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永远的红树林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典》中“代价”的条目这样说代价,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梁言顺研究经济增长的“代价问题”所耗费的又何止是物质与精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用“蒸蒸日上、一日千里”来形容毫不夸张。可是梁言顺现在要做的是“会诊”中国经济发展所付出的代价,难免有“不合时宜”之忧。
“压力自然很大。我一直遵循着苏老师的话,他说要想做好经济理论的文章,就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要从原理到原理。正如毛泽东说过的,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不怀胎,何来分娩而分娩的过程总是充满阵痛。苏教授是过来人,经历过几十年的政治风云,他经常教导我,追求真理确实不容易。有些搞马克思主义的人为什么也会动摇原因有二,一是信念不坚定,二是有私心,明知不对,或者明知是对的,却由于经受不起各种压力而改变航向。我选择低代价经济理论研究,目的非常清楚,是想让我们快速发展着的时代列车在奔驰向前时,要十分注意计算你是不是该用那么多油是不是该开得平稳些是不是注意到了列车行进时的安全性一句话,研究代价是为了减少和降低代价。所以顶再大的风险和压力我也要把自己的理论研究做下去。”梁言顺说,“让我特别感到振奋的是,就在那段时间,江泽民同志在谈到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时,告诫人们,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这段话确实解除了我的担忧!”。
这一年,梁言顺到南国春城昆明开会,顺便对滇池进行了小范围的考察。伴着泰山长大的梁言顺很早就期待到昆明、滇池看一看,因为他在小时候就被一段赞美滇池的优美文字所吸引“……站在滇池旁的西山顶上,眺望滇池,波光浩渺,苍苍茫茫,俨如高原上镶嵌的一颗璀灿晶莹的明珠,以其卓绝的风姿著称于世。”到滇池一饱眼福,是梁言顺少时留存的梦。
说来也巧,梁言顺住的房间就在滇池湖畔。他一进房间就推开窗户,想赶紧领略滇池这颗“明珠”的风采。哪知扑面而来的不是湖风惬意,而是难闻至极的奇臭再下楼近看,水里杂草丛生,水面上漂满了各种污垢……这就是滇池这就是南国的“明珠” 梁言顺站在湖边,叩问苍天。
苍天明白无误地告诉他 明珠当年确实风姿婀娜,可如今早已黯然无光。
梁言顺的心很痛,几天开会他都寡言少语。
后来会议组织者特意带他们到与滇池一箭之遥的翠湖一游,梁言顺听到一则动人的传奇,更是思绪万千。
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每年冬天的早晨,车水马龙的翠湖边,总有一个老人在徘徊。原来,这个老人在十年时间里,节衣缩食,用他微薄的退休金,喂养在湖面上飞来飞去的海鸥。1995年,当这群西伯利亚的白色小精灵再次飞临翠湖时,守护它们的老人不幸病逝了。邻居说,在老人家里,没有一样值钱的东西,几个鸡蛋是老人生前的全部“财产”,而这也是老人准备蒸鸡蛋馍喂海鸥的。
老人的故事感动了春城。《山茶》杂志社和云南“人与自然”基金会为此在老人常去喂海鸥的翠湖边发了个讣告,告知人,也告知鸟“海鸥老人于1995年12月20日病逝,终年71岁,为昆明化工厂退休工人……老人虽逝,却望海鸥常飞,愿老人与海鸥同在。”讣告和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那张照片就放在湖边,许多行人见后都在照片上签字,他们中有母亲,也有与“海鸥老人”同样年龄的老者和背着书包的儿童。人们把签满名的老人遗照放在草坪上,准备撒食,以代表老人再一次喂海鸥。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至,围着老人的遗照一次次盘旋飞翔,连连鸣叫,那叫声和飞翔的姿势与平时完全不一样。
再细看这群鸟儿,它们时而急速地扇动着翅膀,轮流定格在老人遗像上空鸣叫,时而俯身掠过老人的遗照,轻轻用翅膀抚摸着照片,又在空中盘旋呜啼……在场的人无不落泪,人们感慨万千鸟儿有灵性,好人得好报啊!
这个故事令梁言顺感动,他特意到老人常去喂海鸥的地方凭吊。
站在斯人已去的地方,梁言顺想到了污垢的滇池,也想到了断流的黄河和泛滥成灾的长江……他的心在阵痛。
“我要数据。必须是准确无误的。”“对,最好是实例,一丝不差的实例。”
“不行,简单的数据不能说明问题,你们最好给我提供年度统计表。”
“对,对,我要的就是经过精确计算后的资料。政府正式公布的当然好嘛!”
“……”
梁言顺开始了繁杂而庞大的收集与统计相关资料的工作。在那些日子里,同事们看到办公室里的梁言顺,只要一停手头的工作,就抓起电话,四方联系。有时为了一个数据,他要打几十遍电话才能得到。
打电话毕竟简单些,而上门索取资料、核实数据可就困难多了。梁言顺虽然有在中央党校工作这块“金牌子”,但毕竟向人索要资料,或者核对数据,是件繁琐的活儿。有几次梁言顺抽出中午时间赶到一个部委,说好的是几点几分上那儿等人,可一到那儿,根本找不着人。满头大汗的他只好呆在传达室一小时一小时地等啊等。有一回他等了近三小时,刚要折身回走,有人突然拉住他的胳膊,大呼小惊地说:“哎呀梁博士,实在对不住,一喝酒把你这事给忘了!快快上楼吧,资料在我办公室呢!”求人的事,能怎么着?最后还得向人家好言道谢。
以1995年《中国统计年鉴》为例,在其所列的19类546个指标中,负向指标不足10个,而反映经济损失和代价指标的仅有3个。
这是传统的思维模式和对经济学认识上的缺陷造成的。梁言顺以一个学者的身份,想为国家和民族弥补这种缺陷。
当他把吃尽千辛万苦收集来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评估和论述时,那种艰辛与焦虑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一个新理论的诞生过程,就像一次火山爆发、一次冰川活动、一次岩层形成。裂变和挣扎,毁灭后再获新生,否定之后又否定,几经轮回,无数颠覆,最后才能定型立质,抛光亮颜。
真正的理论不是空洞无物之文,它是实实在在的。只有在铁铸的事实面前,新的理论才会被普遍地接受和认识。
梁言顺的低代价增长论,最先获得的资料和第一手“铁证”来自那个非常配合的环境保护部门。数据统计分析是个“系统工程”,仅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浪费所形成的代价,就需要从废水排污、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排放、噪声污染、环境污染以及森林破坏、草地破坏、人为造成的自然灾害、物种丧失、土地沙化与减少、水资源的浪费、矿产资源的浪费和不良品损失等等方面来计量,一个项目都不能拉,一个指标都不能漏,尤其对那些介于是与非、非与是之间的中性指标更要精心剥离。
其中的艰难与困苦可想而知。走进他的书斋,我看到的各种电话记录、学习笔记和收集来的资料,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山”来形容———而且是连绵叠起的崇山!
就说“废水排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一个单支吧。仅这里面就包括了四大组成部分,分别是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工业经济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农作物损失、水污染对畜牧业和渔业造成的损失。再看看数据,一个是24.1亿元;一个是192.8亿元;一个是137亿元;一个是13.8亿元这仅仅是1992年一年废水排放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中的水污染危及人体健康而造成的一个支项的损失数字:367.7亿元!
还有对经济增长不当带来的社会代价的分析,包括“黄、赌、毒”的代价分析,艾滋病的代价分析,假冒伪劣产品的代价分析,违法犯罪的代价分析等等。
如此统计、如此计算、如此结论。
一项项。一块块。一个个相关分支,然后是横面的统计,再进行立体的整合……
梁言顺的额上汗淋如雨。那汗珠既是累出来的,也是被数据震骇出来的。梁言顺的额上能不汗雨淋淋 怕出差错,又不能有错。
再算!将这些年来中国所有年份的经济增长代价全部算出来!只有这样才有说服力!国家需要这样的数据,国人需要知道自己干了那么多事后到底付出了多少代价,即使不可避免的代价也应该心里有数。一个只算收入,没有代价意识的商人,不是好商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上如果没有一本可知的代价簿,怎么可能是完整的经济发展史呢?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这样的账目。这既是对今人付出劳动的回应,更是对后人的交待。
梁言顺继续潜入数据和资料的海洋中……
他的GY=αGK+βGL-γGP+λ(低代价经济增长模型计算公式)就像一台不知疲惫的兆兆次/秒转的巨型计算机,日夜不停地飞旋着……
星光在轮复,日月在交替;沉静与寂寞伴随,激情和焦虑厮守;点点滴滴,滴滴点点;惊涛骇浪,骇浪惊涛;如雨扑洒,草木变青;如云散落,岩崖露廓;如虹纷飞,彩霞四射……
海潮,正以其汹涌拥抱红树林。
欣喜的,激动的,悲愤的,痛苦的……梁言顺思绪万千。每一个数据都在考验着他的理性,论证着他的观点,撞击着他的心弦。
他知道,要发展,必要的代价无法避免。但有人把化工厂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前,任意排放有毒的污水,致使人畜患病,草木不长,这难道是该有的代价吗?
他知道,要发展,必须建的楼需要水泥和钢筋。但有人把好端端的国有富矿乱采乱挖,一个百年富矿仅几年之内便丧失殆尽,矿老板因为不愿多花几百块钱购置安全设施,一声瓦斯爆炸,几十条生命顷刻间告别人世,这难道不该谴责吗?
还有新筑的马路一年几回“剖膛开肚”,还有闲置的楼堂馆所,还有重复建设占用大量土地的工矿企业。
还有黄赌毒的泛滥,制假贩假,湖南会泽县一次假酒事件致死36条人命“八五”期间,全国光破获毒品案件就达23万多件,涉案人数32万多,国家投入的公安和治安经费就是几十亿花去几十亿的还有为了捣毁非法光盘和“打非扫黄”的专项经费更有人为造成的泥石流、滑坡、耕地沙化、江湖污染……那可是几百亿、几千亿的代价啊!
根据梁言顺所掌握的资料和他的模型推得 由于代价的存在,经济增长率实际上要减少四分之一。
代价,沉重的代价它以铁的事实告诉我们,江泽民同志为什么一再强调“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同样也告诉我们,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有多么重大而深远!
梁言顺对我说,按照他的模型推导,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代价其实远远高于中国。可见,经济增长代价问题已经是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且,越发达的国家其代价问题愈显现。
该到人类彻底警示自己的时候了:一个不计成本和代价的经济模式肯定是个不完善的经济模式。一个不懂得计算成本和代价的经济理论肯定是个存在缺陷的理论。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不明细自己在发展中曾经或正在付出的代价那就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和国家。
“兮兮兮,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兮!”远远的历史长河边,一个叫荀子的人在朗读他的《天论》。
梁言顺接过先哲的话,回应道:天苍苍,地茫茫,现代化文明古国的发展车轮势不可挡。强本自有节用之论。天不能贫也不会贫,重要的是要觅出不贫之道。
梁言顺在完成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代价损失寻访后,目光转向了如何实现“低代价经济增长”的研究课题上。
“照你的理论,我们在创造100元的财富时付出了几十元的巨大代价,这种发展还有多少意义呢?GDP还有什么价值呢?”有人这样对梁言顺说。
梁言顺不同意这种观点。“中国如果没有必要的GDP快速增长,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提出代价问题,并不等于GDP就不重要了,更不是要刻意制造人为因素去拖国民经济快速列车的前进步伐。其根本点是我们在追求GDP的指标同时,必须考虑经济增长的代价因素,实现一种以人为本的低代价经济增长模式。”
“这样就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了吗?”
“低代价经济增长之于可持续发展,非常必要,但是还不够。这就是数学上讲的必要而不充分。”
梁言顺的后续研究就是针对这个问题的。
他在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于1999年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三增长”理论。梁言顺认为,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至今并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的理论,在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实现途径方面的研究更不够。因而他提出在发展的前提下,不论整个地球,还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或者哪个地区,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构成危害的基本条件只有两个一是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二是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至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梁言顺概括为“三增长模式”经济低代价增长,自然资源总量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人口适度的零增长。
理论有时显得异常枯燥,但理论的价值常常能产生无可比拟的能量。
在不少人片于追求GDP时,梁言顺勇敢地提出了“必须重视经济增长中的代价”,而当人们嘴里说着“可持续发展”其实又不很明白如何实现这种“可持续发展”时,他的“两循环三增长”理论,使学术界和广大实践者眼前为之一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生态学会理事长李文华每当谈起此事,都会喜形于色“‘两循环’思想,这种在复杂的事物和多种矛盾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做法,反映了发明者抓纲带目的哲学思想在分析可持续发展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林业大学的马建章教授认为,梁言顺的“三增长”理论“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1997年,梁言顺的《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作为博士论文获得专家一片好评,并在日后荣获中共中央党校1995-1999年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经济学类第一名)。1999年,他的这部学术著作被人民出版社出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卓元教授作序并如此评价“这是一本具有开创性的学术专著,对推动经济学界认真研究经济增长所付出的代价问题,有重要的意义。”苏星教授从来不轻易对自己学生的研究成果作评价,但这回破例应邀为《光明日报》和《博览群书》杂志撰写书评,指出:“《低代价经济增长论》一书的优点,是从理论上探讨可持续发展问题。作者考察了18世纪以来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增长付出的沉重代价,认为理论误导是经济增长付出沉重代价的重要原因。为了从理论上弄清楚问题,作者研究了从斯密、李嘉图到凯恩斯,一直到当代西方经济学家们的经济增长理论,指出了他们的成就和片面性,也吸取了其中的合理成分(如索洛模式),从而形成了作者独创的低代价经济增长理论”,并且“具有开创性”。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一个宏亮的声音在回荡:树立和落实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对于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经验总结,是战胜非典疫情给我们的重要启示,也是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那一天,我正在海南,正在海边,正在一片红树林旁。
汹涌激荡的大海波涛,挂满瓜果、飘扬稻香的海岸,在它们中间是一片我早已渴望观赏的红树林———它真的太美了!葱绿挺拔,尽管奔腾而来的海潮会将它淹没,但海水退去,它依然生机勃勃,绽放着独特的异彩,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在生养它的土地之中,它以自己独有的质地和能力,使大海和陆地和谐共存,亘古永生。
我终于明白,梁言顺为什么总把自己的低代价增长理论与红树林连在一起,并如此倾情。
(注:本文原刊于2004年7月9日《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