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采访手记
福州,人称有福之地。
1851年,一个叫查斯塔斯杜列图的美国传教士来到了中国最南端的这个城市,在此居住了14年。在福州期间,他以人类学家的眼光,异常细微地观察和记录了这个东方城市的方方面面,并在香港的《中国邮报》以《中国札记》为题予以连载发表。
在谈到福州的城市建设时,这位传教士这样写道:
福州城内有三座小山,两座在南,一座在北,所以在书面语中都叫做三山。福州到处都生长着榕树,由此福州也榕城。
福州城内外的街道狭窄而肮脏,与西方相比,只有中等人行道的宽度。某些主要街道之窄连两顶轿子也不能同时通过,一顶轿子要停下来等另一顶轿子通过。店铺要占街道的一部分,摆放一英尺多的活动招牌,使街道越来越窄。商店、行家的屋檐都尽量伸展出去,下雨时,雨水便流到街心。屋檐不装檐槽,遇到大雨,就是打伞走过街道,也难免不成落汤鸡,浑身湿透。
福州店铺后面及两侧都设有玻璃。店铺、房屋等门口,是用直立的活动门板,镶插在上下两块有槽沟的木条上,门板上都标有号码,以便装卸。晚上装上门板从里面闩扣,早上取下,可以采光。遇到刮风下雨天气,风就会把雨吹进屋内。严寒天气,店员和顾客都在寒风中发抖。朝街的商店,门前都用着4尺高的柜台。
街道用石板铺路。道路遇到斜坡,则修成阶梯或石级。因此,即使街道够宽,也无法使用车辆。货物家具等由苦力在街道上抬来抬去。100磅左右的东西,体积不大的话,则分成两半,绑在四五英尺长的扁担两头,由苦力用肩挑。挑的东西一前一后。不能横挑,如果横挑,就会占了整个街道,会妨碍对面来人。体积大而沉重的东西,就不能由一个人来挑,而用6英尺长的结实木棍,把东西吊在当中,两头由两个人用肩抬。沉重的东西,用同样的方式由8人、16人或更多人来抬。有时也用肩扛背负来运东西……
美国传教士大致勾勒出的历史上的福州浮现在我们的面前,随着他的叙述,我们的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多是港台片里诸如林则徐、方世玉等人生活年代的背景:低矮的店铺,哗哗作响的幌子,青石板路,拥挤的街道,身后拖着长辫的人流……这就是历史上的福州吗?
一个悬浮在悠远历史云空中的福州。
记得著名诗人舒婷也写过福州,因为年代久远,记忆已经模糊。但笔者仍断断续续忆起几个零星的内容,大意是说,福州三面环山,生在盆地内,因风吹不进来,夏日溽热难耐云云……
这就是笔者去福州之前的对福州的两种印象。
因此,当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陈梅良介绍福州内河饮水工程的必要性时,笔者立时就想起了这个有福之州的尴尬。
福州是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滨江吻海,内河纵横交织,市区共有42条内河,总长度达99.3公里,东西交织成网、南北井井有条。福州的内河形成年代久远,据史学家考证,由于新构造运动,至中更新世闽江的河谷开始下沉,周围的山地继续上升。到了全新世时,福州盆地下沉大约37米,那时福州一带还是海湾。大约至今五六千年前,海面趋于稳定并开始下降,待至1800年前,海面接近于现代海面的高度,海岸渐渐退至现在的位置,而福州盆地则浮出水面。
汉时,福州还是个半岛。宋人梁克家言,今福州市的澳桥,无诸时四面皆江水,此如屋奥,是个舟楫所赴的地方。后来,水面下降,水下沙洲纷纷出露,就形成宽浅不等的港汊,以后数代修浚河道,渐渐成为今日内河景象。
只是近代以来,内河岁月浸久,填淤殆尽,加上工业污染,居民常向河中倾倒垃圾,排泄秽物,于是这个原来月白风清湖光山色的福州城弄得斯文扫地,一城臭水半城脏,掩鼻匆匆过闽江,有人趣说福州,使福州这个原本灵秀之地有些风光不再花容顿失的窘态。
1997年,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实施内河饮水工程。它们的基本思路是:引来闽江水,加大内河径流量,提高流速,使市区绝大部分河道水流呈单项流动,一天换一次水,消除内河黑臭异味,改善水质,恢复榕城清流映带茂树葱茏的内河景观,让城水活起来,让河岸绿起来,让福州美起来!
工程由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于1996年7月规划、勘察。12月底完成闽江水文收集、地质勘探、拆迁摸底、工程布置、工程规模、效果设计,同时分别组织有关专家5次规划论证和方案比选,设计优化,1997年元月底全面完成设计。建设工期为1年5个月,建设单位为福州市市容管理委员会。
1997年2月19日,福州市委、市政府组成以市委副书记练知轩为总指挥的市内河引水工程指挥部,开始了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福州秀美,古往今来得益于水利兴修和人工开凿因势利导水资源。据史载,宋代福州有外城,城南外濠系自通仙门外流经洗马桥。这是当时古人按地形之便,凸则为基,凹则为洫,因势利导,加工连成的。其时,外濠可通大江,潮水能由外濠进入内沟,使内外濠沟得到回流,保持沟水的清新。河道宽深,能够通航,这样就使城区格外优美而富有生气。
福州曾人工凿过东西二湖,据说湖面甚阔。有人说湖周各达23和20里,东湖后来渐渐湮灭,惟留西湖,但同史传相比,面目早已全非。当时东西两湖对福州的美化和静化贡献甚大。后来东西二湖被人为侵占,不但使得福州城区风貌深受影响,更使福州遗祸无穷莽为水病。
而今福州之举,其工程可谓前无古人,让闽江水流过全境内河,而且在一个盆地内施展作为,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但福州市委市政府决心还福州碧水蓝天的清白之貌。此项工程还被福建省定为1998年十项重中之重工程,省委省政府领导也异常关注这项工程,经常下来检查指导工作,使福州内河引水工程一时成为福建全城人民瞩目的焦点。
福州市内河引水工程指挥部根据引水工程期短、要求高、任务重的特点,分隧洞、泵站、明渠等五个标段,严格组织招标投标程序,在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下,分别由5家有国家一级资质的施工队伍中标。为保证泵站设备的可靠性,先后派出专家技术人员考察了国内八大厂家的产品,最后选择了上海电机厂、上海水泵厂、天津塘沽阀门厂等国优部优产品。
1997年3月1日,福州市内河引水工程正式开工。
引水工程由抽水泵站、隧洞、渠道和调控水阿四大部分组成,工程西起闽江北港广文山里经大腹山隧洞至湖前溪,输水线路全长5744米(其中大腹山隧洞2983米,铜盘隧洞486米,五凤隧洞41米,百水塘隧洞75米,渠道箱涵2159米?。
在施工管理单位的科学安排下,施工人员克服气象不良、围岩多变、地下管线众多、地面建筑密集、高边坡开挖和闽江水下深挖坑等种种困难,以保工期,求安全,高质量为目标,共完成开挖隧洞、暗涵、泵站土石方53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28万立方米,浇筑钢筋5万立方米。
1998年7月20日,这项福州人的世纪工程全线竣工。
一周后,福州市内河引水工程举行通水仪式。当文山里巨大的泵站开始轰鸣的时候,明亮清澈的闽江水欢快地冲向内河,瞬间,福州市便陶醉了。仿佛一株植物,因为久旱而枯萎,但有了水的滋润,它开始亭亭玉立,开始闪现亮泽。现在的福州就被清亮的水洗了个够。这一天,是福州市的沐浴节,是城市接受洗礼的日子,多年的混浊沉闷一朝荡涤,福州的清白又回来了……
福州市决不骄傲自满,紧接着,福州又大抓江滨堤路建设,给江河绣上绿飘带,让城市花团锦簇,锦上添花。
福州的江滨大道,西起闽都西关重镇畔的洪山桥,东至新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马尾青州大桥,连接榕城东西通道、鼓楼、台江、晋安、马尾四个城区,全长26.2公里。这条长长的绿飘带充满南国风情,以棕榈科树种为主,配以成片花灌木,种植蒲葵、高山榕、大叶榕、松柏、紫薇、桃花心木等乔木1.866万株,美人蕉、马樱丹等花灌木地被植物454.86万株,草皮39.32万平方米,共新增绿地61培公顷。
昔日破烂不堪、杂乱无章的闽江岸边,变成了翠竹映天、绿树婆娑、芳草茵茵、山石错落的具有亚热带南国风光的沿江风景线。与此同时,福州沿河单位及居民大都签订了《护河公约》,实行河道保洁责任制,健全内河执法监察制度,使城区中心地带内河脏、臭、堵和内涝现象基本解决,达到河清岸绿的要求。特别是沿河岸的绿化管护,他们更是精心。那些长在河边的树木,他们大都登记造册。福州有四大树王,有12株濒危古树名木,有1455株百年以上的老树,它们都有档案。建档、登记、拍照挂牌一条龙服务。谁毁坏古树,将追究谁的法律责任。
仅仅是内河整治,牵一发而动全身,福州市由原来的尴尬之态,如今已是起舞弄清影了。
福州,一个让人拍案称奇的城市。
给松花江盖个盖,这样大的口气,出自吉林市文明办主任滑天德之口。
人姓滑,就是油滑的滑,但人一点也不滑。
吉林市委宣传部长刘惠燕的介绍,把幽默的情节推向了高潮。刘惠燕说,1999年,吉林市委、市政府将这一年确定为城市形象建设年。本着经营城市、系统推进整体升位的思路,要求全市把城市形象建设作为跨世纪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滑天德所说的给松花江盖个盖,确有其事。这是在树城市形象过程中美化街路时的一项措施。所谓给松花江盖个盖,就是把沿江路段向江内扩展,成为平台,下面仍走江水,上面美化,修建沿江露天舞台、公园、各种装饰性建筑。这是吉林市人民的一个创举……
吉林市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偏东,东接延边,西邻长春,北至黑龙江,南与通化毗邻。吉林地处长白山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有远迎长白,近绕松花之势。松花江呈反S形流过。因此,吉林市也被称为江城。吉林市应该成为北方最美的城市,因为它具有别的城市无法拥有的硬件优势,比如真山真水,四季皆景。市规划局曾这样分析道:吉林虽不及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有名,但是它具有南方城市无法相比的优势,那就是一年四季具有不同的景象,春夏秋三季形成以松花江为主的百里长堤百里绿、碧水、蓝天、金沙滩的北国避暑胜地;冬季形成松针、雪柳、不冻江,正像总书记所题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那样的北国胜景。单从东三省来讲,具有吉林市这样条件的城市还没有。哈尔滨有美丽的太阳岛,但它却不具备吉林市真山这一自然条件。鞍山有千山,但却不具备真水这一自然优势。所以说无论是与南方城市,还是北方城市相比,吉林市都有其他城市无法相比的优势。就是它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资源。这也是吉林市最具代表性的特色。
吉林市城市形象的演变经过三个主要历史阶段:
一是古船厂时期。明朝起,官府即在此地造船,史称船厂。清朝亦然。明清时在此造船有许多原因,最主要的当是此地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一是水域开阔,松花江与黑龙江、大风门河、桦树林子河等23条河流相通。二是交通便利,南来北往便捷通达。三是紧靠林区,资源丰富。四是地势优越,古城址群山环绕,地势险固,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之说,三面环山一面傍水,易守难攻。因此等原因,船厂渐渐聚拢发展,人气越来越旺,遂成为市镇。
二是近代工业发展时期。吉林市的工业城市形象是从日伪时期发展而来的。日本人为了掠夺吉林的自然资源,先后建成了丰满发电厂、哈达湾和江北工业区。日本投降后,由于受到前苏联城市建设模式的影响。国家确定吉林市以发展大型重工业为主,国家一些重点项目如染料、化肥、电石、铁合金、热电厂等新的项目在吉林市安家落户,城市性质改变为以化学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
三是当下发展期。进入改革开放年代之后,吉林市已由过去单一的工业城市逐步发展成现代化的以旅游资源为优势,工业基础雄厚的历史文化城。城市的性质较之过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吉林市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吉林市扮演了三个不同的历史角色。这就是吉林市。吉林市的可塑性之大,潜力之大是难以估量的。吉林的未来浸泡在无边无际的思想空间里,只要有思想,就有吉林市。吉林市是被思想的汁液营养着的城市。
但是,更重要的是吉林还有优越的自然条件。
真山、真水、真性情,这就是吉林市之所以骄人的所在。
说起山,吉林市有小白山、龙潭山、北山等,因山不在市区,这里暂且不表。只说吉林市围绕水大做文章的事。
有铜帮铁底之称的松花江,与两岸的青山绿树构成了一条42公里的沿江风光带。正是这条惠泽吉林市人的大河,给了吉林市以丰富的想像力。
笔者翻看1999年吉林市城市建设年实施方案,在城市环境建设工程一项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抓好城市道路景观建设。重点要抓好吉林大街、解放大路、松江路3条景观路建设。吉林大街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建成道路畅通明亮、广场环境优美、建筑宏伟壮观、绿化层次分明,能够体现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实力的城市中心街。今年国庆节前,岔路乡至桥头广场段完成建筑物改造、灯光亮化、道路绿化、道路改造、人行道铺彩砖、路灯改造、桥头广场改造、交通设施建设、桥头广场电车线路拆除等预期任务。解放大路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建设成道路通达、建筑风格多元、体现时代都市文明、市面繁华的现代商业街。今年国庆节前,吉林大街至北大街段,完成街景改造、灯光亮化、人行道铺装、路灯改造等预期任务。松江路建设的目标是:逐步建设成建筑风格别致、旅游景观多彩、文化内涵丰富的雾凇滨水文化街(或叫滨江游览路?。今年国庆节前,松江中路完成建筑物改造、灯光亮化、道路绿化、道路改造、江边平台建设、交通设施建设、人行道铺装、路灯改造等预期任务。
这段文字和本文所使用的语言是不协调的。它纯粹是文件语言,它不加修饰,讲究简洁、准确、明快。通过以上这段文字可以看出,吉林市在城市形象建设的工作中,仅仅是抓城市道路这一项,在1999年国庆节前夕,就要付出那样多的劳动。每项任务是那样具体,那样明白无误。它出现在文本上只是寥寥数句,然而,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要付出多少辛劳汗水!所谓给松花江盖个盖,在这一堆文字中,我们只寻找到了江边平台建设这几个字,它混杂在那样多的任务中,就像站在万军阵中的一名战士,如果不认真寻找,你很难发现它的存在。然而,就是万紫千红中的这朵平凡而普通的小花,却闪现出江城人民智慧的光芒,它的创意让我感动。
笔者在吉林市文明办主任滑天德和副主任李天林等人的陪同下,特意来到松江路,观看这个颇有创意的作品。
正是夕阳西下时分,江滨大道上车水马龙。刚下过一场急雨,道路还残留着一些水泊,骑自行车的下班人流像风一样掠过来,溅起高高低低的水花。
滑主任指着江边的人行道说,这些就是去年新修的,原来这一带道路特别狭窄,也没有什么装饰。因为沿江大街的建筑物较多,道路不可能向里延伸,于是,我们就把眼光投射到了松花江上。我们不仅大胆地向内江拓展,而且也不影响江水的流泻,这样一举两得。道路拓宽之后,我们对它进行了美化,铺了彩色瓷砖种了花草,装了街灯,并且还修了露天舞台。去年国庆节联欢晚会就在这里演出……
顺着滑主任的指向,笔者看到了延伸在江里的一个颇具现代感的舞台。
夕阳里,橘红色的江水缓缓流动,它们抱拥着那个被阳光镀成美丽亮点的平台,梦幻的意境就在视线中慢慢升腾……
听当地人说,因为有了这样的沿江路,赏江观景的兴致就更高了。松花江是一个四季都让人赏心悦目的去处。冬天,来到这里可以观赏雾凇冰雪节。自从1991年吉林市举办了首届雾凇冰雪节之后,冰雪资源在这里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开发。琼花初落疏疏雨,柳枝轻摇淡淡风,纱笼银菊红颜隐,哪得游人不动情?那时,十里江堤银色雾凇花开花又落,五洲客人来此观光如潮奔涌一浪高一浪。吉林市的雾凇冰雪节天下有名,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40个地方民俗节日之一,每年都有大批中外游客来此观赏雾凇奇景。吉林冰灯,也是此地一绝。最早的冰灯是用水淋雪结冰后再进行雕刻的,现在,冰灯中的蜡烛已被五颜六色的彩灯所取代。夜幕降临,华灯齐放,沿江观灯,仿佛走进了异彩纷呈的水晶世界。岸上有冰灯,水上还有河灯。吉林河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风行,如今愈来愈盛。吉林市旧称船厂,此地燃放河灯的习俗初始为超度亡灵的,因船工、水手常有落水溺亡者,人们认为,溺死江中的淹死鬼阴魂不散,只有找到替死鬼,才能重新托生,所以它们常常风行江上,像蛇一样行走,只要找到意中人,鬼们就会死缠活缠,把你拖进江中溺水而毙,成为新鬼。而那些旧鬼就化为一缕轻烟托生而去。为了让船工们安心工作,水手安心操练,每年农历七月十五13,主政者就请来僧道在江边做法事,燃放河灯就是法事的重要内容。后来,河灯燃放渐成习俗,成为民间过节的一大盛事。吉林河灯,最早叫糖灯,灯盏用荞麦和糠皮经蒸制而成。灯芯以麦秆或蓬梗用谷糖油和米汁浇附制就。点燃后,青光熠熠,青烟如云,给江面笼罩一层神秘的气象。因此灯工艺复杂,成本高,以后又改为红纸糊就的莲花形灯,底部浸蜡防水,灯芯改为蜡烛。这样一来,因制作简便,施放容易,放河灯的数量就大大增加,场面也大大壮观了。据《吉林通志》载:江中以船载荷花灯,燃灯顺流,如万朵金莲浮于水面,船僧佛经,铙钹鼓吹并作,士民竞视,接踵摩肩。足见当时放灯场面的宏大。解放后,吉林市人仍保留燃放河灯这一传统习俗,但在内容上剔除了迷信色彩。并且把河灯放在冬季雾凇节期间燃放,使这一传统的民间活动又有了新的魅力。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隆冬时节,松花江流经吉林市的江段,依然川流不息,可谓天赐胜景。夜幕初降,月上雪柳,江面上轻雾缭绕,万盏河灯顺流而下,江上灯火点点,彩船游弋;岸边,乐声悠悠鼓锣铿锵,彩灯绚丽旗幡招展,人流如潮,笑语欢声。当你身临其境,你的头脑中就会自然浮现一幅当代的清明上河图的影像……
这就是美丽的松花江。
这就是吉林市人给松花江盖盖的故事。哈尔滨这些年有些悲壮。
这颗原本熠熠闪亮的东方明珠,不知何时有些黯淡了。
早些年,借着它的光芒,那些候鸟一样从欧洲腹地或是更远的地方来的外国人,那些探险家和冒险家。那些商人和骗子,那些虔诚的传教士,都把这里当做东方巴黎和远东的莫斯科看待。那时,城市本身的魅力和远东风情,足以使那些外国人乐不思蜀。哈尔滨是个奇特的城市,它的生长和发展,在中外城市发展史上都可以说是一个奇迹。这个谜一样的城市,在20世纪之初的那些年代,就横空出世,很有些像今天的深圳。我们今天有深圳速度这样的说法,而那时的哈尔滨,在短短的时间里就迅速发展成为全国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也可以冠之以哈尔滨速度了。
然而,后来的哈尔滨却令哈尔滨人充满了怒气。
哈尔滨市市政公用建设局党委副书记魏佑莹:我是土生土长的哈尔滨人。我是在当了几十年兵后又回到哈尔滨的,当兵的地方在河南洛阳。因为长期在外,对哈尔滨的印象,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印象更清楚、更理性化些。我总的感觉是哈尔滨这些年是由洋变土了。哈尔滨的城市建设有些迷失,变得灰头土脸,没有过去的洋味了,变埋汰了。尤其是马路经济、乱建乱盖等等,丢了绿地,丢了广场,丢了人行道,把偌大的哈尔滨办得像个大集市,档次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哈尔滨市供销社团委书记杨杰:哈尔滨的小伙潇洒,哈尔滨的姑娘漂亮,好像是公认的。哈尔滨人到哪去都有个味,是洋味。我就想,这和一棵树似的,咱哈尔滨人是树枝上的花,咱的香味、美味都是这棵树身上带来的。要是咱这棵树变矮了,变矬了,变成人不待见的小老头树,咱哈尔滨人还能让人看得起吗?这些年,我就觉得哈尔滨的位置有些往下掉。咱去看看上海、广州、深圳那些南方城市,城市的变化多大!还有厦门、青岛、大连那些沿海城市有多美!远的不说,就说大连,这几年变化多么惊人。原来东北三省,要说城市漂亮,咱哈尔滨得排老大,现在大连一下子就蹿上去了,连大连姑娘的位置也跟着上去了,到哪都说大连姑娘真美,我们哈尔滨的姑娘反而没人提了……
哈尔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哈尔滨市这些年往下掉的原因很多,但从我熟悉的角度,我认为是文化品位陷落的关系。哈尔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西方文化交会、汉满文化交会、边地与内陆文化交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会的大文化区域。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一定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素质,有训练有素的文化眼光,才能驾驭好城市马车驶向文明高峰。
《黑龙江日报》记者晁元元在《为梳理家园叫好》一文中这样写道:
……像大多数哈尔滨人一样,每次从南方归来,我都会重复这样的感受:下了车,汽车驶入市区,左顾右盼,到处是垃圾、地摊、叫卖、烧烤、堵车……毁了南下带回的好心情。
去年这个时候,诗人舒婷来哈尔滨时,我陪着她去生活之声诗歌朗诵会现场。汽车在哈尔滨市布满占道商贩的街路上爬行,烧烤的烟雾弥漫在空中。我真的有一种冲动,想用双手遮住车窗,阻挡舒婷向外张望的目光。那一天,从酒店到剧场的路显得格外漫长。
仅仅是在三五年间,原本与哈尔滨实力不分伯仲的大连,城市面貌发生巨变,绿色如织的草地,白鸽群飞的广场,让哈尔滨市看着又是叹息又是羞愧。而广州,一度被人戏称为国际大排档,前些年,一进城,满眼是乱,光是违章临时建筑盘据的地块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城市。今年再去广州,一年一小变变出漂亮整洁的园林,井然有序的街道,让人不由感慨,这真是广州吗?
哈尔滨,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我们休戚与共的家园,我们爱它的美丽,痛它的枯槁,热盼它成为一个可爱的家,清洁的家,美丽的家……
一声声怨气火气怒气从不同渠道向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倾泻而去。
一声声呼吁、敦请、要求密密实实洒向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哈尔滨市领导们沉不住气了。
哈尔滨市领导们坐不住了。
多年积习,多年痼疾,多年顽症,似乎在一天时间里浮出水面,哈尔滨开肠破肚似的袒露出种种丑陋,让人目不忍睹。
这是你吗?
受命不久的市领导班子被哈尔滨的家丑惊呆了。
新上任的市委书记、市长王宗璋带领一干人等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里逡巡着,从市中心的索菲亚建筑艺术广场到郊区的小区里弄,他和市委领导班子的成员们都看到了真实的哈尔滨。一个从文件和报纸上走下来的哈尔滨,一个没有被语言修饰过的哈尔滨。即使是市中心,索菲亚广场铁栅栏外的垃圾几乎可以与栅栏比肩。春风里,和季节同时苏醒的还有刺鼻的腐质气息,白色的塑料袋像肌肤上蜕下的皮屑,刺目地张扬在人们的视线里。残存的冰雪开始在垃圾堆的深处融化,一股股的污水淌成黑色的小河。这是市中心,如果把城市比喻为一个人,市中心无疑为人的脸面,脸面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别的部位了。哈尔滨何时成为这等模样?
市领导们被城市的丑陋击中了。毫无遮掩的丑陋令人汗颜。
哈尔滨再也不能这样下去了!市委常委会上,王宗璋拍案而起。他说,一定要从根本上扭转哈尔滨脏乱差的形象,还哈尔滨市民一个清新整洁美丽的城市形象。常务副市长史文清说,人民群众的呼声是政府工作的第一信号,我们要顺应民心,遵从,切实搞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为了加强对环境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了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常务副市长史文清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各区政府区长、市直有关委办局主要领导为领导小组成员,负责环境整治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协调。成立了环境综合治理办公室,从市建委、规划、市政、房产、工商、公安等部门抽调350多名处科级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采取超常规措施,坚持14小时工作制,节假日不休息,全力以赴推进各项整治工作。
一场为捍卫哈尔滨城市形象的战斗自此打响……
战斗信号冲上天际的时候,哈尔滨仍在浓重的夜幕下沉睡。没有什么人认为这一次要动真格的,也没有什么人能意识到哈尔滨会在未来的几个月里脱胎换骨。哈尔滨人发牢骚讲怪话,之后就在啤酒泡沫里寻找平衡去了。按照以往的经验,新官上任三把火,所有新上任的领导班子,都会在上任伊始吆喝几声,还没等三把火烧完,一切就又回归于平静。平静的生活像泥塘一样陷住了哈尔滨,让哈尔滨在如水的平静中沾满污垢,一层层涂着,像盔甲一样坚硬。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哈尔滨从美丽到丑陋,非哪一个时期所为,这种积重难返的现实,可以从很深很远的历史渊薮中寻找原委,但要在一朝一夕中改变城市的面貌,谈何容易!
但是,当信号弹冲上天际的时候,第一批冲在前头的却是哈尔滨市委一班人。既然整治方案已经出台,那就等于给哈尔滨人立了军令状。开弓没有回头箭,军令一出驷马难追,倒是领导们觉得没有退路了。
白天车多人多杂事多多,领导们都如蛰伏在壕堑里的冲锋者,他们在办公室里处理着日常事物。但等夜深人静或晓风残月,他们就出发了。每人手里捏着一个长把手电筒,这是他们必备的勘察照明设备,然后就来到工地。
就像打仗的指挥员要到第一线察看地形一样,领导们要到第一线告别往日的哈尔滨。这是哈尔滨的过去。它们是一堆堆的沉重,它们堆积在哈尔滨身上,攀附在哈尔滨身上,把哈尔滨搞得面目全非。
信号弹升上去了,攻势却没有形成。攻坚战遇到了阻力。
每一项违章建筑后,都有一个关涉到社会风气的故事。有人要占道,有人要外扩,有人要加高,欲念总会在哈尔滨得到意外的张扬。没有人批准他们是断然不敢贸然行事的。他们但凡侵占了绿地,污染了人们的视线,绝对是利用不正之风来达到个人的目的的。正是这些原本丑陋的东西又衍生了新的丑陋,哈尔滨才污的呀。
过去领导班子也不是烧不起三把火,可一触及这些具体的现实,想起层层叠叠的关系,盘根错节的暗道机关,他们都会想起投鼠忌器这句成语的深层含义,于是那些城市身上的污垢便一点一点积攒了下来。
半醒半醉的哈尔滨人实际上也正观察新上任的市委领导班子如何动作。
一连几天看下来之后,王宗璋心里有了数。
一天,王宗璋书记和常务副市长史文清来到综合整治办公室。在这里,几天来很少讲话的王宗璋讲了一通话。即使时间已经过去几个月,即使已时过境迁,因为王书记的话曾经在哈尔滨市引起了深度震荡,办公室的同志们仍能清晰地记得王宗璋当时讲话的细枝末节。
王宗璋说:今天,我又看了一整天哈尔滨的占道房。尽管事出有因,尽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我可以严肃地认真地指出,这是许多部门管理不负责任、审批不把关造成的。因此,我认为,针对违章建筑这个难点,应该做出以下决定: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拆除,限期完成。逾期追究。
这是一则斩钉截铁的宣言!
这是对不良社会风气的公开宣战!
这是哈尔滨市综合整治工作的一个重大原则,也是一种屡试不爽的方。谁受贿谁受罚!谁搞歪门邪道,谁就会受到清算,这是既正党风又合的大好事,非如此,哈尔滨不能从沉疴中苏醒……
仅此一令,哈尔滨人就赞不绝。
新任市委班子被拥戴的人气指数开始箭一样蹿升……
从此,哈尔滨市人民群众的参与热情海潮一般开来……
然而,常务副市长史文清和副市长赵书然却看到了真正的海制。
5月2日,史文清、赵书然带着一干人趁着节日的潮流拥到了大连。没有通报大连官方,就像真正的平民,哈尔滨市副市长史文清带领一群特殊的旅游者来到了大连。
他们看了大连的滨海路,看了大连的星海广场,看了大连的市内雕塑,看了大连的街道,看了大连的绿地。他们看到了一个风情万种的大连,看到了一个无比秀美的大连。他们看见大连像一个楚楚动人的少女在他们前边走着走着,而哈尔滨却像灰姑娘在后面追呀追……
史文清们看到了哈尔滨存在的差距……
从5月2号到5月4号,史文清一行人把大连看了个通通透透。这几天时间,他们澡顾不得洗,衣服顾不得换,饭凑合着吃,像一群身份不明的寻宝人,在大连疯狂寻找着城市成长的秘密。他们在寻找美丽,寻找典雅,寻找品位。史文清率领的一千人等并不是普普通通的旅游者,他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哈尔滨的城市智慧。他们是来自建委、规划、市政、房产、工商、公安、文化、宣传等部门的处科级干部,在城市建设上他们都有一技之长。这些专家们走马大连,像风一样梳理着大连的城市经典,可谓无孔不入见缝就钻,一直到弄明白问清楚才善罢甘休。
史文清他们私访大连,体现了哈尔滨市领导务实奋进的工作作风。倘若走官方渠道,听听介绍,参观参观,喝喝小酒,挥手再见,这样几乎学不到东西,犀而带一身酒气回来。史文清他们不要酒气,要的是赶超大连的志气。就在挥手和大连再见的时候,史文清他们暗下决心:三年的活,一年于,坚持三年,赶上大连!
离开大连的时候是凌晨两点,大连正在熟睡,然而史文清他们却正乘暗夜疾车北上。悄悄地去正如悄悄地来,挥挥手没有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史文清他们却装满了一肚子城市发展的锦囊妙计,星夜兼程,就是为了争分夺秒,抢夺失去的机遇……
追赶需要时间,建设需要时间,往日的时间概念已经无效,哈尔滨的建设进入读秒阶段。因此,他们必须星夜兼程……
5月5号黎明赶回哈尔滨,8点钟,赵书然准时出现在自己的办公室。
城市建设者繁忙的一天又开始了……
哈尔滨保卫战的具体实施部门是市综合整治办公室,主任叫高迎祥。
高迎祥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设委员会主任。这是个典型的东北汉子,身材高大,面色黝黑,常穿一身很得体的深蓝色的西服,雪白的衬衣常有讲究的领带相衬。即使不穿西服,即使是半袖衬衫,他也打着色彩对比特别舒服的领带,给人的感觉不是刚下飞机,就是出席对外谈判签字会议刚刚归来。这是个讲究仪表的人。他常常显得很疲倦,说话的时候语速稍快,然而声调却很柔和,那些话似乎是从梦中飘出来的。你和他交谈,很怕他在短短的语句间隙里就能冲决出鼾声。
关于他的疲倦,笔者在他随行的副主任魏伟那里得到了证实。魏伟说,我们办公室的普通人员是14小时工作制。但每个人都保证不了另外10个小时是属于他自己的。正常情况下,他们的睡眠能保证五六个小时就不错了。而我们领导,能保证每天晚上休息四五个小时就不错了。而高主任休息得更少,他能休息四个小时就不错了。自从整治以来,我已经掉了9斤肉,高主任掉得就更多了。
谈起觉不够睡,魏伟说,不为啥,全是任务压的。你听听今年市整治小组给我们下达的任务:
按《哈尔滨市2000年城市环境整治实施方案》,综合整治主要围绕清、整、修、改、建、管6个方面24项内容组织实施,具体工作指标87项。主要任务是.清理140条一、二类街路和18处重点区域占道;撤销50处集贸市场摊区;渠化60处交叉路口;铺装改造160条背街背巷;辟建50个绿化景观庭院,200个绿化达标庭院;改造7处保护建筑周边环境;辟建南岗区建设街步行街;建成3条大树绿化大道,7处绿色广场,60处小型绿化景园;升级改造10条道路隔离带;建设全长8公里马家沟河带状公园;开敞式改造5个公园和10处游园;综合整治太阳岛风景区;打亮1000栋建筑楼体,新建50处灯饰景观,消灭100条无灯街。
哈尔滨综合整治方案给综合整治办公室定下的时问表是:3个月内,拆除城市内所有立交桥、人行过街天桥等桥下滥建的办公用房、仓库、栅栏等建筑物;拆除所有半截楼渣子、残缺房屋和产权灭迹房屋;拆除46条一类街路、86条二类街路和重点区域道路两侧的各类占道,包括占道房屋、门斗、摊亭,甚至报亭、烟亭等。哈尔滨地处我国北部,气候寒冷。每年掐头去尾计算,适合树木花草生长的时间也就4、5、6月。倘若3个月拆不完,花草就不可能栽种,所谓拆墙透绿就是一句空话,因此,用最快的速度把违章建筑拆完,就等于给下一步的花草绿地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第一炮打不响,3个月拆除不完,就等于满盘皆输,就等于市委市政府给哈尔滨的人民撒了一个谎,开了一个国际玩笑。
事关重大,形势紧急。
成败系在整治办公室全体成员身上,而身为主任的高迎祥更觉关系重大。在接受办公室主任之职后,高迎祥每天都处在一种精神高度紧张和极度亢奋之中。
高迎祥是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建委主任。他所统领的建设委员会是综合管理全市建设事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建委机关内设18个处室,直接管理开发办、建局、地震办3个局级单位、13个处级单位,共有职工1620人。可以说,高迎祥是哈尔滨城市建设和管理的总指挥。
哈尔滨市领导委以高迎祥环境整治的重任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高迎祥自担任建委主任以来,以狠抓思想道德文明建设著称,使建委建立了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敢打硬仗的干部队伍,形成了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建委作风,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三年来,共荣获市级以上奖励60多项。1997年被评为市政府序列惟一的文明系统标兵、1998年晋升省级文明单位标兵,1999年全系统有2个局级单位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其他14个局级单位均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1个处级单位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先进单位。把哈尔滨重建的硬仗交给高迎祥领导放心。二是高迎祥所统领的建委系统近年来大力推进民心工程,深得哈尔滨市民的好评,有很好的群众基础。高迎祥率先在建委系统设立了主任、局长政务公开热线,通过新闻媒介向全社会公开电话号码,并把工作范围、承诺解决问题时限等一并公诸于众。主任局长热线开通以来,受理群众投诉800多起,其中绝大部分由高迎祥和各局长、副局长们直接处理,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去年6月,哈尔滨中央大街265号大院的居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拨通了市建委主任热线,向高迎祥反映他们一年多曾跑过许多部门,由于扯皮,始终没有解决的断水问题。高迎祥放下电话就立即召开了协调会,研究解决办法,仅3天时问,就解决了群众上访一年未果的问题。265号大院的居民吃上清澈甘甜的自来水后,逢人就说:主任热线,热到了我们的心窝里。除此之外,建委系统还相继开通了市政、房产、煤气、环保等5条110、120群众热线,建立起居民报修中心指挥迅速抢修信息反馈的高效率一条龙服务体系。这5条专线开通以来,哈尔滨市民多年悬空无所依附的心踏实下来,开通以来,仅市政、房产、煤气3个部门就受理居民投诉26716人次,答复率100%,处理率95%。市政110成立了113个快速反应队伍,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他们配备了28台专线电话和93台专用车辆,昼夜值班,一接到人民群众的求助电话,他们快捷反应,迅速出动,像部队那样雷厉风行及时赶到现场解决问题。家住太平区东四道班的王英才,白天夫妻上班,只留孩子一人在家。没想到孩子淘气,在家拧自来水管玩儿,玩着玩着,水龙头拧坏了,水哗哗往外流,家里顿成泽国。孩子哭着给父亲打电话求救,王英才一边急急往家赶,一边求助市政110,等王英才赶到家里,市政110抢修人员早已修好了水管,正在帮助孩子除水扫地……像建委这样深受老百姓爱戴、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加上有高迎祥这样的好带头人,他们一定会完成改变哈尔滨、捍卫哈尔滨形象的光荣任务。
于是,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交给了高迎祥。高迎祥知道自己肩上的分量。
哈尔滨成为今天这个模样,高迎祥从内心里感到沉痛。欠账太多、动手太晚、压力太大、困难太多,这就是今天的哈尔滨。哈尔滨不知是何年何月开始下滑的,这对高迎祥来讲是模糊的。哈尔滨生他养他,他在哈尔滨的怀抱里长大,等他一步步从基层干到今天,他已经年过半百了。他是凭自己的实干立足哈尔滨的。然而,以他这样的年龄,在仕途上已没什么优势,不管是提拔或者升迁,这样的概率已绝少出现在他的身上了。然而,要想干成大事,要想搞攻坚战,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的事非他高迎祥莫属。这就是一个人的命运。所谓性格即命运,无数个人,有无数个命运,无数个命运纠结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城市的命运。反正哈尔滨在危急的时刻,必须有高迎祥这样的人来承当,于是历史就选择了高迎祥。但是,高迎祥义无反顾。
他说,他别无他图,只要还给老百姓一个美丽的哈尔滨,他就心满意足了。
好在上级给他配备了几个能干的副手,他们是邱祥发、魏伟、郭立杰等,每个人都独当一面,默默地为城市建设奉献着。
为了能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高迎祥首先在办公室成员身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从以下这些话语中可以看出这的确是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现场录音一:特殊的时间表
有一次,市领导凌晨要察看机场路工程,秘书提前打电话过来,让指挥部同志赶快通知领导准备一下。一个值班同志随口就答应,不用准备。秘书问为什么,值班同志说:你们来了就知道了。当市领导一行来到机场路指挥部后,只见指挥部挂了这样一条标语:早上3点半,晚上看不见,为重点工程做奉献。原来这就是指挥部正常上班时间,他们从凌晨3点半开始上班,一直干到天黑才结束,工作时间长达1618小时。这就是我们的特殊的工作时间表。
现场录音二:就差吸毒了
综合整治办公室的同志从今年3月1号到现在,3个多月从没好好睡过一觉。每个人都严重缺觉。有时候跟人说话,说着说着就能睡着。没办法,我们办公室的人都学会了喝咖啡。喝咖啡不是使人精神亢奋吗?但到最后,喝咖啡照样也管不住眼皮子,咖啡宣布对我们无效。有一天,不知谁这样说了一句,要是咖啡止不住困,就让市领导特批给我们一点毒品吧,现在就差吸毒了……
现场录音三:不许有病
友谊路重点工程指挥部张晓光,因为抓质量、保工期,昼夜兼程,一个月磨烂了两双皮鞋,时间长了,身体顶不住劲了,发起高烧,体温达到了40℃,但他仍坚守岗位。高迎祥知道后,立刻责令他到医院。他不听,最后被强制送进了医院。高迎祥为此十分生气,他对干部们说,你们一定要照管好自己的身体,现在不是生病的时候,以后规定一条纪律:不许生病……
现场录音四:减肥中心
魏伟副主任一个月瘦了9斤肉,别的副主任比他掉的分量也不少。能在综合整治办公室保持原有体重的人几乎没有。有人开玩笑说,咱们应该在电视台打个广告,正式命名为哈尔滨减肥中心,谁要想减肥,请到综合整治办公室来!
现场录音五:站着就是前进
综合整治办公室以老同志居多,他们都有各种各样的疾病。高迎祥给大家规定,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口袋,有心脏病的装上速效救心丸,有胃病的揣着三九胃泰,感冒发烧的揣上速效感冒胶囊等等,总而言之,不能倒下。他说,眼下正是较劲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站着,哈尔滨就会发生变化,就会发展,因此,我们站着就是前进……
笔者见到了站着就是前进的高迎祥。这位高大的东北汉子,以他决不倒下的誓言,来回报生他养他的哈尔滨。笔者见他时,他刚从爆破现场下来,灰头土脸的他已变得神采飞扬了。凌晨三时,他刚指挥定向爆破完市委大楼。同事们都来向他表示祝贺。高迎祥绘声绘色地讲着爆破现场的趣事。他说,各方面准备就绪,就像我们常在电影里看到的爆破场面一样,在倒计时的喊声中,我下达了爆破的指令。因为是电视台现场直播,照明灯烤得我直冒汗,镜头直直地对准我。我刚喊出口,就听见轰隆一声,爆破作业成功了,我心里却哎呀了一声,这下可惨了。人们都围拢过来,像听相声段子似的追问:怎么了?怎么了?我说,为了政府形象,我一身西服,雪白的衬衣,鲜艳的领带,想着给政府露个脸吧,哪成想,因为离爆破现场太近,大楼哗啦一下塌下来,尘土一下子把我罩住了,弄得我像个小鬼似的,只有牙是白的了……于是大伙就笑个不停。
哈尔滨市委大楼就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遇害的地方。1946年3月9日,就在这栋灰色楼房的二楼一个房间里,李兆麟将军壮烈地死在国民党军统特务的刀下。从此,这座楼房就有了非凡的意义。解放以后,这座大楼成了哈尔滨市市委的办公大楼,在哈尔滨人的心目中,这座楼房是存放理想和圣洁的地方。
因为年代久远,这座楼房已经成为危楼。加上它处在市中心,紧傍圣索菲亚大教堂,从审美角度和城市规戈的角度讲,这座楼房都有碍观瞻。如果把它拆掉,将这里辟为绿地,哈尔滨市中心立时就美丽非凡。
在各种选择中,哈尔滨市委、市政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美丽。为了美丽的哈尔滨,哈尔滨的城市建设者们又实施了北方城市绝无仅有的大树进城工程。
在上海、佛山等市有过大树进城和大树进村的范例,但在高寒地区的东北,大树进城尚属首次。
然而,哈尔滨市领导决心很大。常务副市长史文清说,拆墙拆棚要透绿,只有透绿才能赢得老百姓。于是市政府决定,引绿置景人街,给哈尔滨市民一个惊喜!
大树进城就是引绿置景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按照计划,哈尔滨市一类二类街路的实体墙将被拆除,换上的将是透视栅栏。在这些街路上,要栽种绿篱,摆放盆花,悬挂吊篮,砌筑绿池。中央大街将出现富有特色的垂直绿化,而在红旗大街、学府路、和兴路、动力广场、滨河公园、建筑艺术广场等处要实施大树栽植任务,让这些影响大的地段突兀一片城市森林,让市民重新回到有树有草的生活中。
大树进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决不是图一时之兴,一时之时髦而为之。它集中了哈尔滨园林方面的顶尖专家、驻哈部队以及工程人员三位一体严密组织精心实施才完成的。笔者就大树进城采访了指挥部的张主任。
我们的大树进城工程是在气温升高、大地解冻的4月中旬开始的。那些大树都长在山里,要想移植,必须连根带土一块弄走,否则,就很难栽活。为避免散坨现象,驻军部队先上山进行试验,然后确定先难后易、先大后小原则,选择阴面山坡,集中优势兵力抢挖大棵树,一定确保山上大树带部分冻土坨进城。对拟栽植的5种灌木,因为容易成活的关系,放在乔木栽植之后进行,将黄金时间留给大树抢栽在这次大树进城工程中,省武警总队及五支队,××师及所属3个团都全力支持,可以说随叫随到,风雨无阻,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两支部队从山上挖树,到山下挖坑及运输树木,3条战线同时作业。许多战士冒雨挖树,衣服湿透了,浑身弄得像泥猴似的,但不叫一声苦。长途运树的战士为了照顾好大树,站不能站,坐不能坐,有时饭都吃不上又返回山上,没有一句怨言。仅这次大树进城共动用兵力6000余人次,挖坑2000余个,出动车辆450台次。可以说,部队在这次大树进城攻坚战中立了大功。
此次大树进城工程,按照合同,由林业大学负责提供设计和技术指导。在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开始依靠林大专家,同时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园林高级工程师,自始至终对每个实施环节进行科学指导。我们指挥组织编辑和下发了《大树移植的技术要求》、《大树移植后期管护技术要求》和《大树进城工程施肥计划》,并组织了对部队战士和农工集中培训,针对运输、包装、栽植、管护等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指挥部队在山上、山下多次召开紧急会议,并将会议决定事项通过现场办公、召开会议、印发简报等形式及时地传达给各方面人员,做到科学指导,合理施工。
尽管此次大树进城工程由林大等单位负责保活,但指挥部及全体施工人员都做到了人人心中装有成活率,不敢有丝毫马虎。专家们提出了20多项保大树成活的措施,这是保大树成活的锦囊妙计。我们要求林大施工队伍认真落实提出的保活技术要求,逐项排出管护计划,同时加强现场技术力量和设备投入,认真指导民工施工,制止杜绝无序织、野蛮操作的行为。指挥部还成立了督察小组,实行全天候、全过程跟踪监督,力保大树成活率。笔者曾在张主任的引导下,到建筑艺术广场、动力广场、红旗大街等地段巡看了哈尔滨大树进城工程的部分成果。从4月18日至5月2日,第一批大树进城工程已经完成。在全市6个地段,已经栽植了云杉、樟子松、五角枫、白桦等8个品种的乔木2727棵,路旁栽植丁香、锦带、黄刺梅等5个品种灌木3456墩,珍贵柴树30株。补种与此相匹配的环境草坪1万平方米。
时间已过近两个月,这些树木大部分已经成活。
不久的将来,哈尔滨就会被无边的绿色所覆盖……
哈尔滨变了。仅仅一年,哈尔滨就复苏过来,开始显露它那姣好的容颜了。
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叫冬春的哈尔滨人在一家杂志撰文,谈她故地重游的感觉。文章的题目是《感受城市脚步》:
每个人都无法割舍对故土的眷恋和思念。那里记载着童年率真的快乐和成长的足迹。哈尔滨是我的出生地,我热爱那里的一切,四季分明的气候,欧式风格的建筑,长长的江堤,还有豁达乐观的人们。哈尔滨是座美丽的北方城市。妈妈常常感触颇深地说:你是和这座城市一起长大的。看着城市的变化就如同看到了你长大一样。这也难怪,妈妈支边支到哈尔滨已40年了,在妈妈眼里这些年来哈尔滨的变化真是太大了。虽然我的感受不如长辈那样真切,但我知道,的确是变了。我们生活和学习的南岗区沙漫屯据说昔日就是荒村野甸,如今已成为整洁美丽的高等学府和科研单位集中的文化区;小学时由家到学校那条长长的一下雨就泥泞难走的土路已变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路边那片破旧的平房也被高楼大厦所代替。楼边那低矮的小食杂店也装修得富丽堂皇,连我们的学校也穿上了新装,修了操场,盖了实验楼,还装备了计算机机房和电化教室。
我们在成长中默默地感受着城市的变化,城市的变化也正如我们所感受的那样,日新月异。假期骑着自行车出去玩总会惊诧于某处突起的漂亮的建筑物,或是旧物换新颜,仿佛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在市中心矗立起了一座座商业大厦,地下新建起了全国数一数二的国际商业城。那一座座新修的线条简洁流畅的现代化高层建筑,给哈尔滨独具特色的欧式建筑风格增添了时代色彩。
哈尔滨人爱美,爱穿着真是不假。严冬的北方再也看不见以前被称作棉猴的厚重的大棉衣,取而代之的是皮毛大衣、羽绒服、呢大衣,各色各样,漂亮的姑娘、小伙神采飞扬,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成长中的我们看到城市的飞速变化,看到辛勤劳作的爸爸妈妈,他们快乐地忙碌着,带着久经风霜的回忆,带着希望。我们无法理解其中更深刻的道理,直到有一天从课堂上、从书本上知道了关于,关于改革开放,我们的思想才渐渐顿悟,才渐渐体会到国家的兴盛和我们的责任。1991年我上大学,从此离开了哈尔滨。今年当我再次回到哈尔滨时,日渐成熟的我有了更新的感受。是的,马路又宽了,又多了。横跨城市的立交桥,无数高高矗立的建筑物,连那些欧式风格的古老城区也都焕发着青春的光彩。繁华的农贸市场、人头攒动的地下国贸商城,还有随处可见的欧洲人。人们依旧乐观,以饱满的热情不畏严寒地忙碌,生活好了,心情舒畅了。然而,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意义,人们所拥有的真正是一种催人上进的乐观的坚忍不拔的精神。是的,也正是改革开放使人民看到了希望,使人民同心协力,勇往直前,冲破了几经磨难的岁月,冲破饥饿贫穷落后,冲向未来与光明。
1998年的松花江特大洪水灾害我们战胜了,以后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因为有了这种精神,我们将依然屹立于东方。离家几年,在感受其他城市变化的同时,经常会想起哈尔滨,想起我的家,想起我们的成长。是的,我们的城市在成长,我们的祖国在进步,它仿佛沉睡醒来的雄狮,焕发着活力和生机,无论在哪都能感受到这巨大的生命力……
这是一篇由衷赞美家乡的激情文章,也是对城市建设者的深情礼赞。愿中国所有的城市建设者都能听到这深情的祈福:
我们的城市在成长!我们的祖国在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