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德国哲学家。他继承了康德对于现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分。不同于他同代的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取消物自体的做法,他坚持物自体,并认为它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将其确定为意志。意志独立于时间、空间,所有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人们只有在审美的沉思时逃离其中。叔本华将它著名的极端悲观主义和此学说联系在一起,认为意志的支配最终只能导致虚无和痛苦。他对心灵屈从于器官、欲望和冲动的压抑、扭曲的理解预言了精神分析学和心理学。他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后期的散文式论述对后来哲学著作的诗意化产生了较大影响。
叔本华
《观念力·叔本华论文集》是德国哲学家叔本华的著作之一。作者运用自己的哲学观点来分析天才,谈思想,论生存空虚,论文学,论读书写作等,篇篇立论精辟,令人拍案叫绝,把繁杂晦涩的思想用简洁凝练、生动鲜活的语言表达出来,旨在让读者了解叔本华的哲学思想,并有所思考,有所感悟。
叔本华
叔本华创作的《爱与生的苦恼》讲述了:唯有站在最高的立场,才能获得绝对的真理。欲望越强烈、越贪求我欲之满足的人,他所感到的痛苦也就越多越深。一个人的认识愈明晰,智慧愈增加,他的痛苦也愈多,身为天才,苦恼最多。人生实如钟摆,在痛苦和倦怠之间摆动,这二者就是人生的终极要素。妄想产生的欢喜愈大,一旦消失,所得痛苦也愈深。尽管人生多熙攘纷杂,但对它的眷恋、对死亡的恐惧,原本就是幻想在作祟。当我们快乐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当处在痛苦中时,则觉得度日如年。一个人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他酣睡时,而不幸的人最不幸的时刻,就是在他觉醒的瞬间。亲情经常击败自私心,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以维护子女。苦恼并非从外界注入,它就像流不尽的苦汁,而它的源泉正在我们心底,但一般人都视而不见。
叔本华
《人生的智慧》取自德国思想家叔本华的《附录和补遗》,而实际上是独立成书的,阐述了生活的本质及如何在生活中获得幸福,所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极为接近,如健康、财富、荣誉、名声、待人接物所应遵循的原则等。书中含有几分孤芳自赏的自我辩白和自我激励,甚至还流露着顾影自怜的几丝悲凉、几许惆怅,但更多的还是他因为自尊而隐匿在文中的深刻的自我剖析和感悟,以及由此而来的坚定与自信、清醒与睿智。
叔本华
叔本华创作的《认识力·叔本华选集》讲述了: 生命的情景好像镶嵌粗陋的图画:从近处看,看不出 什么东西,要发现它的美,须从远处看。风格是心灵的表现。心灵比身体更可信。哲学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柏拉图曾经这样 说过,你记住这句话。虽然死亡可以结束生命,却无法结束我们 的存在。自杀是一种怯懦行为。我们可以说生命可以看作一种燃烧过程;智慧是 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光。智慧是内涵的量度,不是外延的量度。知识即权力。憎恨是一种“心灵”上的东西,而轻视则是大脑 的一种情绪产物。只有取材于自己头脑中的作,他们的作品才是 值得阅读的。
叔本华
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里,叔本华全心全意的主要关心的对象就是形而上学,而他创造的一种新的形而上学系统并建构一种新的宇宙模式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人了解并证明他的悲观倾向。以往众多的悲观主义者中,没有一个人能像他那样用这么大的学问来证明悲观主义的看法是正确无误的,同时又说明生命本身是不幸的。由于他早年生活体验的结果,在他心目中成长、存在着的这种对生命的悲观主义态度,影响了他的一生,直到生命结束都没有改变过。
叔本华
这是叔本华的哲学代表作,著作分为认识论、自然哲学、美学、伦理学四个部分。叔本华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人类的思维至多只能表现出世界的外部现象,表现为一个接一个的事物,而不可能在本质上说明这些事物。在大千世界中,只有人与众不同,因为人具有意志,意志是人的本性,是万物的基础、它单一、玄奥、超越时空,无原因、无目的,不可改变。意志在现象界中表现为不断上升的意识系列,处于永恒地无目的高一级形态与低一级形态的斗争中,因此与痛苦、灾难密不可分。艺术仅仅具有短暂地使人摆脱意志的作用,真正的解放只生于打破自我个性的束缚。
叔本华
于1813年出版,1847年作了修改之后就又出版了一次。这是叔本华的一篇学位论文,从来被看作是他哲学的第一阶段。然而,无论是什么样的情况,都只是为《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作的准备。他说,这篇关于基础哲学的学位,最早出版于1813年,当时它使我获得了博士学位,后来成了我整个体系的基础。因此,这本书不该脱销,只是对于这一情况,4年来我一无所知。