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赤安县的温暖 夜宿榆树沟

榆树沟村庄在洛河川大路边的拐沟里,大树遮掩,很是僻静,当年住着王家一大户人家。由于王家殷勤务实,光景较好,在老土窑院子前又筑了一院直角形的石窑院。石窑院的窑额上还嵌了一块平滑的石头,石头上镌刻了“吉贞安”3个大字。

一天上午,县区干部亲自到王家通知:中央红军今晚上要在上下川过夜。你们家窑洞新、干净卫生,要重点安排红军领导,赶快准备,做好接待。于是,王家男女行动起来,将庭院里里外外收拾干净,还把进村的路也打扫了一遍。考虑农历十月,秋寒霜重,人们早晚都穿了棉袄,担心红军夜里冷就让女人们把几个窑洞的火都生起来,热热炕,暖暖家。

果然,傍晚时分,县区干部带着40多名红军,来到了榆树沟村。县干部悄悄给王家掌柜说:这些都是大首长,一定要安排好,那个身材高的中年男人是毛主席。

王家掌柜搞不清楚毛主席的职务有多大,但是听县区干部专门介绍,心里明白肯定不是一般人,所以言行举止更是谨慎,拿出家里的新被子新褥子,

把最好的石窑洞——窑额上写着“吉贞安”3个字的窑洞让毛主席住,把其他人安排在相邻的石窑里和后院的土窑洞里住。看到红军人多,被褥还是短缺,王家掌柜给家人讲:人家红军路过住一夜,咱们把“盖底”(方言,意为被褥)全拿给他们用,咱们用羊皮袄凑合一夜吧。全家人就把后院里平时自己用的被褥全抱到红军住的窑洞里。

安排住宿后,王家掌柜督促妻子说:红军一定饿了,加快做饭。妻子指营锅灶说:饭早准备好了。

这一顿饭是香喷喷的羊肉臊子汤饴铬。臊子汤是用中秋节藏储的干羊肉做成的,面是用新荞面压成的饴铬,完全依洛河川招待贵客的礼节,精做细删,辅以各种讲究的小菜。

王家的后人王立正回忆说:我奶奶活着的时候常说,饭做熟了,用大瓷盆盛汤。我奶奶是个缠过足的小脚,怕端着盆子洒了汤,就让我爷爷端;我爷爷是个爱面子的人,不端,说“灶火上的事,都女人干,我端就不怕人家笑话。”一旁的县干部用指头戳我爷爷的头,骂:“你个老古板。”我爷爷和我大(方言,意为父亲)才忙忙一盆一盆的把汤端到红军住的窑洞里。我奶奶后来很后悔,一直在灶火上忙,没能看一眼毛主席的模样。总是夸这些红车战士纪律好,说话和气,不进其它窑里打扰。

王家掌柜将饴铬端进毛主席住的窑洞,招呼他们坐在炕上吃饭。王家其他男人则在另外的窑洞里招呼其他红军吃饴铬。毛泽东看到木盘子里的饴铬,还向王家要了几个干辣角,连声说:“好饭、好饭,和长征比起来,我们是住过大年喽!”。

王家掌柜是个老实人,说:“刘志丹主席也夸我家的饭好。”

几个吃饭的大首长停下了筷子,问:刘志丹来过你家?

王家掌柜说:“前几年来过几次,今年没有见到。老刘带的是老百姓的队伍,走到哪里,群众都真心实意的欢迎。有放哨的、有送信的、有做饭的、还有给补衣服的,就像一家人。”

大首长问:“你们喜欢刘志丹的红军?”

“当然喜欢嘛,老百姓都喜欢刘志丹。我们王家就有小伙子跟上刘志丹闹革命了。”

“哦……为什么喜欢刘志丹呢?”

王家掌柜说:“刘志丹爱穷人、爱百姓。我给你们唱一首山歌,你们就明白了。”

半夜里呀来叫门,问你是哪部分,

只要说是老刘的,赶快迎进门。

哪里有老刘,哪里人最稠,

男女老少都围满,话儿拉不够。

喂马有咱们,放哨有咱们

老刘的队伍快歇好,打仗有精神。

哪里有白军,女人乱逃奔,

老刘的队伍开到了,妇女笑吟吟。

抱来大西瓜,送来鞋和袜,

还有盆盆米馍馍,亲人快收下。

请吃猪羊肉,请吃热油糕,

老刘喜欢吃荞面,赶快压恰铬。

土地呀有土地,牛羊呀有牛羊,

全凭老刘闹革命,穷人才翻身。

听完民歌,几位中央首长神情十分凝重。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刘志丹在群众中的威信很高哇,他是一个领袖人物,了不起啊……”

深秋的夜,寒冷砭骨。红军看到窑洞干净,摸着土炕暖和,连声感谢王家。这夜,红军睡了个好觉。第二天黎明,王家女人们早早起床,赶在太阳出山前准备好了米饭,队伍吃过,集合出发,中央领导先后握着王家掌柜的手再次感谢热情接待,又用商量的口气说:队伍里有一个受伤的干部,能不能留在你家养一养,过一段时间,我们部队派人来接。另外还给县区干部叮咛:一定要帮助王家把受伤的干部保护好。

王家为了精心照料这个受伤的干部,饭食上顿顿优待,要么吃鸡蛋,要么加腌肉,还杀了几次鸡。在王家的细心照顾下,受伤的红军干部很快康复了。临近一个月的时候,果然来了几个骑兵,来接这位康复的红军干部。离开王家时,这位红军干部十分感激王家的照料,给老王留下了一条漂亮的马鞭作为纪念。可惜,王家没有记住这位红军干部的名字。

上世纪70年代初,曾担任过毛泽东警卫的陈昌奉,在延安市委领导的陪同下,开了吉普车专门来到了榆树沟老王家做客。陈昌奉在院子里细细端详后,坐在硷畔下的柳树根上久久不说话。临别,陈昌奉向王立正母亲仔细询问了生活情况,拿出100元钱塞进王立正母亲的衣兜里,深情地说:“感谢你们对革命的贡献,这点钱贴补你家的生活吧。”

王立正的母亲到死,都没有舍得花这100元钱。她说这是毛主席派人给我的钱,不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