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おおえ けんざぶろう)(1935~ )日本小说家,大江健三郎出生于日本四国岛的爱媛县喜多郡大濑村,1959年3月,大江健三郎完成学业,从东京大学法文专业毕业,著有《广岛日记》(1965年)、《作为同时代的人》(1973年)和《小说方法》(1978年)等作品和文论。1994年瑞典文学院以其作品《个人的体验》、《万延元年的足球队》授予大江健三郎诺贝尔文学奖 。
大江健三郎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郎的散文集,他以自己的童年经验题材,以质朴的笔法,为孩子解答许多人生根本的疑问,散文中融入他对人生的持续思考及少年时代的回忆,情感真挚,借由提问———疑惑———解答的三步骤,盼能带给迷失中的孩子一盏明灯,给晦暗中的大人一丝勇气。 孩子的童年生活中,大人到底应该给他们什么?围绕这样的概念,大江健三郎于是完成了这16篇适合亲子共读的人生散文。
大江健三郎
作者通过“广岛”这个透视镜,把即将宣告死亡的“悲惨与威严”的形象一个个地记录了下来,并向读者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人类应如何超越文化的差划而生存下去?大江还探讨了“生的定义”,将儿子疾残带来的苦痛,以及经历原子弹爆炸的悲惨事件,作为文化问题来思考。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运用极其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小说主人公鹰四反对日美安全条约受挫后到了美国,又回到自己的家乡,离群索居在覆盖着茂密森林的山谷里,效仿一百年前曾祖父领导农民暴动的办法,组织了一支足球队,鼓动“现代的暴动”的故事,巧妙地将现实与虚构,现在与过去,城市与山村,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织在一起,与畸形儿、暴动、通奸、乱伦和自杀交织在一起,描画出一幅幅离奇多采的画面,以探索人类如何走出那片象征恐怖和不安的“森林”。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认为它“集知识、热情、野心、态度于一炉,深刻地发掘了乱世之中人与人的关系。”
大江健三郎
《个人的体验》是大江健三郎把自己所经历的精神炼狱升华为文学作品。遭受核辐射与畸形地的诞生,可以说都是人力无法抗拒的灾难,面对这样的巨大打击,人该怎样生存?广岛原爆受难者和残疾儿的父亲鸟面临的是同样的课题。残疾儿童的出生,作为一个严酷的参照物,照射出现代人心灵的残疾。《个人的体验》中年轻的父亲鸟面对残疾儿的现实,苦恼、动摇,甚至想把孩子弄死,最后终于走过心灵炼狱,勇敢接受现实,决心和残疾的孩子一起开创共同生存的道路,在精神上获得了新生。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最为奇特的享誉世界的代表性长篇小说。全书运用一种独特结构 把读者带向一个用通常测量仪器无法估量的偌大空间,主要人物既是创造者又是破坏者,透 过性变态的展现,使人感到他们既可怜又可笑。滑稽、幽默的行文,悲伤凄艳的故事。
大江健三郎
读者可曾想象过接到这样来信时的辛酸味?信上说,你的某一尽管时有龃龉,但长期来常挂心间交谊甚笃的好友,不意在某个远如火星上的共和国的哪个陌生处所,原因不明,轻生自尽了。在弱小的兽类世界,想来也有像遇到较强兽类,将其坚实头颅,如同软蜜饯似地一下咬碎一类的残酷体验,但在人类世界,以我目前的想法,即此便是辛酸不过的体验了。我所以如此说,原因是前不久收到一封由巴黎转来的短信,说我的少年友人斋木犀吉,在北非某一独立不久的国家的小城贝贾亚的旅馆浴室淋浴器龙头上投缳自缢了。发信人是意大利国籍中年妇女M·M。一年前她和犀吉从羽田机场同乘德国飞机出发时我曾去送别。信上说,她当天因事外出,会见通讯社方面的英国人。时过晌午,与旅馆电话联系,犀吉并无异状。
大江健三郎
作家采用黑色幽默的手法,揭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宇宙为了拯救地球危机,派遣了为了摆脱危机的二人到地球上来,然而地球却发生了从内部派性斗争到核劫持的人为的灾难性事件,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本书是大江健三郎生平最得意的长篇力作,表现了作家对人类末日的终极关怀与忧患意识。
大江健三郎
共同记录的灵魂之音,父亲倾注温情的文章,母亲充满柔意的插图,诺贝尔文学奖作家,大江健三郎的长篇随笔,令你为之动容。《康复的家庭》和其姐妹篇《宽松的纽带》是大江先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创作的长篇随笔集,作家用同样朴素的口语文体叙述了自己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家庭成员间的温情,透过这些与他的小说语言和文体截然不同的描述,我们可以随着作家一同体验面对智障儿子光的苦恼,发现光的音乐天赋时的喜悦,进而从家庭内部和作家心灵深处来观看外部世界,观看大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观看形成大江文学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江健三郎
四十余年来,这位“愁容童子”如同孤独的骑士一般,从位于地理和文化意义上的边缘地带的森林出发,手执用拉伯雷、莎士比亚、但丁、鲁迅、萨特、渡边一夫、布莱克、 巴赫金、山口昌男等作家、诗人和学者的文学思想与人文理想锻造而成的长矛,发出“包孕着巨大希望的恐怖的叫喊”,对沿途一座座大风车:战后令人感到徒劳、无奈和窒息的墙壁;以天皇制为顶端的封建体制以及无所不在的封建意识;通过自己的残疾儿,原子弹轰炸下的广岛、长崎的死伤者,尤其是南京大屠杀和奥斯威辛集中营的遇难者,从而意识到的人类巨大的人道主义灾难;笼罩着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核武器阴影;人们在追求消费文明的过程中不断被异化的灵魂;试图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以为日美军事同盟铺平道路,在日本复活超国家主义乃至军国主义的右翼政治势力;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攻击的野蛮政策为世界和平与人类文明进程带来的巨大威胁……
大江健三郎
本书是作者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对其妹夫伊丹十三(日本知名导演)的自杀而感悟出的新作。伊丹十三与大江在高中时代即是亲密好友,两人对艺术创作的共同热情使得这段情谊延续了半个世纪,伊丹自杀前留下了30卷录音带,成了大江怀念挚友的管道,他试着与死者的灵魂沟通。才华出众的电影导演吾良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自杀身亡。作为他的好友和妹夫,长江古义人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中。他倾听吾良留下的数十盒录音带,通过与死者灵魂进行交流的方式,试图揭开吾良自杀之谜。在这个过程中,古义人与吾良共同度过的年少时光逐渐清晰地展现出来。而吾良生前创作的素描的发现,使得事实的真相一步步向古义人逼近……
大江健三郎
在并不遥远的过去,那种破坏性的盲信,曾践踏入了国内和周边国家人民的理智;面晚,而是拥有这种历史的国家的一位国民。作为生活不动声色现在这种时代的人,作为被这样的历史打上痛苦烙印的回忆者,我无法和川端一同喊出“美丽的日本的我”。我只能用“暧昧的日本的我”来表达。
大江健三郎
这部小说是大江健三郎迄今为止为孩子们创作的惟一一部幻想小说。在这部作品里,智力障碍的哥哥与健康的妹妹和弟弟这三人组借助时间旅行器,目睹了日本这个国家一百五十年以来的社会变化以及历史进程的各种场面,故事也随之而铺展开来。作者以时空交叉的叙事结构表现了日本自明治维新以后二百年来的历史,以及人类在这一历史进程中灵魂与肉体、物质和精神的状态,既而提出“新人”的思想,指出人类生存的本质是以“和解”取得和平。在小说里,我们读到了想象和现实悖论般的契合。他告诉我们,幻想之所以必要,是因为“发自内心的真诚期盼 是有力量的”。他希望孩子们都能成为自主而有合作精神的真正的新人。他告诉我们貌似“无意义”的当下其实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一如书末引用的瓦莱里所言:“虽说我们生活在现在,细究起来,也是生活在融于现在的未来之中。即便是过去,对于生活于现在并正在迈向未来的我们也是有意义的,无论是回忆也好,后悔也罢……”
大江健三郎
《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向我们亲切地展示了他驰聘世界文坛的基本路线,让我们分享了他成功的喜悦和徘徊时的迷惘。这不仅仅是一个作家的创作历程,也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诺贝尔文学奖大师大江健三郎先生是一位非常富有魅力的叙述者。《大江健三郎口述自传》以对话形式回顾了他自己生活过来的这七十年,回顾从二十二岁开始写小说以来将近五十年的文学生涯。他也是想借助这个机会让专事小说写作的自己尝试着畅所欲言。书中最后提出106个疑问,先生的回答更让我们透彻的了解这位大师级的作家。
大江健三郎
去国外旅行时,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经常要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每次做这种旅行时,我都像一棵无根之草,在陌生的国度里设法处理可能出现的困难。为此我都要做一点准备,至少可以保持心理平衡。实际上,我不过是在旅行时带上出发前一直在读的一系列丛书,不久我将独自一人生活在异国他乡,可是一读到在东京时读的这些书,胆战心惊、急躁、沉靡的我就会得到鼓舞。今年春天,我去欧洲旅行。说起来那是跟电视台摄制组一起从维也纳到柏林巡回工作。当时,树木还都没有发芽,可花却开了,有金黄的连翘和藏红花,藏红花的蓓蕾刚从地里冒出来,一点绿色也没有。临出发时,我带了四本“企鹅废执文库”出版的马尔卡姆防屠锏氖椤?
大江健三郎
我是一个已经步入老境的日本小说家,我从内心里感到欣慰,能够有机会面对北大附中的同学们发表讲话。现在,我在北京对年轻的中国人——也就是你们——发表讲话,可在内心里,却好像同时面对东京那些年轻的日本人发表讲话。今天这个讲话的稿子,预计在日本也将很快出版。像这样用同样的话语对中国和日本的年轻人进行呼吁,并请中国的年轻人和日本的年轻人倾听我的讲话,是我多年以来的宿愿。尤其在现在,我更是希望如此,而且,这种愿望从不曾如此强烈过。在这样一个时刻,我要深深感谢为我提供了这个机会的所有人。同时,我更要深深地、深深地感谢坐在我的面前,正注视着我的各位同学。
大江健三郎
我现在正准备在世田谷市民大学讲演的讲演稿。主办单位指定的讲演内容是这样的:希望我把三年前在小樽召开的全北海道残疾儿童福利大会上讲的话继续讲下去。上次大会的讲演记录,业已以“为了和不可能‘亲切’相待的人斗争下去”为题出版发行了。于是我就把该文章重新读了一遍,考虑如何接着往下讲。正如“残疾儿和我”这一恰如其分的副标题所示,我在有残疾儿的父母们面前,讲了自己和生下来就头部缺损的儿子共同生活的经验。而且,我谈的问题重点在于,眼前似乎即将面临破坏整个世界的核威胁时代之下,同残疾儿共同生活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