆不如台湾,中国不如外国。他们只从富裕方面去比,不从制度的优越性上去比,不同旧中国比。应该看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性,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应该对自己的祖国充满希望。因为长期放松了党员的思想教育,有的人对祖国都不热爱了,所以必须进行爱国教育。
再说爱华西教育,我认为人人都要有个精神支柱,华西村是集体经济,我们教育大家要多为集体做贡献。华西人生在华西,死在华西,必须为建设华西做出贡献。一个人死了,死即了了。但了是了的物质东西,精神形象不会了的。所以我们教育农民,多留一点好的精神、好的形象给子孙后代,比留给子孙的家产价值要大得多。促使每个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华西中,发扬奉献精神,树立好的形象。我认为,家有黄金数吨,一天只能吃三顿饭;家住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个人也只能占一个床位。实际上,这也是进行爱华西的教育。
为什么要进行爱亲爱友爱自己的教育呢?因为,现在农村的生产关系起了变化,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原来集体耕种的田地承包到了农户,自主经营,自主种田,自主生产。在农业生产中,有些人家人多,劳动力就多,就可以抢拖拉机、抢水、抢场地;有些人家人少,劳力就少,人又老实,就会吃亏。所以教育农民爱亲爱友爱自己。对朋友,要明确什么样的朋友是好朋友,要革命战友,为国家为集体开创事业的朋友。不要酒肉朋友,拉帮结派的朋友。如果你的亲戚朋友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违犯党纪国法,就要坚持原则,坚持制度,督促、教育、批评、帮助他们改正,或者依法处理。所谓爱自己,就是要自尊、自重、自立、自强,做一个好党员、好干部、好农民、好职工。我认为六爱是我们华西人的精神支柱,六爱教育很重要,抓住了这条就能调动大家的社会主义积极性。
我们还把六爱教育和普法教育结合起来。国有国法,村有村规。爱国家就是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爱华西就是自觉执行村规民约。我们利用业余学校,举办培训班,使全村900多个劳动力,人人学法,个个守法,多年来做到三无,即无赌博、无迷信活动、无重大刑事犯罪。全村形成家庭和睦,邻里相亲,尊老爱幼,干群团结的良好村风民风。
我们华西既不搞大锅饭,又不准独吃饭。实行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适当拉开档次,档次不能拉的过大,不能脱档。总公司与各分公司或企业实行承包经营,年终按合同兑现。经济效益超额部分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的办法兑现。所谓二八开,就是企业的超额利润,其中20%上缴总公司,80%留给本企业。所谓一三三三,就是指留下的80%部分,其中10%奖给承包者(经理或厂长),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职工,还有30%留给本企业作为公共积累。我们采用这种方法,既调动了承包者的积极性,又调动了劳动者(职工)的积极性。我们对个人分配是适当控制的,不搞分光吃净。妥善安排好三者关系。国家一头,依法交足;集体一头,积累留足;农民一头,保证生活富足。近几年来,集体积累每年成倍或几倍递增,而个人分配每年递增15%左右。我们在分配上不搞攀比,不求暴富,逐步增长不大跳,保证集体、个人共同富,使集体经济形成自我造血、滚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对个人分配的钱,根据各家各户分配的情况,动员他们多存集体,利息照付,少拿现金,积蓄资金,用于买新房、购轿车、办大事。对企业的承包经营者,年终按合同分配兑现,也动员他们少拿现金,记账人股。厂在股金在,按照企业效益,适当分红,促使承包者长期行为,共担风险,广大职工拥护。如果一个厂长,你给他几十万元,他就不干集体了,不高兴当厂长了。俗话说,钱在手头,食在口头,东花西用,很快就用光了。我们一定要用好党的政策,凡是有利于国家、有利于集体、有利于人民的事,一定要办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三靠干部以身作则和模范行动,调动群众积极性。
我们干部经常进行思想教育,主要是加强维护干部权威的教育。现在,有些单位的干部威信不高,为什么不高?没有教育好。领导经济工作,讲外行话就没有威信。我个人体会干部要有权威,一是廉洁,二是懂行。我们华西村干部是有权威的,村里发个通知。可迅速把所有村民、职工集中起来,工前工后晚上都可以开会。现在,社会上有些企业为什么办不好?主要是干部不廉洁。群众反映这些企业的问题是技术科里卖图样,供销科里暗进账,保卫科里打麻将,人事科里看对象,班组长们骂骂娘,上级没有办法想,只好常常换厂长。三个厂长一换,这个企业就不行了。现在有的工厂是灯笼壳子糊在那里,灯笼壳子戳穿了,也就破产了。所以,要加强对干部进行教育,干部一定要廉洁奉公。搞好村里的企业,还要发扬四千四万的精神,四千四万就是:历尽千难万险多创业,而不是千难万险装门面;说尽千言万语求效益,而不是千言万语骗上级;走遍千山万水找市场,而不是千山万水去白相(玩?;吃尽千辛万苦争实绩,而不是千辛万苦付高息。
华西村的干部要德才兼备。对德,我们有三条标准:办事要认真,处事公正,经营廉政。经营廉政就是要在经营过程中做到三守,即守法、守约、守信用。干部要为党、为人民办事,认认真真干工作,就要把集体的事办好,然后把家里的事处理好。如果只为集体,不把家里的事处理好,会影响集体的事搞好,如果只顾家里的事,不顾集体的事,那就不是好干部,这种干部当不长。对才,也有个标准,即具备三个水平:政策水平,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为啥不讲文化,不讲年龄?因为农村有个特定条件,等到他懂政策、技术、管理的时候,总得识一点字。如果三条标准全好,有三个水平,哪怕你年龄大一点,只要身体好,也可以当干部。如果没有三个水平,就不能当干部,这是我们华西使用干部的标准。符合这两条土标准的干部叫全才,可以当厂长,可以当头头。如果只懂一行,懂政策的就管抓管理,懂技术的就管技术。我们华西的干部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一专多能。农村今天办这个工厂,明天不办了怎么办?所以干部一专多能,要有多种本领。村的领导对下是党政一把抓,对上再分家,每个干部分工一条线,还要抓好点(兼任厂长?,有的分配在基层。第二是能上能下。干部要能服从分配,能上能下毫无怨言,今天做这个,明天干那个都能干好。我们村干部没有办公室,也不坐办公室。上面没有公办,公事在下边,要办到下边去办,到田头去办,到工厂去办。村办企业的干部很少,有的办公室只有一个人,不设安排性、照顾性的干部,要扎扎实实办实事的干部。在这方面,我是得罪了不少人。但是,我们不怕得罪人,因为我们是对集体对群众负责。
一个单位要健康长寿,我的体会是三条:一要有自主权,二要有自知之明,三要有高度事业心。我们华西人既不埋怨上一代,也不光靠下一代。我们要相信下一代,一定能一代胜一代,但主要责任在我们这一代……
背景资料(二)北京市房山区韩村河村
韩村河位于京郊房山区东营乡,全村700多户,2350人,1300名劳动力,2400亩耕地。这里既不靠山,又不靠水,物质资源贫乏,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长期以来,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所以村民们形象地把韩村河比喻为寒心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村党支部书记田雄等人的带领下,靠起初几把泥瓦刀起家,闯出一条搞建筑致富的路,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真正告别了昔日的贫穷与落后,成了京郊文明的首富村。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果。
田雄(韩村河村党委书记):
我们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又是人们思想道德在社会活动中的集中表现,特别是对于初步走向富裕的韩村河人来说,不光追求物质享受,更需要有一种精神,我们党委一班人积极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村民始终做到三个坚持:始终坚持学习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始终坚持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时刻注意把握方向。始终坚持学习中央有关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本村实际情况,扎扎实实地做好思想工作,为群众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保证韩村河人沿着正确的道路走下去。
曾说: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两手抓,不但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因为精神文明建设是管思想,管方向的,是基础建设。从落后走向富裕,并不能完全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特征应该是集体经济大发展,精神文明程度大提高。物质上富有是暂时的,只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双获丰收,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惟一标准,只有精神文明建设这个基础工程不放松,才能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和完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整个过程中,精神文明建设更显得十分必要。在建筑业激烈市场竞争中,坑蒙拐骗掺杂使假,偷工减料,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时有发生。而我们从一开始只有十几个人的建筑队,能够发展成为今天的国家一级大型集团化建筑企业,名声响遍京城。就是我们党委一班人在狠抓经济的同时始终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经常教育大家树立为首都人民服务的意识,不做亏心事,不赚黑心钱,处处注意树立我们韩村河人在首都市场上的良好形象,所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始终站稳了脚跟。如果我们不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注意教育大家学会怎样做人,去做坑人、害人、骗人、蒙人的事,那么韩村河就不能有今天的辉煌。
在较短的时间里,我们村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初步走上了文明富裕的道路。但是我们认为集体经济搞上去了,并不等于精神文明建设不要了;大家过上好日子了,并不等于思想觉悟都提高了;个人手里有钱了,并不等于旧的思想意识消除了;如果这几个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已经取得的成绩可能前功尽弃,只有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摆正两个文明之间相互推动,相互促进的关系,才能有效地防止经济发展精神滑坡,使两个文明建设形成良性循环。
几年来,韩村河村精神文明建设之所以搞得比较好,最主要一条经验是,坚持了四个必须。
必须党委重视。列入议事日程,常开会,常研究,常安排,并纳入经常化,制度化,一体化活动系列,常抓不懈。
必须加强领导。做到一把手亲自抓,专职书记具体抓,其他成员协助抓,一班人共同抓,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必须强化机构。村党委设政工部,凡属各分公司、处、班、组都设政工组或专职政工人员,使之形成规范化,网络化。
必须加大投入。不能只简单地停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行动上。近几年用于精神文明建设上的总投入就达4000多万元,有力地保证了此项工作的开展。
我们最主要的一点体会是:应有一个领导有战斗力,说话有号召力,工作中有凝聚力,在群众中有向心力的好支部。
我们最大一点收获是:始终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真正把精神文明建设变成每个同志的自觉行动。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始终把提高职工、农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中心环节来抓,用韩村河人的口头话说:经济建设要响当当,思想道德水准也要硬邦邦我们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广播电视来宣传;利用好人好事来推动;利用村规民约来约束;利用制定的标准来评选。
通过以上手段,达到了破除迷信,移风易俗、克服愚昧落后。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树立良好美德;根除邪气,弘扬正气,遵守社会公德;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改变生育观念等积极效果。
文化水平的高低是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对于刚刚走上富裕的农民来说,尽快地从文化知识中脱贫致富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我们村的实际,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举办文化扫盲班,利用文化夜校、村民学校等多种多样形式帮助一部分不认识字或者识字不多的村民补习文化课。二是科普教育。利用办黑板报、宣传栏、提供科普书籍,向村民灌输科学文化知识,使他们学到新东西,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三是传播健康文化,做到活动有载体。为适应村民们的需要,建了各种活动室,建立了展览室和图书室,为每户订有《京郊日报》,还经常举办精神文明建设学习班研讨会,使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始终占有主导地位。
从1990年开始,我们共投资2200多万元,用3年时间建立了总面积为2.2万多平方米的集幼教、小学、中学、大专为一体的教育中心,形成了一条龙教育体系。
自1990年起村里每年投资上百万元,陆续选送上千名高中生到清华大学和市农业工程大学,培养高级管理技术人才。
我们还采取联办合办优势互补的形式开办了两个职业高中和村办职业技术学校。
为了稳定教师队伍,提高师资水平,我们对现有的教师每人每月增加一定的补贴,用高薪从外地聘请大学本科老师,从各方面解决好教师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我村发展和实际需要,大胆引进各类人才,充实到各个方面,发挥各自特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由于我们坚定不移地、全面、多层次地抓教育,不但提高了村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而且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保证,塑造了一代新人,为21世纪两个文明建设奠定了人才基础。
背景资料(三)大连市金州区后石村
后石村位于大连市西北40公里渤海之滨的金州湾畔。全村1023人,有大田2300亩,果树2799亩,养虾场1600亩,海岸线6公里,养殖滩涂2500亩。村实业总公司有集体企业26家,外商独资、合资企业12家。与1978年相比,1999年社会总产值增长862倍,利税增长274倍,实现6025万元;外贸出口额增长1600倍,实现39228万元;人均收入增长41倍多,达到6889元。
陈玉圭(大连市金州区后石村党委书记):
在我们建设现代化新村的实践中,我有一条深刻体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是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一个硬件。道理很简单,农村的现代化,要靠具有现代化综合素质的人去建设。人们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驱动器,是精神与思想。而精神与思想这一驱动器功能的发挥,靠的就是教育。况且,人的现代化(现代综合素质的具备)本身,是农村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这一重要标志,也正是靠思想政治教育来确立的。
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换句话说就是农民教育,首要的是实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小平同志的指示,抓精神文明建设,要从具体事件抓起。从具体事件抓起,就是要抓住教育的针对性,就是要有什么问题,搞什么教育,不能搞脱离实际的空对空。这是我们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领域的贯彻和运用。所以,我们突出的第一抓,叫做抓求实。
后石村20多年实践表明,求实抓教育,教育的内容实在,教育的效果实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从实行计件工分中少数村民投机取巧钻空子,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的事件抓起,深人持久地开展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主人翁教育,激发起爱国就得爱社会主义,爱社会主义就得爱集体经济的劳动热情,加上我们变计件工分为小段包工,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使脱贫步伐大大加快。20世纪80年代伊始,我们从一个年轻媳妇几次把婆婆骂到大街上的事件抓起,进行敬老养老教育,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妈妈、好妯娌、好邻居的评选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形成了敬老养老和团结友爱的风气。1983年冬,我们村里决定用冬闲的时间修拦海大坝,建金州第一个大虾养殖场,部分劳动者怯阵、退缩,我们从这件事抓起,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呼唤起冲天干劲和坚强意志,苦干两个冬春,立起了海上长城,修建了1000多亩养虾场,当年就获纯利42万元。这两项教育的思想成果,延伸到村里开发利用本地资源的3年奋斗上,实现了后石村经济发展史上第一次跳跃式增长,后石人越过了温饱阶段,告别了贫困生活。时间推进至1985年,我们从围绕本地资源上的几个小企业,大都由红火滑向冷清、倒闭,部分村民对农村兴工求发展失去信心,从发出老实巴交的农民,命该老老实实务农感叹的事件抓起,进行产业结构单一必穷和无工不富的教育,达成了调整产业结构的共识,树立起大干发展的信心,5年跳出资源圈子,新建7家产业,总产值接近半个亿,人均收入达到2198元,后石成为省报载文宣传的名副其实的小康村。
从具体事件出发确定教育内容之后,就需要创建一个有效的承载教育内容的活动形式,这就是我们突出的第二抓抓载体。后石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在引发我们抓主人翁教育的具体事件之后创建的。那个具体事件,是我们一段时间只重视抓经济,忽视放弃思想教育所造成的一个恶果。我们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教育后,经济建设和思想建设出现蓬勃向上的好势头。由此联想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在改造人的思想,铸造人的灵魂上,动了不少心思,费了不少力气,后石人却照样受穷。正反实践,使我们感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光抓精神文明,穷;光抓物质文明,必然导致乱。穷和乱,都不是社会主义。只有两手都硬,才能治穷为富,治乱为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1年冬,我们领导班子就形成了正式决议,并提交到群众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系统地开展一条龙教育,我们把它叫做:迎接好生的,培育好小的,引导好少的,教育好大的,照顾好残的,敬养好老的,安置好死的。从那时起,我们把从具体事件抓起形成的各种教育内容,通过一条龙教育中七个部分的教育运作,去实施,去兑现。从而形成农村的全员教育和人生的全程教育,确保了教育内容的落实。
有承载教育内容的活动形式,还得有教育活动场所,这就是我们突出的第三抓抓阵地。作为系统工程的一条龙教育,七个个体要素,显示着七个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活动场所也各有不同的适应性,阵地名称亦有区别。迎接好生的,主要抓优生优育,阵地是孕妇学习班;培育好小的,是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阵地是幼儿园、母范学堂和小学校;引导好少的,是普及九年义务教育,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部分辍学少年,阵地曾是半农半读夜校,现在是接送中学生的专用客车;教育好大的,是做四有新人的教育,阵地是农民夜校,大连财经学校后石分校、文化技术学校和村民论坛;敬养好老的,主要也是对大的,同时针对老的,阵地是老年活动中心;照顾好残的,阵地是办福利厂,让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在自食其力中受到教育;安置好死的,导向是殡葬改革,教育对象包括大的和老的,特殊阵地是置放骨灰盒的祭祀堂。在上述适应不同教育对象的不同阵地外,还有辐射全村、涵盖一条龙里从小的到老的通用阵地,这就是配有专职播音、摄像的有线广播和闭路电视。
以上突出的三抓集中解决的是教育实在。但这还不够,还必须在此基础上,把教育引向深入。这也正是同志关于教育必须从具体事件抓起的深层含义。从具体事件抓起,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就事论理,是要把就事论理提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高度,要从深层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为此,我们突出了第四抓,即抓根本,用的理论武装农民的头脑。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许多具体事件,都涉及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问题。大凡抓起的这类具体事件,我们直接引申到学理论,破除过时的传统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现代观念。20世纪80年代初期,后石实行的专业集体承包,在农业包干到户的大环境下,面临新的政治压力。我们班子成员学习《文选》(19751982?本,从同志关于从中央到生产队都要实事求是和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的论述,解开了思想困惑,坚定了我们自己选择的承包模式。《同志文选》第三卷发表后,我们选学12篇文章,理出7个专题、32个基本观点,反复深入学习,联系思想实际,破除了一系列传统观念,树立起大发展观、大投入观、大人才观和大服务观四大观念。对于广大村民,我们抓住10个基本观点,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发展才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反复宣讲,正面灌输,使村民逐渐明确:从社会主义实质上讲,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不是社会主义,一手硬一手软不是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看,公有制一轮独转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单一不是社会主义;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看,封闭发展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怕吃亏、吃独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不重视科技投入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大投入观和大人才观不能发展社会主义,不确立三个有利于的观念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等等。
基本理论扎根,不仅经济发展快,村民的辨别能力强,社会也稳定。前两年,有几个功信徒跑到后石,鼓动十来个退休村民和家庭妇女,在我们灯光球场传播功,被我们现任村长王寿恒同志撵走了。1998年9月,党员干部进行了三观教育时,我们就在大会上明确指出功的歪理邪说里,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反动企图。因此,后石的100多名党员干部和1000多名劳动者,没有一个练习功的,十来个练习功的,自国家取缔功后,也很快与这个邪教组织决裂了。
位中国富裕农村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从他们的新华山论剑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背景各异,致富情节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无一例外地既抓物质文明又抓精神文明,且做到了两手同时抓,两手都过硬,因此才取得了世人瞩目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