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采访手记
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提出。他在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最早使用了社区这个概念。腾尼斯认为,社区是指那些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人们所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疾病相抚、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之后,西方社会学家又对社区提出各自的解释,有人理解为社会团体,又有人理解为生活组织,也有人把它称之为小社会等等。一般说来,社区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或社会关系、亲缘关系为基础组成的人群。它有一定的区域界限或具有一定的特点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它有着地缘、气候、民情风俗,地方文化所浸润感染的归属特征。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包含了社会有机体的最基本的内容,社会普遍存在的各类现象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证实。真正的社会概念还要求它应该具有相对完整的社会功能,能够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和精神层面的需求。社区概念是一个历史范畴,它的范围、功能、作用,内容都在不断变化,尤其是作为工业化成果的城市社区,它的作用也因人们的社会化程度更高而变得十分重要。
在中国,社区是一个长期被人忽略的词汇。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的政治生活和社会活动都在所属的企业或单位组织中进行,社区只有寄宿或客居的功能,同时条块分割的体制使得社区组织获得的权利资源十分有限,人们自身利益的获得和维护很少通过这一级组织来实现,因此,社区一直没有完成人们的心理认同。加上诸多限制,社区严重发育不全,社区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等等更是无从谈起。今天,由于经济体制的转换,社会生活呈现多元性发展,社会主体的社会性、自主性日益增强,更多的社会成员从以往的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化,越来越多的人回归社区,于是,社区作用开始浮出水面。
广州市海珠区南华西街是笔者所采访的第一家城市基层组织。所谓社区的认知和解读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笔者在海珠区文明办副主任朱美英的引领下来到南华西街,并且参观了几个颇具古典色彩的街道。说是古典,是说它的街道民居大都像是年代久远的建筑,这些高门深宅防范严谨的土木结构里,渗透着南国人民生活的智慧。这些街区,笔者似乎在电影《鸦片战争》和旧时画报上见过,只是穿行其中的人们变了模样,脱去了长袍大褂,剪去了辫子。文明办的同志告诉我,这就是广州人过去居住的地方,这样的街道,如今在广州也不多了。给你们看的目的就是给你一个真实的西街,虽然它的一切并不现代,但是它却创造了华南第一街的美誉。
广东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前沿省份,广州则是广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它最早涉及经济体制改革,因此,广州人较之内地领略市场经济的年头要早许多,他们曾经先天下之忧而忧,也因此先天下之乐而乐。南华西街党委书记郑金胜、副书记唐小梅告诉笔者,如果从年头算起,他们应该是新中国第一代下岗工人,在八字方针工业调整时期他们就相继离开了各自的企业,回到了街道,干起了居委会的工作。那时是1964年。他们那个时候似乎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别人都在享受着体制内的快乐,但他们却被计划经济列了出去,成了另类。而那时回到街道,就像见不得人似的。我们经常听到处分人时的一句话叫遣返原籍,就是这样的意思。因为街道就是一个市民的老家,是他的窝,是他再也不能往后退的地方,是一个人的终点站。而在计划经济时期,在街道干往往是没有什么出路的。
然而,郑金胜和唐小梅他们就是在没有出路的地方找到了出路。
南华西街是个老城区,居住拥挤,街道狭窄,在0.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住了3万多人口,经济基础薄弱,文化设施落后。街上的小学是区管,中学是市管,商店归商业部门管,工厂由主管部门管。而街道只管汤汤水水鸡毛蒜皮,既无权力,又无资金,这样一个弃之可惜食之无味的基层组织,怎么能有所作为呢?
那时,围绕在郑金胜和唐小梅身边的大都是老弱残兵(病),这是典型的弱势群体。可能就是没有退路的缘故,人们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街道,就像一退再退的士兵,而街道就是他们的最后一道堑壕。这里要不就是绝境,要不就是再生之地。和当时风风光光的国营企业人员相比,他们有些早熟。他们过早品尝了孤独和无助的滋味,同时也真正认识了生活的真谛。他们是新一代痛苦的人,但决不是新一代可怜的人。当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未雨绸缪的时候,南华西街的人们已经完成了心灵历练,从而很快就扬帆出海,成了改革初期第一批赶海的人。
这一段时期,可谓南华西街卧薪尝胆的时期,也可以说是磨剑的时期。十年磨一剑,到了1979年,街道的全部利润达到90万元,凝聚了南华西街十年心血,也正是有了这90万元,才有了原始积累,为赶上下一班改革船舶扬帆出海购买了船票。
上了船的南华西街很快就显示出来他们的不同凡响。从1979年到1984年的5年时间里,他们的经济有了大幅度的增长,利润达640万元,比过去增长了6倍,他们尝到了甜头。1985年,他们又花了70万元从日本引进一套电脑控制的全自动彩色冲洗机,花35万美元购置了大型注塑机设备,继续扩展自己的工业项目,使自己经营的项目达到14大类,品种3000多个,独立生产的产品有266个,七成产品远销国内27个省、市、自治区。就在他们经济上厉兵秣马继续冲击的时候,而另一条与之匹配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也同时启动。南华西街从1979年起就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建设一起上,在第一个5年里,有利保证了经济建设腾飞的翅膀平稳健康地飞行。这个尝试使南华西街党委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从投入来算的话,南华西街用于文化设施等项目上的资金有80多万,这在当时已是了不起的超前投入了,正是这80多万的投人,才换来另一个640万元的利润!因此,人们称赞南华西街是抓了两个中心,创了600万利润。这两个中心就是南华西街的文化中心和职工培训中心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他们通过这两个中心,基本完成了青工脱产政治轮训任务,组织了50%的青工参加了振兴中华读书活动,70%的职工参加了文化、科教培训,通过培训,使三级以上技工从原来占总数的10%增至60%。他们还举行年度运动会,每年一届。由南华西街组成的街道职工运动队,在参加全市街道职工运动会时,曾一举囊括了全部竞赛的冠军。他们重视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选拔,除了每年拿出2万元搞智力投资外,还拿出10万元办文化中心和图书馆。他们提拔了60多名年轻有为、有文化技术专长的业务、技术骨干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聘请了一批社会上的知名人士和有识之士当街道的文明建设顾问,并且还派到省内外去学习培训。街道大抓净化、绿化、美化,有近70%的居民成为五好家庭,基本实现老有所养,壮有所用,青有所学,幼有所管,婴有所托,残有所辅。至此,南华西街一时名声大噪,成为广州市闻名遐迩的街道。有诗人赞日:绿街花巷阳春景,此是珠江第一街。
从1979年算起,距今整整20年过去了。这个既抓经济建设又抓精神文明的街道,当时给人们凸现了另外的意义,这就是社区存在的意义。那时人们的眼睛大都停留在企业、工厂、公司等领域里,虽然眼见国营企业渐渐气力不支,但仍然百思不离其宗,不会在另外的领域里寻找出路。而南华西街的经验一下子打开了人们的思维,这就是街道、居委会、社区不但不会成为社会的包袱,只要认真抓好,很有可能成为解决重大社会问题的一种新的途径。
正是因为这样的发现,当时的广州市委做出了把南华西街经验推广到全市各街道的决定,先后组织了5批学习南华西街,创建文明街道的竞赛,参加竞赛的53条街道先后获得了文明街道的称号。后来,广东省委又做出了决定,号召全省学习南华西街的经验,这样,南华西街又走出广州,成为全省的榜样。
20年来,南华西街创造的四个一,即抓住一个中心努力发展经济,为文明街道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牢记一个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抓住一个根本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形成一个核心建设具有团结、理想、热爱、拼搏、开拓、超越自我的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的领导班子,这个经验已经深入人心。而南华西街5年一个台阶,如今已经完成了经济发展历程中的四次飞跃。1989年南华西街就已经组建了企业集团公司,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了自己的整体优势。1996年12月,南华西街企业集团控股68%股权的南华西街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全国街区企业中首家上市公司。1998年,全街完成工业产值6.78亿元,营业收入18.36亿元,利润8764万元,出口创汇4680万美元。
改革开放以来,南华西街受全国表彰的工作有25项(次),受省表彰的工作有48项(次),受市表彰的工作有327项(次),受区表彰的工作有66项(次),先后被评为全国双文明建设先进集体、中国街道之星、全国最佳街道等。1997年3月,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示范点。在党的十五大召开前夕,街道党委被中组部和中宣部确定为全国集中宣传的八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之一。1998年10月,中宣部印发文件介绍南华西街党委加强街道党建工作的经验。
就在笔者采访郑金胜书记时,她兴致勃勃地说:江总书记刚刚视察过这里。江总书记问她,你们的企业是集体所有制吗?她说是。他又重复地问了一句,她说是。她说他们全街道741个党员,80%在区内都是榜上有名,是先进分子。他们是一手抓经济,一手抓文明。江总书记将他们的材料很认真地看了一遍,不断点头说好,给他充分肯定。她还说,等中央领导也来过这里,给我们很大的鼓舞……
南华西街不是一条街,而是一本书。
就在这本书里,它最早给我们解读了一个成功的文明街道和社区对社会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上海市文明办徐建平处长谈到本市社区建设时说:我们10年内上了三个台阶。
第一个台阶就是创建文明小区。我们1989年开始创建文明小区。小区有五条标准:一、自然环境整洁优美。二、治安秩序安定良好。三、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四、社区服务周到全面。五、邻里关系亲密和睦。现在,我们已经有了558个市级文明小区,820个区县级文明小区,市区两级文明小区1478个,占全市3566个居民住宅区的38.8%,已有400万市民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第二个台阶是创建文明社区。文明社区是指以行政区划的街道、镇为载体,其辖区内有一定数量的文明小区,能够连点成块,能发动辖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和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做到社区环境整洁、社区持续安定、社区组织健全、社区共建普遍、社区服务完善、社区教育全面、社区文化丰富、社区风尚良好的社区,我们于1995年提出文明社区创建,1997年正式开展全市评比,评出市级文明社区57个,占社区总数的60%。
第三个台阶是创建文明城区。这项活动从1998年开始推动,目前正在加紧实施。所谓文明城区,是按行政区域划分。在本市率先开展这项活动的是黄浦、卢湾、静安三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理论探讨,我们制定了《上海市创建文明社区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区的文明标准,创建成效的检验标尺和评估机制。我们计划在2000年前后先创建文明城区12个。
这三个台阶相互联系,互相推动,互相影响,线点面一体,由点代面,由表及里,块面结合,就像一种结构方法,把两个文明浇筑其间,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把整个上海覆盖……
上海的这三个台阶最终的目标是将城市提升到文明城市的层面。这就是徐建平所说的覆盖。文明覆盖上海之日,就是文明城市到来之时。即使城市已经文明了,仍要以文明社区为基础,同时,文明城市又将在新的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基础上发展和提高。这是一个从一种水平、一个阶段走向另一种更高的水平和阶段的过程。上海市的这种社区建设的理论支持来源于党的十五大中强调的初级阶段理论。这一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因此,在这样一个较长的历史进程中,社区建设会呈现持久性、阶段性和特殊性。如果说,在初级阶段建设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近百年的时间,那么,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与发展也将是长期的,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上海是一个类型多样的城市。关于对文明社区的解读,因所在地域不同,诠释也就色彩纷呈。
南市区是上海的中心城区之一,东南与浦东新区隔江相望,西南与卢湾区接壤,北面和黄浦区为邻,是上海的老城厢,占地面积6.87平方公里,48万人口。南市历史悠久,公元1291年设县,是现代上海城市发展的摇篮。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城北被辟为租界,法租界以南的华界老城厢地区,俗称南市。是华界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此人集中,建筑稠密,著名的石库门建筑,大部分就集中在南市。由于战乱连连,南市又成了华东最大的避难所,从江苏、安徽拥人的难民,在此地修建了大批的危棚简屋。这些老旧建筑和旧式里弄占据着南市区的大部分街区,成为老式上海的经典写照。目前,南市虽然加大了改造力度,新建了具有现代都市标准的住宅小区多个,但与周边地区比较,仍然呈现多、少、小、高的特点:多,是旧式里弄多、危棚简屋多。全区二级以下的旧式里弄占总数的40%,住房成套率不足20%;少,绿地面积少,人均公用绿地0.24平方米,是全市人均绿地最少的地区之一。
因为这样的情况,南市就和周边各区的人文特点不尽相同。南市人均住房面积6平方米,并且成套率低,有80%的住宅还是石库门、旧式工房和危棚简屋,在这人员密度极大的地域,还有3万只煤炉、10万只马桶,而每只煤炉和马桶后面,都有与文明相关的故事。这种七十二家房客式的住房格局、简易工房内多户居民合用公用部位、设施的生活方式以及危棚简屋地区拥挤狭窄的居民空间下人们不得不借助于户外活动这样的生活习惯,决定了这里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超越自家居室房舍的公共交往。
在谈到南市区老城厢人当下的生存状况和社区建设的主要特点时,该区文明办王绍基说:南市区的城市建设正在加紧进行,那么,老城区的基本格局在短时间内很难调整过来。但是,居住格局是否会限制社区建设的开展呢,答案是否定的。居住条件好,要搞社区建设;居住条件不好,更应该搞社区建设。只是二者的侧重点不一样。南市区老城厢特有的住房特点,既造成了人们生活上的许多不便和心理上的压抑,又有形成人们较高的互助需求交往密切的特点。如果处理不好,容易引起邻里之间的矛盾,如果引导得好,就有利于增进友爱、感情,易于形成互助观点。因此,在社区内注入精神文明的意识就显得格外重要。
老城厢已经生存了几百年了。在这样一个环境结构里,尤其是在社会精神文明还没有成长之前,它靠什么来维系其稳定的态势呢?从民俗学和文化传统看,主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的重人伦,讲仁爱,重义轻利,与人为善的传统美德在起作用。这是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精神层面的稳定剂。虽然是陋舍简居,虽然是衣衫褴褛,虽然是粗茶淡饭,但人们仍然在心头涌动着仁者爱人之类的精神暖流。仁者并不一定是封建士大夫,并不一定是达官贵人,也不一定是富家大贾。你就是一介布衣,你就是一贫如洗,只要你有对人的关爱之心,你就是达到了仁者的高度。你完全有资格对人同情,对人怜悯,对人关爱。这种人与环境相契合的天然状态想必在老城厢地区找到了最佳的平衡点,因此它才能持续数百年之久。显而易见,这是古代精神文明笼罩老城厢的结果。这是中华民族古老的精神太阳,它穿越了历史时空,直到今天,仍然会给老城厢人以光照和温暖。
豫园街道傅家街居民刘凯一家的故事让人嗟叹不已。
刘凯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他的精神文明来自于他的神奇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他是一个40多岁的汉子,通常这个年龄的人一般都是极其务实的人,但务实的人往往缺乏想像力。可是刘凯却既能务实又能想象。他的家仅有10平方米,三口人,他和残疾的妻子、患有哮喘病的女儿。虽然家有这么大的不幸,但刘凯追求幸福的信念一点没有消退。闲着没事时,他会在女儿细弱游丝般的哮喘声中展开想象,女儿游丝般的哮喘声爬得多高,他的想像力也就多高。通常的时候,女儿的哮喘声总会在房间的顶部堆集,就像黑黑的乌云一样越积越厚。这就总迫使刘凯往房间的顶部去思量。时间长了,刘凯终于有了把10平方米当做20平方米去用的想象。倘若把房间拦腰再搭一层,不就是有两个空间了吗?两个空间不就是两个房间了吗?虽然这个房间小一点,但四五平方米总该有了吧?让女儿住在上边,这样她的哮喘声就不用费劲就爬到天花板上了,自己听着也不再费力。这样一来,三口人住15平方米房子,在上海也应该算是幸福生活了吧!
刘凯是那种说干就干的人。他动用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一连干了好多天,才把自己的想象变成了现实。这是一个空中楼阁,一个属于刘凯家的空中楼阁,虽然它比鸽子笼大不了多少,但它却盛满了全家的期望。
但是,还没等女儿的哮喘声把阁楼堆满,难题就来了。
老邻居返沪知青张慧君大姐回来了。当年,张慧君响应党的号召,到安徽当了插队知青,并且在当地结了婚,生了孩子,她是一个真心实意听党的话的人。现在,当她带着儿子随着返城风又回来的时候,才发现偌大的上海已没有她的立足之地了。她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好依靠,如果说邻居算亲戚的话,似乎只有刘凯家了。可是,刘凯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呀,三口人住着10平方米的房子,咋张这个口呢?
刘凯看出了张慧君的难处。虽然她没有张口,但她是把整个家搬回上海了呀,她没有去别人家落脚,却首先来到了他的家。在张慧君的心里边,自己家或许就是她的最后的依靠。刘凯想起来穷不帮穷谁照应这句戏文,现在,他们都成了老城厢里最下层的人,这就是眼下最真实的处境。他刘凯还有个10平方米的家,可是张慧君只有一个上海人的虚名,她比自己还可怜,唉,穷不帮穷谁照应,把她推出去不管?不,自己的良心不允许,多年的邻居感情不允许!
于是刘凯就把阁楼让了出来。
张慧君和儿子就住在了阁楼上。
住进了阁楼,张慧君漂泊不定的心才算有了着落。临来上海前,夜夜梦上海,夜夜总哭醒。梦里总是不停地走,走,总是停不下来,不是不想停,而是别人不让停,一停就被人轰被人赶。现在她终于停泊在这阁子间啦,她可以睡个安稳觉了,她这是真正回到生她养她的大上海啦。而这一切都是因她摊上了一个好邻居!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居处好了比亲戚还要亲。张慧君是那种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她知道刘凯不易,一个人拉扯着病女儿照顾着残妻,本身已经困难到了极点,但他仍又接纳了她们母子,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他的妻子也是个善良的人,虽然残疾,但她通情达理。张慧君感到刘凯家的恩惠,每每费尽心力帮助刘凯操持着这个全上海最困难的家。
张慧君找到了一份临时工,这样她和儿子有了生活来源。她回上海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儿子,她想自己苦不算苦,儿子有出息就是福。但她不会忘记了是谁帮助她实现愿望的。于是就主动把家务活儿揽了下来。上海旧式里弄的生活杂而琐碎,淘米切菜,生火做饭,搬煤送柴,洗洗涮涮,这些活儿张慧君全都包下了,她尽量不让刘凯为家里的事分心,就连刘凯妻子的饮食起居,张慧君也帮着照料。
初时,两家做饭是分开的,吃饭先后岔开,菜肴彼此端来送去。
后来,两家就干脆合在一起开伙,同做同吃,其乐融融。从来没有红过脸,从来没有闹过别扭。
一间10平方米的房子,住了两家人。平均每人只有两平方米。但是,正因为他们拥有美好的心灵,才有如此和谐的生活。
家住复兴东路的王一鸣和陆阿毛两家的邻里情也非常感人。
30年前,王一鸣的母亲、祖母相继去世。父亲又在外地工作。家里只剩下未成年的王一鸣兄妹四人无人照管。邻居陆阿毛一家主动承担了照顾王一鸣兄妹的责任。那时正是困难时期,陆阿毛家宁可自己挨饿,也把口粮省下来接济王一鸣兄妹。孩子们正是成长的年代,衣服不够穿,陆阿毛就把自家的布票省下来让给四兄妹。在成长的岁月里,邻居的亲情就像冬日里的炉火一样温暖着王一鸣兄妹,他们就在陆阿毛家的关爱和照顾下度过了他们人生中最困难的日子。
时事难料。就在王一鸣兄妹四人相继成年之后,陆阿毛的家里却屡遭不幸,先是1978年丈夫撒手而去,然后是三个儿子相继得了精神病,好端端的家一下子塌了天。从1978年以来,成家立业的王一鸣主动挑起了照顾陆阿毛家的担子。
许是童年印象太深刻的缘故,王一鸣早已把陆阿毛当成了自己的亲妈妈。儿子孝敬老人的心愿许是从陆阿毛当年照看他兄妹第一天时就立下的,因此,现在是他回报的时候了。
从1978年开始,陆阿毛家的水电费都是王一鸣交的。
逢年过节,王一鸣带着全家就会来到陆阿毛身边,让老人品味天伦之乐。
家里每要添置家电什物,必须先从陆家,电扇、冰箱、彩电等等,一应俱全。
看别人家用上了液化气,王一鸣便为陆家搭了一个灶间,使陆阿毛一家安全用上了液化气……
这就是王一鸣和陆阿毛家的故事,一个普通的上海人家的故事。
老城厢社区里的动人故事很多很多,该区文明办的同志把它们分为许多类型,像以上两个故事为邻里互助友爱型和反馈回报型,另外还有社区公益性型、志愿服务型等等。
老城厢社区里的动人故事许多属于边缘不清的文明样式,它既有传统意蕴又有现代风格,参差相连很难剥离。但不管是何种形态,只要属于真善美的范畴,当地政府一律大力倡导和扶持。特别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集体主义协作精神一直是社区内的主流品格。因此,这里新型的人际关系不仅在理论上得到了升华,而且在实践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老西门街道龙门村有位美籍华人胡某,他和太太相濡以沫相敬如宾,本来他可以和太太同在美国生活,但太太故土难离,不愿离开上海,胡某也就依了她,回上海陪伴夫人。哪知太太却突然得了肺癌,而且不久就撒手人寰。哀伤不已的胡先生难以自已,不免就浮想联翩,觉得太太的死有些蹊跷。一天,正在百思不得其解的胡先生蓦然见对面楼上似有东西幽幽射来,远远看去,既像有人用望远镜在窥视,又像火光在闪动。胡先生为了看个清楚,特意跑下楼去,一看,原来是一户人家把一面镜子吊在窗外,方向正对着自家的窗户!
这个发现使胡先生大吃一惊,多少天郁结在心头的疑云瞬间得到证实,果然有人在暗中向他家使坏!这个将镜子伸出窗外的古怪做法绝对不是好事,因为通过了解得知,这一家正好有人得了肺病。而且是非常严重的肺病,得的时间既长病情又重,但是他却至今了无大碍。谁能保证他是不是用这个怪镜把灾难引到自己家的头上?听说古代有益人之法,将祸端转移到别家头上而使其自保。想到这里,胡先生大怒,于是就找上门来理论。谁知这户人家不认账,说自己并无恶意,把镜子伸出窗外完全是一种玩闹,没有害人的意思。见对方不理不睬,胡先生回家如法炮制,也在窗外悬挂了一个比对面还大许多的镜子向其反射,就像战场上交战双方截击对方发射过来的导弹那般,每天乐此不疲。几天下来,对方败下阵来,向胡先生表示,只要你不把镜子对准我家,我就把镜子射向别处。见对方软下阵来。胡先生就依了他。两家鸣金收兵之后,对方不再把镜子对准胡先生家,却把镜子照向另外一家。这一家起初并不知道,哪知几天后,被照的人家竟有人腿脚骨折!当这家人痛定思痛寻找原因时,全家人一致认定,这次横祸,肯定是对面那户人家的镜子在作祟!
这真是一只妖魔化的镜子!
于是全家一致决定,买一面大大的镜子,架到外边去,好好照照那个方人的人家!
于是,又一面镜子悬挂了出来……
当小区内三国志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居委会的同志出来平息了这场镜子风波。之后,他们从破除迷信人手,搞起了科普活动周。居委会的同志到本区的16个主治医师、高级工程师等科研技术人员家中拿来科研成果,借居民家的客堂间办起了科技成果展;在弄堂里挂出科普信箱,组织大家投稿宣传科普知识;又办了一个科普画廊,成立了一个科技人员沙龙。很快,提倡科学的风气在龙门村小区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